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拉著18個盟友,氣勢洶洶搞聯(lián)合軍演,戰(zhàn)機群壓境,導彈試射,擺出一副要稱霸的架勢。結果呢?中國不慌不忙,沉穩(wěn)應對,甩出幾張硬核王牌,直接讓美方的“肌肉秀”變成了“肌肉抽搐”。
美國7月份進行的“護身軍刀2025”演習規(guī)模確實不小,1.2萬名士兵,350多架軍機,浩浩蕩蕩殺到中國周邊,美國還在菲律賓部署了“臺風”導彈系統(tǒng),把二戰(zhàn)時期的提尼安島空軍基地重新啟用,擺明了想用“島鏈封鎖”給中國上點壓力。
結果呢?中國壓根沒被嚇住,應對得那叫一個穩(wěn)準狠,美方軍演期間,中國在臺灣附近??沼蚋懔舜笠?guī)模演習,艦艇、飛機、無人機全上,規(guī)模大到外界都覺得“有點不尋?!保@波操作直接回應了美國的挑釁,還給周邊國家提了個醒:中國的核心利益,誰也別想隨便碰。
中國還跑到塔斯曼海搞了實彈演習,商業(yè)航班都得改道,盟友的節(jié)奏直接被打亂,這種精準施壓,點到為止,既不浪費資源,又讓對方下不來臺。
除了軍事動作,中國在外交和經濟上也沒閑著。
在南太平洋,中國通過“一帶一路”項目,給島國砸下大筆援助,金額高達2.56億美元,硬是把澳大利亞擠到一邊,成了第二大援助國。
比如在瓦努阿圖,中國投了9700萬美元,把盧甘維爾港的碼頭擴建得能停大型軍艦,這些項目表面上是民用,實際上卻能隨時轉為軍事用途,等于在南太平洋布下了一張戰(zhàn)略大網。
反觀美國,這次的聯(lián)軍行動看著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雖然美國在技術上還有點優(yōu)勢,但中國這些年的軍事建設已經把差距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中國的導彈庫擴充得飛快,威脅到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基地和艦艇。
日本最新發(fā)布的國防報告都說了,中美在臺灣周邊的軍事平衡已經開始向中國傾斜,可美國這邊呢?盟友體系卻出了問題。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中國的實彈演習直呼“警鐘”,日本雖然喊著要增加國防開支,但預算也就到GDP的2%,遠沒達到美國想要的5%,韓國更直接,說自己現在的軍費已經夠高,不想再加了,盟友們各有各的小算盤,美國想靠聯(lián)軍壓中國,根本沒形成合力。
這場博弈的影響還不止于軍事層面,國際社會也開始重新審視中美關系,中國的底氣不只是軍事,還有經濟支撐。
2025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全球第一,外匯儲備也是第一,經濟實力給軍事行動提供了硬核后盾。
通過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中國還在悄悄改寫區(qū)域規(guī)則,削弱美國主導的所謂“國際秩序”。
美國的策略卻顯得有點被動,特朗普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搞“戰(zhàn)略模糊”,讓盟友都摸不清美國的真實打算。
中東那邊美國還得繼續(xù)投入資源,西太平洋這邊自然就有點力不從心,國際上不少分析都說,中國正通過軍事和經濟雙管齊下,把西太平洋的未來推向一個更適應自己的方向。
展望未來,這場博弈只是個開始,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還在加速,戰(zhàn)略節(jié)點也在不斷擴展,南太平洋的港口、機場、通信設施,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完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美國要想繼續(xù)在西太平洋保持主導地位,得好好想想怎么平衡資源和盟友關系了。
這次較量,中國用實力和智慧證明了一件事:西太平洋不再是美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舞臺,未來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得看中國的節(jié)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