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沉默,只是等待被喚醒的時機!”——記電影《731》正式定檔。
7月31日,全國影院靜悄悄。
本該登場的《731》放了觀眾鴿子,票務平臺提前兩天撤銷了電影上映日期,并改成了的“待映”狀態(tài)。
隨后,網友的質疑聲充滿了整個網絡。
有人猜測,這是舉報起到了效果;有人說電影壓根就沒有備案,連趙林山之前公布的公映許可證,都可能是假的;還有人說,這是為了避開《南京照相館》的鋒芒。
導演趙林山從始至終一言不發(fā),任由傳言四起,仿佛這部電影從未存在過。然而三天后,一聲驚雷炸響——電影《731》正式定檔“9月18日,全國公映!”
央視帶頭沖鋒,人民日報、新華社集體刷屏。票務平臺“想看人數(shù)”直線飆升,485萬雙眼睛死死地盯住了這個新日期。
啡哥只想說一聲,只要趙林山繼續(xù)保持低調,《731》沖擊50億票房穩(wěn)了,因為此片的熱度已經超過了《哪吒2》的想看指數(shù),直逼影史想看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
一、485萬人想看,《731》定檔918。
從主流媒體轉發(fā)來看,這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其實無法決定它在什么日期上映,但這個定檔,完全破除了一系列的猜測和不實信息。
首先就是被舉報。
《731》的電影發(fā)行方為長影集團,就是之前的長春電影制片廠,為國企,任何舉報是阻止不了該片上映的,事實上,就算有舉報,那也只是少數(shù)的,電影沒有公映,內容都不知道,你舉報個啥?
再說,180萬人舉報是什么概念???現(xiàn)在舉報最常見的是消協(xié),2024年全年全行業(yè)舉報投訴受理案件也只有167萬例,其中,文娛行業(yè)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也就是說,16萬人舉報都沒有,談何180萬人舉報呢?還有,你能提供被舉報的證據(jù)嗎?顯而易見,這個舉報,要么是片方的宣發(fā)行為,要么就是自媒體自說自話,完全沒有可信度。
其次,無備案和公映許可證。
之前啡哥針對這部電影,也做了詳細查詢,在總局網站只查到2015年的那個《冰封731》的備案信息,而且編劇、立項單位和劇情概要,與現(xiàn)在的《731》完全不一樣。
對于去年5月8日趙林山發(fā)布的《731》公映許可證“2024年第159號”,大家查到的只有2023年之前的電影信息,對于2024年和2025年的“第159號”都沒有顯示出來。
另外,啡哥也同時查了《長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館》《戲臺》和《東極島》等影片的公映許可證,均未查詢到。
我得出的結論:2024年之后的電影“許可證”沒有放進信息庫。所以,《731》的“龍標”是查不到的。
最后,就是預映未實現(xiàn),定檔918。
之前說的7月31日全球預映未能如約,大家猜測這個檔期并不是很好,前面爆了一部《南京照相館》,后面管虎的《東極島》來襲,如果強行在7月31日上映,可能會被打成渣渣。
但啡哥不這么認為,這種類型片的檔期,一定會是總局統(tǒng)籌安排,并不是片方想什么時候公映,就能公映的。
從918檔期來看,此片完全是國家層面需要的,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電影的主題便是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和吾輩當自強。
“九一八事變”是侵華開端,具有相當重大的歷史教育意義,每年這個日期,警報長鳴,全國學校必講歷史課?!?31》不只是要講故事,更是要敲響警鐘。
80年前的苦難,現(xiàn)如今的年輕人可能覺得遙遠,但這是真真切切發(fā)生過的。電影想告訴我們,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咱們得珍惜,更得自強,別讓歷史重演。
雖然預映未實現(xiàn),但電影的熱度卻炒翻了天!
截至發(fā)稿時,《731》的平臺想看指數(shù)達到385萬人次,早就超過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哪吒2》想看指數(shù),距離想看指數(shù)第一的《唐人街探案3》,還有60萬人次差距。
電影還有一個多月才能上映,超過《唐探3》毫無懸念,這個宣發(fā)想看指數(shù),是可以直接轉換成真金白銀的,換一句話說,《731》已經有了一個票房基本盤。
385萬人想看,按照每張電影票35元至60元計算,預計能夠產出1.3億至2.3億票房。而此前的《唐探3》最終的全國總票房為45.23億。
如果《731》想看人數(shù)超過了《唐探3》,那票房有沒有可能超過45.23億呢?所以,這是我預測50億票房穩(wěn)了的主要因素。
二、趙林山低調一點,50億票房穩(wěn)了。
趙林山這段時間一直都比較低調,從未在社交平臺做出解釋說明,《731》只要堅持低調宣發(fā),不要在網絡上面弄什么幺蛾子,此片沖50億票房可能是第一小目標。
至于是否能夠沖擊影史《哪吒2》的154億票房,只能說有這種可能,因為除了熱度炒作之外,最重要的還有電影是否值得一看。
《南京照相館》根本就沒啥宣發(fā),定檔之后發(fā)了幾個預告片,其余全是口碑效應,目前上映10天,票房馬上要破15億了,其目標票房會在40億以上。
為啥我要說趙林山要低調呢?
因為此片不適合炒作,雖然拍電影是商業(yè)行為,但是《731》這種題材拿來炒作,有種販賣“愛國”的意思,會被全民所不齒。
你看,《南京照相館》宣發(fā)的時候,就不會說票房破了多少億,而是重點介紹,觀影人次達到多少人。
還有,越高調越容易被打擊,去年劉和平的那部戰(zhàn)爭片,電影宣發(fā)的時候,引發(fā)輿論效應,最后別說公映了,現(xiàn)在更是全網查無此片。
趙林山想賺票房可以理解,但請繼續(xù)保持低調,這次預映沒有實現(xiàn),后面一紙定檔讓所有猜測不攻自破,《731》定檔918就是最好的反擊。
最后說一下,這個50億票房,為啥穩(wěn)了?
啡哥分析認為與以下幾點有關:
其一,無年齡限制。
這部電影和1988年,牟敦芾拍的《黑太陽731》雖然題材一樣,但畫面則大相徑庭。
中國電影沒有“分級制度”,現(xiàn)在有些電影上映,需要在海報上面注明觀影年齡,比如說曹保平作品《涉過憤怒的?!罚笊蠈懥?8歲以下謹慎觀影;陳佩斯的《戲臺》,海報上寫了16歲以后再來欣賞好戲。
趙林山接受央視采訪的時候說,這部電影,小朋友都可以看,不是需要達到一定年齡才可以觀影,如果沒有年齡限制,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普及這段歷史知識。
其二,口碑。
上映之后,其口碑能夠媲美《南京照相館》,那會引發(fā)輿論效應,票房別說沖50億了,就是100億以上,都是非常容易實現(xiàn)的。
因為現(xiàn)在所有中國人都知道《731》這部電影,一旦口碑效應形成,觀影熱情高漲,影迷二刷、三刷不在話下。
再說,這種題材影片,企事業(yè)單位,大中院校都可以組織包場觀影,這后續(xù)的票房大家可以放開了想。
其三,檔期競爭。
9月18日這個日期,除了有歷史意義之外,說實話是不怎么好的,九月份開學季至國慶檔這段時間,是每年的冷清檔期
誰都知道,國慶檔是位于春節(jié)檔和暑期檔后的第三大檔期,毫無疑問,《731》要面臨國慶檔重磅新片的沖擊。
目前已經有三部電影提前定檔,一部是陳凱歌的《志愿軍3》;一部是馮小剛導演、雷佳音和胡歌主演的《抓特務》;一部是成龍的《熊貓計劃2》。
另外,申奧導演的《用武之地》,鄭保瑞導演的《澎湖海戰(zhàn)》,正午陽光制作,肖戰(zhàn)主演的《得閑謹制》也對國慶檔虎視眈眈。
這些電影有很多都具有票房爆發(fā)潛質,《731》距離國慶也就12天時間,要是質量不好,排片被擠占,會被國慶檔新片全面碾壓,別說50億了,能過15億都比較困難。
但如果質量好的話,會成為國慶檔一枝獨秀電影,那不得了,真有可能會破了《哪吒2》的154億票房。
三、結語。
總的來說,《731》要想沖擊50億票房大關,關鍵還得看觀眾的口碑如何發(fā)酵。
這部影片承載的不僅是市場的期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使命。趙導雖然行事低調,但若真能把這段歷史拍出深度、拍出震撼,50億票房絕非天方夜譚,甚至有望成為載入影史的標桿之作。
歷史就像一面明鏡,既映照出曾經的傷痛,也提醒著我們當下的擔當。觀眾走進影院,要的不只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期待能獲得心靈的觸動和深刻的思考。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這不僅是影片的核心主題,更應當成為每個觀影者內心的共鳴。
您覺得《731》最終票房能拿到多少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