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廣西南寧的翁忻怡,是一個開朗、時尚的陽光女孩,喜歡彈鋼琴、唱歌、看書、旅游,但在2020年10月,25歲的她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左臂和左腿。突如其來的打擊,一度讓她迷茫、絕望。但是,經(jīng)過三年的康復訓練,這個倔強的姑娘堅強地站了起來。現(xiàn)在,翁忻怡是一名自媒體創(chuàng)業(yè)者。
嗨,我是翁右右,五年前的一場車禍,我的左手左腿截肢,我就給自己起了這個新名字,希望我能用我的右手右腿,帶著失去的左手左腿,好好地生活下去。
今年5月20日,翁忻怡參加第十一屆廣西殘疾人藝術會演,她用自己克服困難、重獲新生并努力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倡導殘健融合,激勵更多的殘障朋友自信自強、奮力逐光。日前,總臺記者來到廣東,在廣州市番禺區(qū)譽山智創(chuàng)園一家公司,見到了正在協(xié)助合作伙伴開展新媒體直播的翁忻怡。說起搭檔小翁,合作伙伴李宋彬頻頻豎起大拇指。
翁忻怡的合作伙伴 李宋彬:她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特別陽光的人,看到這個人就能感受到一股力量。比如她給一個白血病的小朋友6萬塊錢,去幫助她。
李宋彬提起的那位患有白血病的小朋友叫廖菲,翁忻怡是通過網(wǎng)絡視頻偶然關注到了她抗擊白血病的故事,感到同病相憐的翁忻怡決定要做點什么。不僅捐款,還通過自己新媒體賬號的影響力,幫助菲菲籌到了80萬元用于康復治療的費用。
翁忻怡:從最開始我做這個事情,只是說盡我所能,能幫就幫,一直也是抱著這樣子的利他之心去做。在做的過程中還能收獲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結果或者驚喜。
援助對象廖菲6歲時父母離異,9歲時被確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經(jīng)過多次化療,和爸爸成功配型后,完成骨髓移植手術,至今已經(jīng)頑強地抗白4年,因為父親在北京打工,菲菲主要由姑姑廖藝撫養(yǎng)。
姑姑廖藝說,菲菲骨髓移植后,病情控制穩(wěn)定,感覺已經(jīng)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特別是遇到翁忻怡之后,一切都在慢慢變好,得益于翁忻怡的幫助和好心人的支持,廖藝自己經(jīng)營的網(wǎng)店生意也不錯,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
12歲的菲菲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幫姑姑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了,這都要感謝右右姐姐還有所有的好心人對自己的幫助。
廖菲:翁忻怡是很棒的姐姐,很厲害,很勇敢。她身體即使殘缺,也會努力積極向上地生活,不會被生活打倒。我特別心疼她,我也愿意養(yǎng)她。因為右右姐就像我的親媽媽一樣照顧我,關心我。我就覺得她既美麗又堅韌。
美麗堅韌 散發(fā)能量幫助他人
翁忻怡告訴記者,五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也讓她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F(xiàn)在,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堅強樂觀地活著,讓父母放心,也盡力感染、鼓舞、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翁忻怡的社交賬號中,一條視頻記錄著她從發(fā)生車禍到截肢,再到如今涅槃重生的故事,收獲了大量點贊。為了鼓勵自己,在適應假肢后,翁忻怡開始重新健身,把自己打扮得時尚靚麗。她還聯(lián)系上一個會3D建模的朋友,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款鑲鉆假肢。她說“既然事實已經(jīng)發(fā)生,那我就把傷痛‘畫成花’,假肢也要美美的”。
翁忻怡:我覺得我很像一個戰(zhàn)士,跟刻板印象里的不太一樣,不僅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去照亮更多人,或者盡所能去幫更多的人
裝上假肢的翁忻怡,選擇毫不掩飾地走在大街上,活在陽光里。現(xiàn)在她不僅可以輕松自如地走路,還可以健身、潛水,并隨時出發(f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翁忻怡:以前我會過分地關注別人,去看別人過得怎么樣,跟我自己對比,好像我不如別人,然后就會有一些不開心或者失落的感覺。但是當我更專注于自己的發(fā)展,我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比昨天的我自己好一點,我就會很開心,那自然慢慢地就有自信了。
一家位于番禺區(qū)金山村的洗鞋工廠,招聘了十個人,其中一半是身體有不同程度殘疾的殘障人士。不久前,翁忻怡邀請廠里的同事小龍,友情出演了一個殘疾人找工作的短視頻,沒想到很快就引起了網(wǎng)友關注,其中很多都是想找工作的殘障人士。
翁忻怡告訴記者,自己在廣州的洗鞋廠剛開張三個月,訂單量一直不錯,說明自己線上接單、線下服務、快遞運送的模式是可行的。希望能盡快擴大規(guī)模,增加店面,盡可能多地幫助殘障朋友找到一份工作,而同事們則勸她慎重考慮。
工作上的爭論,一旁工作的同事們都看在眼里。大家說,在這里干活,每天都開心,所以愿意一直干下去,也希望老板小翁的愿望能早日實現(xiàn)。
未來心愿:回到家鄉(xiāng) 事業(yè)親情兩不誤
這幾年,在朋友、同事的幫助下,翁忻怡的人生重啟,她不僅自己不服輸,還用現(xiàn)有的條件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渴望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別著急,慢慢來,認真工作,開心生活。”這是翁忻怡洗鞋工廠宣傳板上寫的話,這是她對同事們說的話,也是她對自己的提醒,不過在生活中她也有不淡定,想家的時候。她經(jīng)常跟父母視頻傾訴,這是他最強大的后盾。
翁忻怡的母親 黃蕓莙:看到她現(xiàn)在這個樣子,我其實也放心了。能從這么大的意外中走出來真的很不容易,希望她能夠開心健康,別太累。
聽著父母的表達,想著遠方的雙親,一直堅強樂觀的翁忻怡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也向記者訴說了她想早日回到家鄉(xiāng)廣西創(chuàng)業(yè),能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的心愿。
翁忻怡:我特別希望在事業(yè)穩(wěn)定之后,能夠離父母更近一點,有他們陪伴,有我的事業(yè),我覺得才算是比較完美。
帶著翁忻怡的心愿,總臺記者聯(lián)系上了南寧市殘疾人勞動就業(yè)指導服務中心,聽了記者轉述的情況,負責人表示愿意全力提供支持。
7月4日,記者陪同翁忻怡來到南寧市殘疾人勞動就業(yè)服務指導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翁忻怡參觀了中心一樓的織物就業(yè)實訓間、自主創(chuàng)業(yè)工作室,并與那里的創(chuàng)業(yè)者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在南寧市殘疾人職業(yè)服務協(xié)會,負責人聽了翁忻怡的項目模式和創(chuàng)業(yè)想法,表示可以提供全方位支持。
翁忻怡告訴記者,她做自媒體從采訪癱瘓的小曾姐姐,宣傳她的無障礙民宿,傳遞不服輸不認命的力量;到幫助燒傷的小芳找工作,展現(xiàn)殘疾人就業(yè)困境;從幫助大病兒童菲菲籌集善款,支持她順利完成手術;再到開辦殘健融合洗鞋工廠,讓殘障員工在真實就業(yè)場景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殘障人士。
目前,在她的工廠里,有患有小兒麻痹的質檢員,有患有成骨不全的分揀員,有聽力障礙的噴槍洗鞋員,也有健全員工,大家在一起友好相處,團結協(xié)助,是同事更是家人,看到大家工作之余談笑風生,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她覺得所有的努力堅持都是值得的。
“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行動”“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這是翁忻怡朋友圈鼓勵自己的話,同時她也是這些話的踐行者。相信這個堅韌的女孩會像一束光,不僅照亮更多殘障人士的前行道路,也會給我們每個人多一份力量,更加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