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特大暴雨突襲垛莊鎮(zhèn)麥腰村
基礎設施受損嚴重
凌晨,天地間只剩震耳欲聾的暴雨嘶吼。章丘區(qū)垛莊鎮(zhèn)麥腰村黨總支書記王桂菊沖出屋門,手電光柱刺破濃黑夜幕,死死鎖定院角那個寬口塑料桶——渾濁的雨水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上猛躥!水位線,無情地越過了她親手刻下的那道警戒標記。
“緊急轉移!馬上行動!水要來了... ...!”王桂菊的呼喊聲嘶力竭,瞬間撕裂了狂暴的雨幕。2025年7月22日凌晨,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突襲位于山洪通道上的垛莊鎮(zhèn)麥腰村,途經村莊的國道被攔腰沖斷,十余處房屋轟然垮塌。
然而,當洪魔退去,一個近乎奇跡的數字震撼人心:“全村無一人傷亡”。他們與洪水賽跑,搶回來的不是時間,是生命。而生命,永遠值得以命相搏。
未雨綢繆:一個塑料桶的無聲守望
時間倒回至7月21日。高懸的暴雨紅色預警,像一塊巨石壓在王桂菊心頭。
“麥腰村地形特殊,是山洪的必經之路,村里那么多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的老人……”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全身的神經都繃緊了。
沒有絲毫猶豫,她立即通過村廣播、微信群、打電話、挨家挨戶通知等方式,同時向全村發(fā)出嚴正預警:“暴雨一到,必須立刻轉移到安置點!一刻都不能耽誤!”
麥腰村嚴格落實垛莊鎮(zhèn)黨委、政府安排部署
提前劃分責任區(qū)域,村干部分工明確
組建30余人的應急搶險隊伍,提前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
夜幕降臨,令人不安的平靜卻籠罩著村莊。星光意外地明亮,甚至能看清遠處山巒的輪廓。勞作了一天的村民,帶著將信將疑的疲憊陸續(xù)睡去?!靶切橇林?,這雨真能下那么大?”隱約的嘀咕聲飄進王桂菊的耳朵。
然而,她院子里的燈,卻徹夜未熄。那個不起眼的寬口塑料桶,是她多年來與山洪搏斗總結出的“土辦法”——在無數次觀察和記錄后,她發(fā)現(xiàn),當桶里的雨水積累到一半時,上游的洪峰往往已經形成,留給村莊轉移的時間,便以分鐘計算。
此刻,桶里空空如也,王桂菊的心卻懸在嗓子眼。她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沒有一絲睡意,耳朵捕捉著窗外任何一絲可疑的聲響。桌上攤開的筆記本里,密密麻麻記錄著轉移預案、重點戶名單、應急聯(lián)系方式。汗水浸濕了她的鬢角,那是對未知險情的巨大壓力,更是對全村老少性命相托的千鈞重擔。
王桂菊家中常備的塑料水桶
是她自制的雨量監(jiān)測儀
生死時速:暴雨夜里的生命爭奪戰(zhàn)
凌晨一點,仿佛積蓄了太久的力量終于爆發(fā)。天空像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暴雨不再是“下”,而是“倒”,瞬間將天地連成一片混沌的水幕。巨大的雨點砸在屋頂、地面,發(fā)出沉悶而恐怖的轟鳴。王桂菊像離弦的箭一樣沖進院子。手電光下,塑料桶里的水面正瘋狂地向上漫溢,迅速逼近、繼而無情地淹沒了她刻下的那道生死線!
“行動!”王桂菊的嘶吼在暴雨中顯得異常尖銳。預先組建的麥腰村防汛搶險突擊隊聞令而動,如同投入戰(zhàn)場的士兵,頂著能讓人窒息的風雨,沖向各自負責的區(qū)域。
暴雨過后王桂菊查看受災現(xiàn)場
時間,從未如此吝嗇。就在他們爭分奪秒轉移的同時,遠處山谷里傳來沉悶而可怕的轟隆聲——那是山洪裹挾著巨石樹木奔涌而下的咆哮。
凌晨兩點剛過,“轟!”一聲巨響撕裂夜空,緊接著是連續(xù)不斷的房屋倒塌聲傳來——部分位于危險地帶的民房,在洪峰的第一波沖擊下瞬間化為瓦礫。消息傳來,所有參與轉移的人員心頭劇震,后怕與慶幸交織。“他們剛剛完成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極限操作,硬生生從洪魔的巨口邊緣,奪回了數十位鄉(xiāng)親的生命!”
鋼鐵脊梁:一個支部就是一道沖不垮的堤壩
麥腰村是由山圣圈、東麥腰、西麥腰、南麥腰、北麥腰五個自然村優(yōu)調而成。
危急關頭,王桂菊帶領的9名村干部成為576戶1703人的“主心骨”,真正擰成了一股繩,攥成了一個無堅不摧的鐵拳,化作守護生命的鋼鐵脊梁。
21日雨前,提早轉移了住房有危險群眾7戶11人。22日凌晨1點半,他們挨家挨戶敲門勸離,攙扶、人背老弱病殘,幫助剩下的69戶122人安全撤離到臨時安置點。
李士國負責的西麥腰村,是此次受災較為嚴重的區(qū)域。洪水襲來時,他正背著村中年近八旬老奶奶,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流速極快的洪水中艱難前行。
西麥腰村負責人李士國
冰冷的洪水不斷沖擊著他的身體,幾次險些摔倒,但他死死護住背上的老人。轉移完老人,他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戶。村民李士開家大門緊鎖,任外面如何拍打呼喊都毫無動靜。
情急之下,李士國硬是扛來梯子,冒著隨時可能被洪水卷走的危險,攀上兩米高的院墻,跳進院子。李士國連拉帶拽,將這戶人家順利轉移。
“要不是李書記(李士國),我們一家老小的命都沒了?!辈稍L中村民李士開多次落淚。
不善言辭的村民李士開
提起村干部多次落淚
洪水稍退,顧不上自家被淹的損失,看著被厚厚淤泥和倒塌樹木完全阻斷、長達6公里的主干道,李士國二話不說,跳上自家那臺小鏟車。發(fā)動機轟鳴著,鏟斗一次次奮力舉起、落下,清除著泥石流留下的障礙。
鏟車在泥濘中艱難行進,李士國在駕駛室里鏖戰(zhàn)了一天一夜,雙眼熬得通紅,硬是開辟出一條寶貴的“生命通道”。
李士國開著自家鏟車
清理被淤泥阻塞的道路
負責東麥腰村的劉明義,本身腿腳就有些不便。災難面前,他和妻子沒有絲毫退縮,并肩投入轉移群眾的戰(zhàn)斗中。當大部分村民安全轉移,劉明義夫婦趕往最后一戶村民家。
東麥腰村負責人劉明義
撤離途中,一股異常兇猛、裹挾著大量雜物的湍急水流突然從側面沖來!“小心!”劉明義只來得及喊出一聲,身邊的妻子就被這股巨力狠狠沖倒,瞬間被渾濁的洪水裹挾著向下游沖去!
“水急得能把籃球大的石頭沖跑!”事后回憶,劉明義的聲音依然帶著顫抖。千鈞一發(fā)之際,旁邊正在協(xié)助轉移的村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劉明義妻子在水中掙扎的手臂。幾個人連拉帶拽,才將她從鬼門關拖了回來。
喘息片刻后,夫妻二人趟過過膝的洪水,繼續(xù)組織群眾撤離,兩人崴了腳、走丟了鞋,卻沒有落下一名村民。
墻壁上留下的黃色“水位線”
山圣圈村婦聯(lián)主席邢攸花因手術腿部仍有鋼板固定,卻毅然沖進雨水里轉移群眾;
南麥腰村干部張寶軍冒雨背出多名90歲以上老人,保障安全度汛……
硬核托底:點滴心血筑就生命防線
麥腰村的“零傷亡”奇跡,絕非僅靠一腔孤勇。它深深植根于王桂菊和黨支部在日常工作中傾注的點滴心血和硬核準備。
王桂菊深知,盡管反復強調,仍會有村民在到達安置點后因牽掛家中財物而冒險返回。為了徹底斬斷這份風險,她自掏腰包,購置了一批這樣的應急包,發(fā)到重點戶手中。
“提前準備好最急需的東西,拿著它,鄉(xiāng)親們心里能踏實點,也就能少點冒險回家的念頭。這也是給我自己吃的一顆‘定心丸’?!蓖豕鹁諛銓嵉脑捳Z里,飽含著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
村莊中隨處可見的路線指示牌
轉移過程中,清晰的指示牌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村里的主要路口、岔道,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巷轉角,都釘著醒目的“轉移路線指示牌”,箭頭明確指向安置點所在位置。
這些指示牌,源于不久前垛莊鎮(zhèn)組織的一次全員抗洪應急演練。在那次演練中,王桂菊和村兩委成員帶領村民們,頂著烈日,一遍遍實地踏勘路線,反復推敲哪里容易迷路,哪里需要明確標識,力求讓轉移路線像刻在村民腦子里一樣清晰。
正是這份近乎苛刻的認真,讓這場生死轉移在混亂的雨夜中得以高效執(zhí)行。連初次到訪麥腰村的記者,在撤離時也能毫不費力地循著指示牌,迅速抵達安置點。
垛莊鎮(zhèn)組織的全員抗洪應急演練
在王桂菊和村兩委成員帶領下
村民們進行了多次演練
應急排險:化身安全保障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關鍵時刻就得站得出來、豁得出去。
“最緊張的時候是凌晨4點左右,連續(xù)的大雨沖毀了省道237線,村內河道淤堵、部分橋梁垮塌,許多村民陷入恐慌,大家都想趕緊出去,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站出來穩(wěn)定民心。”在清點完安置點轉移的群眾人數后,王桂菊和村干部們來不及休息,就迅速投入到應急排險、警戒提醒和宣傳引導群眾中來。
7月22日凌晨兩點
王桂菊正與村民交代安置事宜
各村安排值班人員與受災群眾同吃同住
7月22日凌晨在各村臨時安置點
村干部與受災群眾聚集在一起
守護與新生:“全營一桿槍”精神永續(xù)
王桂菊說,她喜歡電視劇《絕密543》里那句臺詞——“全營一桿槍”。
是啊,麥腰村黨總支,就是這桿在狂風暴雨中牢牢挺立的鋼槍!王桂菊是那凝聚力量的槍身,每一位支部成員、每一位挺身而出的黨員和志愿者,都是這桿槍上不可或缺的部件。槍尖所指,是守護生命的無上使命;槍身所向,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堅定信念。
麥腰村黨總支書記 王桂菊
麥腰村的“零傷亡”奇跡,是“全營一桿槍”精神的勝利——當每枚黨徽都成為定盤星,每個黨員都化作急先鋒,平凡血肉便筑成了沖不垮的生命堤壩。
工作人員正在為安置點的群眾準備午餐
熱氣騰騰的午餐開始供應
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共進午餐
向各村受災群眾發(fā)放應急物資
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村民自發(fā)組織家園重建
省道237線已于7月22日連夜搶通,通訊電力也于當日恢復。截至8月4日,出動挖掘機、鏟車等機械26臺,已搭建、修復村內小橋7座,整修約1800米影響出行的道路,壘砌石堰280米、590立方,河道清淤2700米,河道具備正常行洪能力,群眾出行安全得到保障。目前,受災群眾3戶11人在村幸福院內暫時居住,其余群眾也已陸續(xù)到子女親戚家居住,生活上有保障。如今,村民們正在自發(fā)清理主次干道垃圾雜物和淤泥,并幫助受災群眾清理家中淤泥,村莊基礎設施逐步恢復。
編輯:杜輝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此內容整理自“愛章丘”,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