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膽經(jīng)堵,全身堵。膽經(jīng)是主疏泄的重要經(jīng)絡,一旦淤堵,就容易導致身體毒素瘀積,氣血郁滯等問題,引發(fā)多方面的疾病。因此,保持膽經(jīng)通暢無阻至關重要。
想要疏通膽經(jīng),就要激活它的“總領穴”——肩井穴。
【肩井穴】被譽為“生命的源泉之井”,全身的氣血仿佛從這里涌出,沿著經(jīng)絡傳遞到身體的各個角落。可以說,肩井穴就是連接四肢氣血來回流通的通道。
此外,三焦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也都在肩井附近經(jīng)過,刺激肩頸穴,不僅刺激了膽經(jīng),還相當于打開了身體多條經(jīng)脈,能讓郁滯許久的氣血滌蕩開來,使全身的疏泄功能順暢平緩。
《會元針灸學》載:“肩井者,在肩部陽氣沖出顯明之處,而通于五臟,推蕩淤血,而生青陽之氣,如泉涌出,以安經(jīng)絡,以實臟腑,而開陰竅。
《幼科鐵鏡》載:“肩井穴是大關津,掐此開通血氣行,各處推完將此掐,不愁氣血不周身”。
肩井穴,能調(diào)治身體哪些問題?
消散結節(jié)、乳腺增生
結節(jié)、增生等問題,多離不開肝氣不舒。刺激肩井穴可起到疏調(diào)肝膽、解郁散結、通經(jīng)活絡的功效,常用于調(diào)理肝氣郁結所致的乳腺增生,結節(jié)等癥。
刮痧法:涂少量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45度角,自上而下均勻地向同一方向直線刮拭肩井穴。1周兩次,每次3~5分鐘左右。
緩解肩頸痛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肩頸痛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產(chǎn)生瘀滯造成的。
肩井穴好像人體氣血的總開關,疏通它能讓氣血充分涌出,通達全身,讓氣血暢通無阻。氣血通了,痛癥也就消失了。臨床中,肩井穴還用于治療肩部酸痛、肩周炎、落枕等癥。
按捏法:單手搭在對側肩膀上,輕捏起肩井穴,堅持5秒后松開,再捏5秒,再松開。捏拿1分鐘后換至另一側。
降血壓
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氣血不通,氣血無法順暢輸送至身體末端,心臟便需加壓推動氣血前行,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這個時候用肩井穴,能調(diào)理氣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輔助降血壓的作用。
拍打法:雙手搓熱后,左掌用力拍打右側肩井穴50次左右,再換右掌拍打左側肩井穴。兩邊拍打完畢后,再分別用手掌按揉肩井穴1分鐘。
緩解上火
肩井穴可以清熱瀉火,其“清熱”的屬性對體內(nèi)郁熱引起的上火癥狀也有一定緩解作用,可用于治療因上火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病癥。
按壓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井穴,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
參考文獻:
[1]李鳳輝, 馬祖彬, and 苑卉. "論肩井穴功效及臨床應用." #i{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1(2016):3.
[2]劉金祥. "捏拿肩井穴緩解肩周炎." (2005).
[3]王金淼. "拿肩井的運用." #i{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2017.
[4]佚名. "肩井穴在疼痛中的功用." (2016).
[5]王強. "肩井穴的臨床應用." #i{針刺研究} 23.4(1998):2.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