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買MPV的人越來越挑剔了,光是空間大已經(jīng)滿足不了他們。什么華為智駕、零重力座椅、車載冰箱,這些原本只在豪華轎車上才有的配置,現(xiàn)在都成了MPV的標配。最近傳祺向往M8乾崑版的亮相,算是把這股”卷配置”的風潮推向了新高度。
外觀上,向往M8乾崑版延續(xù)了傳祺家族的設計語言,但細節(jié)處理明顯更加精致。5.2米的車長在MPV陣營里算不上最大,但比例協(xié)調性做得不錯。前臉的貫穿式燈帶配合下方的進氣格柵,營造出的氣勢感確實到位。你能感受到設計師在平衡商務感和家用屬性上下了功夫,既不會讓人覺得過于嚴肅,也不至于太過居家。側面的懸浮式車頂設計算是個亮點,配合隱藏式門把手,整體的科技感還是很明顯的。
走進車內(nèi),華為鴻蒙座艙的存在感非常強烈。多塊屏幕的布局確實有些夸張,但實際體驗下來操作邏輯還算清晰。語音交互的響應速度不錯,基本能做到”說完就執(zhí)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套零重力座椅,24點按摩配合多向調節(jié),坐感確實有豪華車的水準。不過這種躺倒設計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還是要打個問號,廠家宣傳的360度氣囊矩陣能在關鍵時刻起到多大作用,還需要實際測試來驗證。
動力系統(tǒng)采用了2.0T插電混動的組合,這在當下的MPV市場算是比較主流的選擇。202到248公里的純電續(xù)航基本能覆蓋日常城市通勤,綜合續(xù)航超過1000公里也解決了長途出行的焦慮。實際駕駛中,電機和發(fā)動機的切換還算平順,只是在急加速時偶爾會有些突兀感。對于一臺主打舒適的MPV來說,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xiàn)算是合格線以上。
華為智駕系統(tǒng)的加入確實是個大賣點。ADS 3.0配合激光雷達和高精度雷達,在城市道路的表現(xiàn)確實讓人印象深刻。變道、跟車、轉彎這些動作都比較自然,沒有那種機器人開車的僵硬感。不過在一些復雜路況下,比如施工路段或者臨時交通管制,還是需要人工接管??偟膩碚f,這套智駕系統(tǒng)在同級別MPV中確實算是頭部水平,但距離完全自動駕駛還有一定距離。
從定價策略來看,傳祺這次的野心不小。雖然具體價格還沒公布,但從配置水平來判斷,應該會對標嵐圖夢想家這樣的競品。問題是消費者愿不愿意為這些智能化配置買單。畢竟MPV用戶更看重的還是實用性和可靠性,過于復雜的功能反而可能成為負擔。特別是對于那些把MPV當做商務接待工具的用戶來說,穩(wěn)定性比酷炫功能更重要。
市場定位上,向往M8乾崑版明顯瞄準的是高端家庭用戶。這類用戶通常已經(jīng)有了一臺轎車或SUV,MPV更多是作為家庭出行的補充。他們對舒適性和科技感的要求確實更高,也愿意為這些配置付出溢價。但問題是這個細分市場的容量有限,能不能支撐起一個新車型的銷量,還是個未知數(shù)。
說到潛在短板,除了前面提到的零重力座椅的安全性爭議,還有一個就是維護成本。華為智駕系統(tǒng)雖然先進,但一旦出現(xiàn)故障,維修費用可能會讓人心疼。而且全國的服務網(wǎng)絡覆蓋程度也是個問題,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華為授權的維修點。對于經(jīng)常跑長途的MPV用戶來說,這確實是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看完這些配置和定位,你覺得這樣的MPV真的是市場需要的嗎?還是說廠家只是在用堆配置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如果是你的話,會選擇這樣一臺”武裝到牙齒”的MPV,還是更傾向于那些樸實無華但足夠可靠的傳統(tǒng)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