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這戲里沒有大英雄,卻讓每個小人物都閃著光。”這是觀影之后,我對《戲臺》最深的感觸。
■ 劉效仁
“戲臺小天地,人生大舞臺”。由陳佩斯執(zhí)導(dǎo),陳佩斯、黃渤、姜武、尹正、余少群等主演的電影《戲臺》,在轟轟的大炮聲、鏗鏘的鼓點聲、咿呀的唱腔聲以及“壓腿聲”“叫嗓聲”中,上演了一臺軍閥與戲班,大帥與戲子、觀眾與演員有對抗有相諧,既怪誕又莊重的藝術(shù)喜劇。影片不僅用藝術(shù)故事塑造了一群京劇演員“戲比天大”的執(zhí)著信念,也讓觀眾在笑與淚中洞穿了社會人生的真諦。
基于此,這部連陳佩斯對票房起先都有些悲觀的劇作,硬是贏得了觀眾的“心向往之”。從預(yù)售票時僅20余萬元,截至2025年8月4日,票房已突破3億元。在我觀影的晚場中,幾乎座無虛席。
《戲臺》之所以被我稱作“好戲”,其一,將戲劇人生置于軍閥混亂的亂世中進行拷問,在強烈的沖突和對抗中彰顯出人間煙火的張力。大幕一拉開,正是清末民初。兩派軍閥在北平城頭混戰(zhàn)正酣,隆隆的大炮讓千年城墻灰飛煙滅,相伴的則是雙方將士的血肉橫飛。硝煙暫歇,蒸汽機車迎著刀槍,緩緩駛?cè)牍爬系某情T,而每一方勢力和武力的背后都有洋人在坐收漁利。但是戰(zhàn)火硝煙依然吞滅不了人間的煙火氣,前門大裕齋包子鋪與往常一樣生意紅火,人們?nèi)栽谧h論戲班,黑幫、名流、姨太太競相追捧的名角兒金嘯天來了。
戰(zhàn)爭與戲臺,看似兩不相干,實則難分難舍。亂世里的人物,或唯唯諾諾、茍延殘喘,像德祥大戲院的老板吳經(jīng)理那樣,盡管擔心明年這一天會成為他的周年,也必須保障洪大帥親點的“開國大戲”按時出演;或成為變色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去充當大帥“四梁八柱”的許處長,恃權(quán)欺民…….
亂世里,有陰差陽錯的夢。黃渤笑言他所飾演的大嗓兒:“他被推上戲臺時也慌,但轉(zhuǎn)頭就把‘當霸王’當成一場熱鬧,這種‘鈍感力’其實是亂世里的生存智慧,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先把眼前的日子過樂呵了?!边@個陰差陽錯被誤認為名角的票友,被強推上舞臺過了一把戲癮。雖然在大嗓兒看來,似在做夢,夢醒之后仍然做他的跑腿伙計。
亂世里,亦有女性的悲劇。觀眾為洪大帥的六姨太思玥的命運而唏噓。她是一個狂熱的戲劇迷,尤其癡迷于五慶班的名角兒金嘯天扮演的霸王。在藍大帥破城后,洪大帥拋棄了思玥,她選擇出走,帶著全部家當離開。演員徐卓兒對她所飾演的思玥的解讀可謂道出了女性的困境所在:“亂世里女性身不由己,霸王的勇武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影片中,在亂世之交,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煙火,都在飾演自己的煙火人生,或成功,或失敗,或沉淪,或犧牲;即便掌握權(quán)力的大帥本人,看到臺上的霸王因失敗無顏見江東父老,決意自刎之際,竟感同身受地痛哭起來,雖然他曾不可一世,以權(quán)力干預(yù)藝術(shù),把槍指向戲劇人的胸腔,但當他敗跑之時同樣是膽小如鼠,狼狽逃竄。
《戲臺》吸引我的原因之二,便是將戲劇人置之于軍閥的槍口之下進行拷問,在生與死的抗爭和抉擇中,彰顯出藝術(shù)生命的張力。《霸王別姬》作為京劇經(jīng)典,用豪情天縱與柔情刻骨,譜寫了一段悲壯而凄美的英雄與佳人之歌。一代又一代觀眾走進這部劇的深邃世界,感受那份壯烈與哀愁,領(lǐng)略的不僅是京劇藝術(shù)的無限魅力,還有演員們對藝術(shù)精神的不懈追求。《戲臺》之所以選擇《霸王別姬》,不獨是思玥喜歡,也不僅是戲迷和票友們的偏愛,恰因為它飽含著戲劇人對于藝術(shù)與人生的酷愛與癡情。
大帥的槍口之下,五慶班班主候喜亭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當然他為的是家人和戲班老少的生命安危?!盎钊瞬荒茏屇虮锼馈?。為了活戲,更為了活人,看似選擇了妥協(xié)與退讓,乃至于戲劇宗教和尊貴的犧牲,可內(nèi)心的倔強和不甘,仍指望著有變數(shù),并在一線希望中退守。而當變數(shù)來到那一剎那,他重振精神,親自上前臺操作,直面軍閥的欺壓與霸凌,不惜用肉軀、生命守護戲劇藝術(shù)的尊嚴。
那一線的生機更可能是最后的掙扎,來自本已成了行尸走肉的飾演男一號楚霸王的名角金嘯天。當他知曉戲班正面臨生死抉擇,選擇了決不屈服,不再委屈自己,也不再讓戲劇藝術(shù)遭任意宰割和玷污。這才是“角兒”,一旦扮上站到了臺前,就換了個模樣:堅持藝術(shù)的尊嚴,用生命去演繹楚霸王的英雄末路與兒女情長。他用唱腔、身段、表演,將那份豪情天縱、柔情刻骨的情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心碎。面對野蠻對文明的蹂躪,強權(quán)對藝術(shù)的踐踏,總有一些傲骨在錚錚作響。
同時,《戲臺》其實也是當代藝術(shù)人尤其是喜劇人的生存寫照。劇中侯班主那“三跪”,演出了人物進退維谷、尊嚴被碾碎的崩潰感,讓人笑著笑著,心口便發(fā)酸,眼淚就橫溢。某種意義上說,不正是喜劇藝術(shù)家陳佩斯的獨特感受嗎?從曾經(jīng)無人不知的小品王,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艱難終于將鐘愛的作品搬上銀幕,30多年的時光,任憑風(fēng)吹雨打,可那份對藝術(shù)的執(zhí)拗依舊不改。盡管他臉上已布滿皺紋,但起身抖了抖身上的塵土,一舉一動,依然有滿身的風(fēng)骨,贏得滿堂喝彩。
戲臺之上,五慶班的所有人都站在臺側(cè),耳邊響著槍聲,眼睛盯著戲臺,沒有人落荒而逃,他們一起把那出戲唱到了結(jié)局。戲臺之下,電影落幕,全場燈亮,但沒有一個觀眾起身離開。大家就那么坐著,靜靜地看著舞臺,意猶未盡。
“這戲里沒有大英雄,卻讓每個小人物都閃著光?!边@是觀影之后,我在朋友圈中寫下的一句話,亦是我對《戲臺》最深的感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