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百年前,東漢大軍在漠北草原大勝匈奴,史學家班固揮筆寫下《封燕然山銘》,工匠們攀上懸崖將文字刻入巖石。
此后,風沙掩埋了石痕,這篇銘文成了只存在于史書中的傳說。
直到1990年,蒙古國懸崖上的漢字被偶然發(fā)現,這段跨越千年的歷史,才終于得以被證明。
1990年,在蒙古國的杭愛山,兩個當地牧民像往常一樣在山中活動。突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兩人趕忙跑到一處懸崖下躲雨。
雨停之后,陽光灑下,其中一個牧民不經意間抬頭,竟發(fā)現被雨水沖刷過的懸崖石壁上,似乎有一些奇怪的痕跡。
湊近一看,這些痕跡竟然是一個個文字!
他們雖然看不懂,但感覺這些文字很特別,不像是自己熟悉的文字。
這一發(fā)現太新奇了,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蒙古國的一些專家得知后,迅速趕來查看。
經過初步判斷,專家們驚訝地發(fā)現,這些竟然是中國的漢字。
可蒙古國專家們對漢字的研究有限,面對這些刻在懸崖上的文字,他們一頭霧水,無法解讀其中的含義。
于是,他們決定向中國的專家求助。
時間來到2014年,蒙古國的專家,聯系上了中國內蒙古大學的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向他講述了懸崖上發(fā)現漢字石刻的事情,并分享了一些相關的照片和資料。
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是研究蒙古學和歷史文化的專家,看到這些資料后,他十分重視,當即決定要深入研究一下。
從蒙方提供的圖片資料上,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和他的團隊,辨認出了十幾個字。
可這些字互不連貫,難以成句,要僅憑這十幾個字,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籍中尋找線索,確定石刻的年代和內容,簡直難如登天。
但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沒有放棄,他和團隊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研究。
隨著研究一點點深入,他們驚喜地發(fā)現,這段文字,極有可能來自距今近2000年的東漢時期。
而且,根據史料推測,這面碑文,很可能就是東漢史學家班固所寫的《封燕然山銘》。
這個發(fā)現讓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振奮不已,他立即聯系蒙方學者,告知了這一推測。
蒙古國方面對這個發(fā)現也十分震驚,隨即邀請齊木德道爾吉教授,和延安大學歷史學系講師高建國,前往蒙古國做進一步實地考察。
2017年7月,齊木德道爾吉教授等人帶著疑問和期待,踏上了前往蒙古國的旅程。
到達后,他們與當地專家組成了中蒙聯合考察隊,正式開始對這處漢文摩崖石刻,進行實地探究。
在杭愛山一處支脈向西南突出的巖石上,考察隊終于找到了那處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一塊突出的紅色巖石上,寬1.3米、高約0.94米。仔細一看,石刻自右往左共20行,每行字數不等,最少5字,最多17字,平均每行15字,是用隸書鐫刻而成。
考察隊的專家們,開始仔細核對和辨識這些文字。
由于石刻年代久遠,歷經風雨侵蝕,很多字已經模糊不清。但專家們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yè)知識,一點點辨認。
最終,在這約260個字中,成功認出了220個字。
專家團隊
2017年7月31日,考察隊完成了考察工作。
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激動地宣布:“我們可以完全確定,這就是中國古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班固所著的《封燕然山銘》石刻真跡!”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那么,《封燕然山銘》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什么它的發(fā)現,讓專家們如此激動呢?這就要說到東漢時期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
在東漢時期,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大患,時常侵擾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89年,東漢大將軍竇憲受命遠征抗擊北匈奴。他率領數萬大軍,一路長途跋涉,一直打到了燕然山,也就是如今蒙古國境內中戈壁省的杭愛山。
在燕然山,竇憲的軍隊與匈奴展開了激烈戰(zhàn)斗,最終大破匈奴。
這一戰(zhàn)意義非凡,它終結了中原王朝與匈奴長達幾百年的戰(zhàn)爭,匈奴作為獨立的民族也逐漸淡出了中國歷史。
當時,隨軍出征的班固,受命寫下《封燕然山銘》,用來記錄這次大破匈奴的功績。
班固是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寫下的這篇銘文文采斐然。銘文刻在了一處石崖上面,以彰顯漢朝的威德。
此后,“勒石燕然”這個詞,就成為了建立不朽功業(yè)的代名詞,激勵著無數后人。
像北宋的范仲淹,就在《漁家傲?秋思》一詞中,以“燕然未勒”表達他對戰(zhàn)事未平、功業(yè)未竟的惆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燕然山遠在漠北,后來又歸于蒙古國。
歲月的風沙漸漸掩蓋了這處石刻,人們想找到它的具體位置,談何容易?!
一千多年來,它的準確位置無人知曉,只存在于史書的記載中。直到1990年那兩個牧民的意外發(fā)現,才讓這段被塵封的歷史,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封燕然山銘》石刻的發(fā)現,有著極高的價值。它是至今發(fā)現的最古老的隸書摩崖石刻,對于研究漢文字的發(fā)展歷史,有著重要的實證價值。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次發(fā)現確定了燕然山,以及《封燕然山銘》的具體地理位置,為研究漢匈關系,提供了歷史地理學上的重要坐標。
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東漢時期的歷史大門,讓我們能更直觀地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當中國的專家們看到《封燕然山銘》石刻真跡,成功解讀出上面的內容時,他們怎能不激動!
多年的研究和尋找,終于有了結果。這不僅是對一段歷史的確認,更是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一次深刻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