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圖書館事件”發(fā)展至今,已從一場校園糾紛演變?yōu)樯婕皩W術造假、網(wǎng)絡暴力、司法公正與高校治理的公共事件。2025年7月25日,武漢市經(jīng)開區(qū)法院一審判決駁回楊某媛對肖某某的性騷擾指控,認定其行為系皮膚病引發(fā)的抓撓動作,而非性騷擾。
然而,這一遲來的司法正義并未結束整場風波,反而讓公眾的目光聚焦到楊某媛的學術誠信、武漢大學的處理態(tài)度,以及更深層次的道德與制度問題上。
事件始于2023年7月,楊某媛在圖書館拍攝肖某某抓撓腿部的視頻,并逼迫其寫下“做了下流的事”的道歉信,隨后,她將事件發(fā)布至網(wǎng)絡,引發(fā)輿論風暴,導致肖某某被武漢大學迅速記過處分,保研資格取消,并遭受長達兩年的網(wǎng)暴,甚至家人因此離世。
然而,法院判決后,楊某媛不僅未收斂,反而繼續(xù)在社交媒體炫耀自己的香港浸會大學博士錄取資格,這種已經(jīng)遠超正常維權的范疇,而是一種徹底的惡意行為。
更諷刺的是,隨著輿論反轉,楊某媛的碩士論文被扒出存在嚴重學術造假問題,虛構法律條文、篡改數(shù)據(jù)、抄襲段落,甚至將“1949年”寫成“1049年”,這些低級錯誤遠超正常學術疏漏的范疇,讓人不得不懷疑其學位獲取的正當性。
如今,武漢大學終于成立專班調(diào)查,并表示“尊重司法判決”,但這一表態(tài)更像是輿論壓力下的“斷臂求生”,校方若想真正挽回聲譽,必須徹查楊某媛的論文造假問題,并追究導師及答辯委員會的責任,而非僅將楊某媛作為“棄子”推出來平息眾怒。
在輿論場中,仍有人為楊某媛辯護,認為她可能只是“誤判”,而非惡意誣告。但事實并非如此,她在一個多小時內(nèi)拍攝五段視頻,且全程未與肖某某有任何交流,更像是蓄意搜集“證據(jù)”。她不僅要求肖某某寫下違心道歉信,還在網(wǎng)絡曝光后持續(xù)施壓,導致其家庭悲劇。法院已還肖某某清白,她卻繼續(xù)威脅,甚至泄露其個人信息。
這些行為已遠超“誤會”范疇,而是典型的惡意構陷,正如網(wǎng)友所言:“如果性騷擾指控成立,肖某某應付出相應代價;但若指控不成立,楊某媛的行為就是赤裸裸的誣告,必須承擔法律責任?!?/p>
楊某媛的所作所為,印證了一句老話:“天狂有雨,人狂有禍?!彼讲骄o逼,最終卻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如今,她的學術造假問題被曝光,博士學位可能泡湯,甚至面臨法律追責。而武漢大學,也因最初的草率處分和后續(xù)的拖延糾錯,付出了沉重的聲譽代價。
這起事件給社會的最大警示是,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當一個人以極端手段迫害他人時,終有一天,所有的惡意都會反彈到自己身上。楊某媛的結局,恰恰是她當初希望施加給肖某某的——身敗名裂,前途盡毀。
但愿此事能讓更多人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欺人太甚。否則,命運的審判,終將降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