隨著對糖尿病的深入研究以及糖尿病藥物研發(fā)的進展,糖尿病治療理念經(jīng)歷了從單一控糖向多維度綜合管理的深刻變革,其演變融合了循證醫(yī)學證據(jù)、藥物創(chuàng)新以及對疾病本質的重新認識。
從“單一降糖”
到“代謝綜合管理”
20世紀末,國內外大型研究證實,強化降糖可減少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故當時降糖理念以單一嚴格血糖控制為標準。但很快臨床觀察到,過于嚴格的單一血糖控制會大大增加低血糖發(fā)生風險,同時增加腦卒中、心梗等發(fā)生風險。
后續(xù)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明顯升高,糖尿病患者管理不應僅僅關注血糖,而應將重點致力于遠期心血管結局的改善。
提升目標
以“心腎結局改善”為導向
隨著新型降糖藥物不斷研發(fā),某些降糖藥物在降糖的同時具有多重革命性治療作用。如在藥物研發(fā)過程中發(fā)現(xiàn)GLP-1RA(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SGLT-2i(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類藥物在減少心血管事件及腎臟病進展方面優(yōu)勢明顯。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將血糖管理置于心腎結局改善之后,無論血糖控制如何,臨床治療方案調整均應將心腎并發(fā)癥情況置于首位。
以“患者為中心”
以“體重管理”為核心目標
肥胖與糖尿病的病理相連,二者均為慢性腎臟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治療應以患者為中心,實現(xiàn)血糖、血壓、血脂、體重等代謝指標綜合管理?!读~刀》雜志中亦提出“治糖先治胖”,減重可顯著改善血糖控制及慢性并發(fā)癥進展。因此,在臨床制定降糖方案時,應考慮降糖藥物對體重的影響,對于合并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應首選具有明確減重作用的降糖藥物。
新型降糖藥
為糖尿病患者帶來希望
1986年,研究人員分離出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并發(fā)現(xiàn)給動物注射GLP-1后,其血糖水平明顯下降。當血糖升高時,GLP-1可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當血糖正常時,GLP-1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減弱,避免了低血糖的發(fā)生。同時其可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增加飽腹感,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還可作用于下丘腦,減少饑餓信號;并且能延緩胃排空,使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進一步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量,減輕體重。
除糖尿病和肥胖外,GLP-1RA對高血壓、高血脂也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可直接保護心血管,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減低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延緩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改善腎臟遠期預后。此外,其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研究正在進行,未來有望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作者 || 青海省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二病區(qū)蔣艷蘋、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青海省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姚勇利
編輯 || 顏紅波
校對 || 鄭春華
審核 || 董超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