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頭脹時摸手腕,脈搏跳得又快又沉;體檢單上血壓那欄總畫著向上的箭頭——不少人被高血壓纏上后,要么天天惦記著吃藥,要么盯著血壓計愁眉苦臉。
其實身體早給咱留了“降壓幫手”:手上有個“血壓開關(guān)”,每天按5分鐘,能幫血管“松松綁”,血壓悄悄降下來。很多老中醫(yī)都推薦這個方法,簡單又安全,趕緊跟著學。
一、這個“降壓穴”就在手上,一摸就找到
它叫“合谷穴”,位置特好找:攤開手掌,虎口并攏時,手指能摸到虎口處有個“鼓起來的小疙瘩”,疙瘩頂端就是它(也可以把拇指和食指張開成“V”形,骨頭交界處的凹陷里也是)。
為啥合谷穴能降壓?中醫(yī)說“頭面合谷收”,它是大腸經(jīng)的“要穴”,而大腸經(jīng)連著頭部和血管。按揉時能刺激神經(jīng),讓緊繃的血管放松,就像給高壓的水管“擰松閥門”,血壓自然會慢慢降。
西醫(yī)也做過觀察:按合谷穴3分鐘,不少人的收縮壓(高壓)能降5-10mmHg,舒張壓(低壓)降3-5mmHg,尤其適合突然頭暈、血壓臨時升高時救急。
二、按對3個細節(jié),降壓效果翻倍
別以為隨便揉揉就行,這3個手法要點得記牢,不然可能白費勁:
1. 用“拇指按”,力道“酸麻脹”才管用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不是“掐”而是“按”——先向下按1秒,再松半秒,反復做。力道要讓穴位處有“酸、麻、脹”的感覺,還能順著手臂往上竄一點,這說明刺激到了“穴位神經(jīng)”,降壓才有效。
2. 左右都要按,每次按夠“5分鐘”
別只按一只手,兩只手的合谷穴輪流按,左手按2分鐘,換右手按3分鐘(或兩邊各按2-3分鐘),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早上起床后按最好:早上血壓容易“高峰期”,按完能幫血壓平穩(wěn)度過早上的“高壓段”。
3. 搭配“深呼吸”,降壓更快
按的時候別憋氣,配合“慢呼吸”:按下去時吸氣4秒,松開時呼氣6秒,一吸一呼間,身體會更放松,血管舒張得更徹底,比單純按穴效果好一倍。
三、這3種情況按它,比吃“臨時降壓藥”還及時
合谷穴不是“萬能藥”,但這幾種時候用,能快速緩解不適,幫血壓“穩(wěn)一穩(wěn)”:
1.突然頭暈頭脹時:比如趕時間跑了幾步,或生氣后覺得頭沉,趕緊按合谷穴3分鐘,頭暈會減輕,血壓也能慢慢降下來(別等頭暈得站不穩(wěn)再按,早發(fā)現(xiàn)早按更管用)。
2.血壓“輕度偏高”時:如果血壓總在140/90mmHg上下浮動(還沒到必須吃藥的程度),每天堅持按,配合少鹽飲食,一周后可能發(fā)現(xiàn)血壓穩(wěn)定了不少。
3.吃降壓藥時“輔助用”:已經(jīng)在吃降壓藥的人,按合谷穴能幫藥物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減少血壓“忽高忽低”(別因為按穴就停藥,降壓藥得遵醫(yī)囑吃)。
四、提醒:這2類人按穴要“小心”
合谷穴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隨便按:
1.孕婦別按:合谷穴有“活血”作用,孕婦按了可能刺激子宮,尤其孕早期要避開。
2.手上有傷口或發(fā)炎時別按:比如虎口處破了皮、長了瘡,按的時候會疼,還可能加重炎癥,等傷口好了再按。
最后想說:按合谷穴是“輔助降壓”的小辦法,真要控好血壓,還得靠“基礎(chǔ)習慣”——每天鹽別超5克,少熬夜,每周走3-4次步。但比起天天盯著血壓計焦慮,不如花5分鐘按按手,既省事又舒服。#高血壓##降壓##奕健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