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3浙江交通之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聯系授權
8月7日,“葉珂官宣生了”的熱搜在各大互聯網平臺刷屏,與此同時,,2個月等話題登上熱搜。各大營銷號火速梳理時間線:從2024年9月高調官宣戀情,到11月光速分手刪博,再到2025年7月葉珂復播自曝“孕晚期分手”,最終以8月生子官宣收尾。
沒有公布生父,沒有說明時間,僅以“33歲生完寶寶的女性”自居,輔以產后保養(yǎng)心得。這種曖昧敘事將想象空間拉滿,既保留“明星前任”標簽的余溫,又為下一幕“流量變現”埋下伏筆。劇情續(xù)更來的可以說是意料之中,長度堪比八點檔肥皂劇《再見阿郎》《又見阿郎》。
01走下神壇的明星
與看客的心理平衡
網紅主動暴露隱私,本質是一場高風險博弈。網友心知肚明,葉珂?zhèn)兊摹八缴睢睆膩聿皇钦嫘姆窒?,公眾樂于消費此類故事,是因為它兼具安全性與談資價值。看似這么近實則又是那么遠,畢竟在社交場合中以熱搜上的“故事”破冰總比說身邊人的八卦要來的更保險。
更深層次看,網紅把明星拉下“神壇”,在客觀上起到了讓普通人對明星光環(huán)的“祛魅”作用。當完美人設崩塌,我們在對比中獲得難以言喻的微妙平衡:“原來明星并非遙不可及的神祇,也沒占盡世間好處。即便他們擁有頂級外貌與資源,同樣可能陷入窘境甚至受騙?!边@種認知落差,無形中為普通人的生活提供了一種另類的心理慰藉與平衡感。因此,在這場輿論漩渦中,葉珂并非真正的焦點,公眾審視與調侃的矛頭,最終指向的是被拉下“神壇”的黃曉明及其所代表的明星生態(tài)。
02賣隱私加“炒冷飯”
情緒與商品銷量的雙重收割
以秦霄賢前女友辛雨錫主持的《嫂嫂請講》為例,該節(jié)目通過邀請流量明星的前交往對象進行隱私爆料,本質上是以獵奇心態(tài)販賣情感秘聞。當節(jié)目組官宣都美竹擔任嘉賓時,就已經引發(fā)了熱搜效應。
從都美竹以“頂流終結者”身份傳授防騙經驗,“多肉飽飽”冒充奧運冠軍女友混跡名利場行騙,到辛雨錫借話題標簽打造獨立女性人設,還有葉珂的感恩遇見,他教會我成長——這些案例背后,一套高度相似的“黑紅”敘事邏輯逐漸清晰。“嫂嫂們”通過塑造“受傷者”與“揭秘者”的雙重形象,精準觸發(fā)了公眾情緒。所謂人設,實則是將情感創(chuàng)傷轉化為流量的媒介,而大量觀眾正被這種精心設計的反抗覺醒敘事所吸引。
此類爆料本質上是一場“舊料新炒”,許多吐槽或弱化關鍵細節(jié),或僅僅對過往信息進行簡單復述,沒有新的沖突點。不過,鏡頭下看似隨意的“邊吃邊聊”場景卻是精心設計的商業(yè)閉環(huán)。嘉賓自然拿起贊助商品,借“感悟人生”順勢帶貨,都是為了將情感八卦與商品推廣深度綁定,最終實現流量與銷量的雙重收割。
網紅與明星的情感糾葛,持續(xù)刺激著公眾的窺探欲,部分網友仍在樂此不疲地起底“名媛培訓班”內幕,聚焦已婚網紅的過往丑聞,并緊盯以分手收場的明星不光彩往事。但值得關注的是,非粉絲群體對明星丑聞的耐受閾值顯著提升,甚至呈現出一種“理智的冷漠”。如果藝人能以作品立身,公眾對其私生活興趣有限;但當業(yè)務能力欠缺時,輿論就會更期待他們以爭議性事件提供娛樂價值,卷入是非,變相成為大眾情緒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