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秋,60年一遇不一般!建議:吃2樣,喝2湯,做2事,樂過秋
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立秋明天來到,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第13個節(jié)氣,它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的大門正式開啟,暑去涼來。雖然還有“秋老虎”的存在,可能還會比之前更熱,但天氣逐漸變涼爽可是大勢所趨。
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8月7日13點51分19秒。今年的立秋將帶著三大罕見特征強勢登場:晚立秋、母秋、秋包伏——這是自1965年以來首次三重疊加的“閏月秋”,堪稱60年一遇的氣候奇觀!
60年一遇的立秋來到了,天氣涼爽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大家可得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持續(xù)高溫天氣。吃好做好,健康的走出酷夏,高興的走進秋天。
明天立秋,建議中老年:吃2樣,喝2湯,做2事,不僅順應時節(jié),還滋補身體,
吃第一樣:蓮藕
立秋到, 新鮮嫩的蓮藕自然成熟了,立秋吃蓮藕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好習俗,立秋吃藕,寓意路路通,做什么事都能順順利利,暢通無阻。
"秋藕最補人,一口藕一口福。"適當食用,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能潤肺清熱。蓮藕溫和不燥,最適合作為秋補的開端,應對秋燥對身體的影響,進補的好幫手。
推薦吃法, 蓮藕老鴨湯。鴨肉性寒味甘,可以滋陰潤燥。搭配蓮藕一起燉湯喝,湯味道鮮美,補充夏季消耗的能量,增強體質。
食材:蓮藕2節(jié),鴨肉半只,姜,鹽, 胡椒粉, 蔥,枸杞
做法:1新鮮鴨肉清洗,切塊,放進熱水里焯水,加入料酒去腥,煮沸,去掉血沫,瀝干水分
2蓮藕去皮,清洗, 切塊,姜切片
3燉鍋里加入溫水,放進鴨肉塊, 加入姜片, 大火來煮
4煮沸后,加入蓮藕塊, 中小火繼續(xù)煮
5讓食材煮爛,起鍋前,加入鹽,枸杞,胡椒粉,蔥花即可。
吃第二樣:南瓜
立秋到, 要咬秋,要吃瓜,南瓜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南瓜性溫味甘,立秋吃它,可以預防秋燥,也寓意著炎炎夏日即將過去。
這個時候的南瓜金黃色,成熟飽滿,口感綿密香甜,既能當主食也能做菜,在季節(jié)交替時吃些,既應景又能給身體添份滋養(yǎng)。
推薦吃法,南瓜糯米飯。老南瓜搭配糯米一起蒸著吃,香甜美味。
食材:糯米, 南瓜,大棗,枸杞,白糖
做法:1提前用溫水把糯米泡軟,備用
2南瓜去皮,清洗, 切塊,大棗沖洗
3泡軟的糯米放進碗里,上面放南瓜塊,大棗
4鍋里燒熱水,放進南瓜糯米,大火來蒸,時間大概20分鐘即可
5蒸熟的南瓜糯米粉,拿出來,上面放一點白糖,枸杞,即可享用了。
喝第一湯:綠豆湯
立秋到, 但是還處于三伏天,高溫炎熱還是主角因此解暑清涼是養(yǎng)生的重點。綠豆湯是傳統(tǒng)的解暑佳品,是一道以綠豆和水作為主要食材熬制而成的湯。
立秋后的綠豆湯也叫秋湯,喝上一碗,既能安撫炎炎之心,也呼應“一湯降暑養(yǎng)正氣”。煮湯的時候搭配其他一些食材,湯更加的美味好喝。
食材;綠豆,薏米,銀耳,蓮子, 百合,冰糖,枸杞,大棗
做法:1薏米去濕氣,銀耳滋陰潤肺,蓮子安神,百合滋補
2提前把綠豆泡軟,干銀耳用溫水泡發(fā),清洗, 撕片
3蓮子, 百合,大棗沖洗
4燉鍋里加入清水, 放進綠豆,薏米,銀耳,蓮子,百合,大棗 大火來煮
5煮沸后,轉小火繼續(xù)煮,讓食材煮爛
6起鍋前,加入冰糖,枸杞即可。
喝第二湯:秋梨湯
立秋到, 秋梨成熟了,水分多,香甜。老話說的好,“一梨潤三秋”,適當吃秋梨潤燥養(yǎng)肺,滋補人體。
秋梨用來煮湯喝,搭配一些食材,營養(yǎng)互補,秋天喝不僅可以補水,還可以潤肺健脾、滋陰養(yǎng)顏,對人體愛護極好。
食材;秋梨2個, 陳皮,大棗,川貝,冰糖
做法;1新鮮秋梨清洗, 皮保留,切開,去核,切塊
2大棗,陳皮沖洗,備用
3燉鍋里加入清水, 放進梨子塊, 加入大棗,陳皮, 大火來煮
4煮沸后, 轉小火繼續(xù)煮,讓食材煮爛
5起鍋前,加入冰糖融化, 加入枸杞即可。
做第一事:曬秋
立秋曬秋是傳統(tǒng)農耕文化中的習俗,通過晾曬農作物展示豐收成果。
立秋前后,天氣晴好,利用房前屋后、窗臺屋頂等空間晾曬辣椒、玉米、稻谷,南瓜等作物,既方便儲存又形成獨特的農俗景觀,色彩斑斕,一派豐收景象。
立秋曬秋不僅是為了儲糧,也是人們慶祝秋收、感恩自然的一種方式,既是對豐收的慶祝,也寄托著對秋季豐收的祈愿。 “曬秋”是一幅天然的風景畫,更是一種農耕文化的沉淀。
做第二事:迎秋
立秋到,秋天到,傳統(tǒng)習俗要迎秋。通過一系列的儀式來迎接秋天的到來,這些儀式不僅是對自然變化的感知,更是對大自然恩賜的感激與敬畏
古時候舉行盛大的祭拜儀式。人們向上蒼和祖先致以最深的敬意,感謝他們帶來的庇佑與恩賜。
現在很多地方舉辦嘗新活動,以表達對五谷豐收的喜悅與慶祝。還有一系列的開運儀式,旨在為家庭帶來好運與繁榮。
還有“立秋稱人”的習俗,又叫“懸秤稱人”,這也是迎秋的一種方式,通過體重的多少,來調節(jié)身體狀態(tài)、關注自身健康。
當然了 ,還可以到戶外迎秋。爬山望遠,適當鍛煉身體,讓心情愉悅高興,避免秋天煩躁。
立秋到,上面這些飲食與傳統(tǒng)習俗,都是文化的傳承,祖輩留下的經驗和信仰。大家可以來根據自身的情況,順天時、應人事,敬自然、惜身體,感受文化魅力,珍惜當下,平安健康過立秋,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愛生活,愛陶哥。喜歡美食,熱愛美食,分享美食。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記錄點滴生活。更多精彩的美食文章和視頻歡迎進入主頁觀看。您的鼓勵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感謝您的關注,點贊,收藏,歡迎留言討論。喜歡什么菜,關注我,下次可以找到我。感恩相遇,感謝陪伴,祝您生活愉快,萬事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