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漢璧保衛(wèi)修水
1939年10月5日,日軍第一○六師團所部于修水與夏首勛第七十八軍吳守權新十六師遭遇,雙方激烈爭奪傷亡均重,但日軍控制城西高地,新十六師鑒于地形不利退守修水南岸,日軍遂攻占修水,并向新十六師左翼側擊,逼使該師退守張家山方向。
薛岳電令贛北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第一集團軍代總司令高蔭槐和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王陵基等將領,要全力將日軍第一○六師團殲滅,然而日軍主力已經(jīng)向沙窩里、武寧方向撤退,圍殲戰(zhàn)也隨即變成了追殲戰(zhàn)。
8日,薛岳命令第三十集團軍采取積極行動,于9日前驅逐修水之日軍;該集團軍以第八軍趙錫田第三師和新十六師由東南進攻修水。
9日,日軍退卻三都,中國軍隊收復修水。
同時,南昌之敵主力向上高方面進犯。第十九集團軍羅卓英部告急。第九戰(zhàn)區(qū)長官部電令第七十二軍韓全樸馳援;該軍立即行動。
楊森第二十七集團軍之第二十軍應守備南江橋方面現(xiàn)陣地。敵以主力向湘北進攻時,先應利用陣地拒止敵人,繼應一面進行逐次抵抗,一
面向梅仙、平江以東地區(qū)敵之外線轉移;而后待命向汨羅江以北地區(qū)攻擊,切斷敵軍退路。
王陵基第三十集團軍主力守備澧溪方面現(xiàn)陣地,以一部分控制于修水地區(qū)。采取如下對策:
(1)敵以全力由湘北進犯時,應以一部守備現(xiàn)陣地,以主力向金井以東地區(qū)前進,參加長沙方面的決戰(zhàn)。
(2)敵軍經(jīng)修水向西南方面進攻時第一線部隊就先應利用現(xiàn)陣地拒止敵人,繼應進行逐次抵抗,而后依控制部隊之參戰(zhàn),在銅鼓附近與敵決戰(zhàn)。
(3)敵以全力向常德進攻時,應抽一部開長沙附近,歸戰(zhàn)區(qū)控制。
9月29日,第一○六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下轄步兵第一三六旅團旅團長萱島垣少將,半夜渡過修水,在武寧附近集結兵力,沿修水左岸地區(qū)向三都進犯,突破中國軍隊防線后,向馬坳鎮(zhèn)進發(fā)。
日軍此次行動,企圖解救在修水黃沙橋戰(zhàn)役中被圍困的日軍第一○六、一○一師團一部,并伺機“消滅”駐防修水縣城和郊區(qū)的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部及其有生力量。
10月初,日軍第三十三師團師團長甘粕重太郎一部從平江進入修水之朱溪廠,然后經(jīng)上衫楊梅嶺、姜坑、長泥嶺和東港的桂坳至渣津、黃坊,繞小路向修水縣城進犯。
一天早晨,王陵基總部突然接到附近老百姓的傳報,說日軍已翻山向修水前進,王陵基立即打電話問三都附近的湘鄂贛邊區(qū)挺進司令樊松甫,樊的副官接到電話說:司令官昨夜醉酒,一直未醒。王陵基立即趕往樊松甫駐地,闖入內(nèi)室,揪起樊松甫問其情況,樊尚未酒醒,昏頭昏腦一概不知,連正面的防御部隊都被他酒后稀里糊涂調(diào)往他處。
王陵基大驚失色。
由于樊松甫失誤,王陵基急調(diào)在附近的舒漢璧工兵營趕赴馬坳堅守待援,隨后又派手槍警衛(wèi)營支援。他們埋伏在馬坳、杭口等地阻擊日軍,并連夜鞏固修水縣城的防線。川軍前仆后繼、英勇無畏,誓死保衛(wèi)縣城區(qū)域。
舒漢璧,又名正鈞,四川省瀘州人。1927年考入重慶第二十一軍軍官學校,1938年隨三十集團總司令王陵基開赴湘贛抗日前線。
第三十集團軍司令部駐扎在修水義寧鎮(zhèn)良塘村,舒的營部設在武寧縣新溪源鄉(xiāng)山中的一個祠堂里。王陵基立即下令舒漢璧:率工兵營趕赴馬坳、杭口阻擊日寇,戰(zhàn)斗中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奮勇殺敵,為修水縣城民眾安全撤離贏得了寶貴時間。
返回總部后,王陵基又下令手槍警衛(wèi)營趕往馬坳鎮(zhèn)。隨即手槍警衛(wèi)營營長報告工兵營在馬坳山上與日軍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手槍營在渡河時遭到敵軍炮火封鎖,被壓制得無法活動。
之后的幾天里,第三十集團軍王陵基總部被迫退入山中。后派出得力人員偵察四處,才知道第七十八軍軍長夏首勛率領劉若弼的新十三師和吳守權新十六師退到征村和對岸山區(qū)。
王陵基又令劉若弼部在三都地區(qū)與日軍激戰(zhàn)一日,日軍攻陷三都;王陵基下令并連夜鞏固修水縣城的防線。川軍前仆后繼、英勇無畏,誓死保衛(wèi)縣城區(qū)域,與日軍血拼。
工兵營等部在杭口鎮(zhèn)、雙井一帶、寧州鎮(zhèn)、黃田、夜合山、竹坪鄉(xiāng)仙姑嶺等地與日軍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
10月5日修水縣城失守。
由于第三十集團軍占有修水河谷兩側較高山地,日軍占修水河谷及兩側較低山地,加上川軍的誓死抵抗,我軍取得了初步勝利,敵態(tài)勢不利,被迫撤退,才保護了修水縣城絕大部分居民安全撤離而免遭殺戮。1940年冬,舒漢璧在湖北省陽新縣百疊山與日寇激戰(zhàn)中,不幸中彈被俘。日寇對他進行威逼利誘,但舒漢璧寧死不降,被割舌、去腭、剁足、斷首、解體,1943年壯烈犧牲,年僅33歲。烈士的遺體運回下路源村后,
第三十集團軍和修水縣各界人士為舒漢璧舉行隆重追悼會,將他安葬在下路源村胡家洞椅形嶺。1941年春,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工兵上校營長。1988年7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第七十二軍在馳援上高途中,又收到集團軍總部電令該軍速返,向修水以東之三都前進,協(xié)同第八軍克復修水城。
敵軍侵占修水后,其主力已沿長(沙)武(漢)公路向武漢撤退。當?shù)谄呤姺垂バ匏畷r,盤踞該城的日軍頑固抵抗,經(jīng)第七十二軍和第八軍之趙錫田部奮戰(zhàn),猛攻一晝夜,日軍被迫向九宮山鄂南方向逃竄,修水城亦告克復。
10月7日,進攻長沙的日本第十一軍前方指揮所從咸寧撤走,長沙會戰(zhàn)結束。日軍第一○六師團萱島旅團自江西三都撤退武寧。
10月9日,第三十集團軍所部克復湘北新墻河和贛北修水,迫使日軍直奔九宮山方向而去。
楊森第二十七集團軍第二十軍主力在通城、平江間南江橋地區(qū)對北占領陣地,與通城方面日軍對峙,一部控制于平江以北地區(qū),總司令部駐平江附近。
10月12日,川軍第二十七集團軍楊森所部圍攻鄂南通城,斃傷敵逾千人。
10月18日,楊森第二十七集團軍與羅卓英第十九集團軍在贛鄂邊界九宮山地區(qū)夾擊通城北竄的日軍三十三師團殘部,斃傷千人,生俘八人。
修水城克復后,集團軍總部一面向各方告捷,同時調(diào)整部署,并查詢獎懲,新十三師師長劉若弼指揮有方,沉著應戰(zhàn),卓有戰(zhàn)功,升為第七十八軍副軍長兼師長。新十六師增援時行動遲緩,與敵戰(zhàn)斗時又未作應有之努力,致修水城失陷,師長吳守權應予撤職。后經(jīng)軍長夏首勛申述,并負責保證,王陵基這才允許吳守權戴罪立功。湘北戰(zhàn)役勝利后,王陵基因會戰(zhàn)有功,升為第九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
陳漁浦抓“母魚”
1940年5月6日,軍事委員會任命李玉堂為第十軍軍長。負責防守
石艮山——九宮山一線的第八軍奉命撤銷建制,取消番號,原部隊第三師和第一九七師分別改隸第十軍和第九十九軍。
第一次長沙戰(zhàn)役之后,第三十集團軍七十八軍軍部駐澧溪,新十三師駐武寧河東,新十六師在其后,第七十三師駐三都,新十四師駐三都北面,新十五師在九宮山駐防,構筑工事,總部駐修水南姑橋。
鄂南通山之敵,乘李玉堂第八軍調(diào)走,我軍軍力薄弱之機,派出千余人向修水、三都進攻。新十四師駐三都以北,新十五師駐防總部的第七十二軍警戒陣地前,日軍即分成兩股,一股向船埠竄犯,一股向陳山竄犯。總部參謀處會同該軍軍部研究,制定了一套誘敵深入的殲滅計劃。該軍同師、團立即部署迎戰(zhàn)作戰(zhàn)。
第七十二軍對兩路竄犯之敵均進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便佯裝潰不成軍,誘敵深入。竄往陳山之敵三四百人,于第二天拂曉登上六百米高的陳山之后,便氣喘吁吁,解開軍服,放心休息,沒料到防守該處的守軍新十五師第十三團,在該團團長陳漁浦指揮下,機智勇敢,突然由側面和正面同時反擊。
陳漁浦(1905—?),號國賓,四川達縣人。畢業(yè)于中央陸軍步兵學校將官班第五期。曾任第七十二軍新編第十五師副師長、第三十四師師長。
在激烈的交火中,日軍被打死三十余人,被我軍活捉四人,其中包括一名女報務員。達縣有淺水,陳漁浦從小在水中抓魚,此次,日軍有一名女報務員松子化裝成男兵,抹了一臉血,躺在地上裝死,被陳漁浦識破,抓了回來。士兵們搞笑地說:“咱們團座名字有漁,一條母魚差點滑脫,團座他老人家雙手抓得好緊。”
川軍還奪取電臺及武器裝備多種。
在商埠方向的日軍,抵達商埠時已近中午,他們一面大肆搶劫,一面埋鍋造飯。新十四師第四十二團乘敵人散亂之機,先以密集的炮火向其射擊,同時隱藏在附近的叢林中的部隊火力全開,敵頓時被打得暈頭轉向,號叫而逃,將搶劫到手的牛、豬和其他物資悉數(shù)丟棄,丟下百余具尸體狼狽逃竄,我軍繳獲武器裝備多種,傷亡過半,敵人的掃蕩被我軍粉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