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港口交易的風頭過去,李嘉誠又一次展現(xiàn)了他那熟稔的“變現(xiàn)能力”。
近日,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地產突然宣布:在大灣區(qū)集中拋售400套房源,最低40萬一套,僅為香港同面積首付。
消息一出,網(wǎng)友熱議不止,更有大批香港人,包車來看房。有人說他這是港口問題站錯隊,希望盡快清倉撤退,也有人說這只是一次正常的資本騰挪,97歲的李嘉誠嗅到什么危機,他到底想干嘛?
據(jù)悉,李嘉誠此次“骨折價”拋售的房產主要為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4個項目,共計400套房源,最低售價40萬,最高800萬一套,預估可套現(xiàn)近10億。
從表面上看,這仿佛是“抄底促銷”,讓消費者低價購房,但事實卻是這些房源都是他早年拿低價囤地,周期長線開發(fā)的老盤,成本極低。這種 “老盤新賣” 的操作在其早年就得到過驗證。
2004年,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成都公司以21.35億元的總價拿下了南城都匯項目,但該地遲遲沒有開發(fā),一直持續(xù)了16年,期間李嘉誠一直等待市場回暖,直至周邊商業(yè)環(huán)境逐漸完善,土地價值提升,最終在2020年將其賣出,獲得78.47億元高額收益。
這種 “低價拿地、長線開發(fā)、高位變現(xiàn)”的策略和最近爆出的低價拋售內地房產如出一轍。和記地產負責人曾表示:“從惠州到香港的跨境通勤已實現(xiàn)當日往返,而香港新房19.6萬元/平方米的均價,使得大灣區(qū)樓盤更具吸引力?!崩罴握\家族精準捕捉香港人對香港高房價的購房焦慮和內地樓市置業(yè)的剛需,實現(xiàn)快速變現(xiàn),賺得盆滿缽滿。2025年,據(jù)《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公布數(shù)據(jù),李嘉誠身價373億美元,約2909億港元。如果港口交易的228億美元到賬,再加上此次清倉惠州房產,粗略預估又有近2000億到賬。
97歲李嘉誠,盡管已到耄耋之年,但仍在資本市場游刃有余,靠著一系列的“變現(xiàn)”操作,為李氏家族繼續(xù)積累巨額財富。頭腦、精力如此 “超長待機” 令人疑惑,這究竟是天賦異稟還是鈔能力使然?畢竟富豪 “花錢買命” 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早在十年前,87歲的李嘉誠經(jīng)歷過一次中風后,就十分重視身體。港媒曾曝出他每年在某些抗老的產品上投入百萬級費用,甚至還為相關領域注資 2000 萬美元。外界有人稱那是智商稅,也有人說是為了多活幾年的信仰,但如今他精神矍鑠,這般狀態(tài),帶動了不少人開始效仿“易 活新”等同類科技。
這不是跟風,而是下注,像李嘉誠這樣長期關注管理的企業(yè)家,讓“易 活新”等年輕科技的市場接受度大幅提升。從在香港到在國內京貓等,都能看到這類科技頻頻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他們不在意有沒有用,只想提升生活質量,有網(wǎng)友甚至笑稱,“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只要李嘉誠活著,就會一直吃”。
回顧李嘉誠一系列的商業(yè)布局,無論是香港回歸后的地產大爆發(fā),還是金融危機后的快速反彈,仿佛始終能在變化的浪潮中實現(xiàn)精準“變現(xiàn)”。
此次港口與房產的連環(huán)操作,看似是“退”,“甩貨”,實則是對整個全局的一個精準把控,這“不賺最后一個銅板不罷休”的狀態(tài),在他的商業(yè)變現(xiàn)操作里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未來,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又會采取什么行動,又會轉向什么領域,又會何時變現(xiàn)。也許在全球經(jīng)濟形式日益復雜、新興產業(yè)崛起的當下,他會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賽道,然后又通過迅速的投資、再快速的回流來實現(xiàn)自己的資本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