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直言不諱地表示,美國可能會對中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給出的理由是中國購買了俄羅斯石油,也就是說這是對中俄正常合作的的“懲罰”。
特朗普此番關于可能對華加征額外關稅的表態(tài),看似突然,實則是美方一系列施壓動作的延續(xù)與升級。
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曾暗示,若中國持續(xù)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可能面臨新的關稅壓力。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意使用“可能”這一模糊措辭,背后藏著雙重考量。
特朗普此時拋出加稅威脅,顯然是想在關鍵議題上增加談判權重,用外部壓力迫使中方在協議中做出更多讓步,本質上仍是其慣用的“極限施壓”套路。更耐人尋味的是,他近日還放話若中美達不成協議,他可能不會訪問中國,很大程度上也把訪華事宜當做了籌碼。
面對特朗普可能對華加征新關稅的威脅,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fā)言人劉鵬宇迅速作出回應。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為何再次揮向中國?
特朗普此次威脅加稅,本質上是其慣用的“極限施壓”戰(zhàn)術升級。他特意使用“可能”這一模糊措辭,背后藏著雙重算計:一方面為后續(xù)談判留有余地,避免過早把牌打光;另一方面試探中方底線,觀察市場反應。
這種策略并非首次使用——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就曾以“對等關稅”為由,將對華關稅提高至84%,而中方迅速反制,同樣將對美關稅提升至84%,并將多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清單。
更深層的動機,是特朗普試圖通過外部壓力轉移國內矛盾。當前美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zhàn):福特、通用等汽車巨頭因關稅成本上升出現季度虧損,歐洲車企如梅賽德斯、保時捷也因供應鏈斷裂下調利潤預期。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赤字高企,聯邦政府債務突破35萬億美元,特朗普急需尋找“替罪羊”。
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恰好成為其轉移視線的借口,盡管中國從俄進口的石油僅占總進口量的20%左右,且其中40%通過中俄原油管道運輸,不受海運制裁影響。
此外,特朗普將訪華事宜與貿易協議掛鉤,揚言“若達不成協議就不去中國”,這顯然是將外交議程工具化。這種做法在國際外交中極為罕見,本質上是把兩國領導人會晤當作談判籌碼,試圖迫使中方在市場準入、技術轉讓等核心議題上讓步。
中方如何回應特朗普的“關稅訛詐”?
面對美方威脅,中方的回應既堅定又克制。中國駐美使館發(fā)言人劉鵬宇迅速表態(tài),強調“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并指出美方單邊制裁違反世貿組織規(guī)則,損害全球產業(yè)鏈穩(wěn)定。
這一立場與中方在紅海問題上的表態(tài)一脈相承——此前中國罕見點名胡塞武裝,正是基于“維護國際航道安全”的共同利益,而非對特定勢力的偏袒。
在行動層面,中方早已做好反制準備。2025年4月,中方將對美關稅提高至84%,并對稀土、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沖擊美國軍工和新能源產業(yè)。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方通過調整能源進口結構,既維護與俄羅斯的合作,又為談判預留空間。
例如,中國可能在減少海運俄油的同時,增加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這種“雙軌策略”既保障能源安全,又避免授人以柄。
在多邊層面,中方聯合歐盟、東盟等貿易伙伴,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方。
盡管WTO上訴機構停擺導致進程受阻,但歐盟已公布950億歐元的反制清單,涵蓋波音飛機、農產品等關鍵領域,形成對美“包圍圈”。這種“以規(guī)則對抗霸權”的策略,正在削弱美國單邊主義的合法性。
這場博弈的最終走向會如何?
從短期看,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中國對美出口結構已發(fā)生深刻變化:2025年前7個月,機電產品占中國對美出口的60%,而這些產品的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美方若加稅將直接推高美國企業(yè)成本。
更關鍵的是,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同比增長5.5%,市場多元化戰(zhàn)略正在分散風險。
從中期看,中美可能陷入“斗而不破”的僵持局面。特朗普需要在2026年大選前展現“強硬對華”姿態(tài),而中方在核心利益上不會妥協。
雙方可能通過階段性協議緩和緊張,例如延長關稅豁免期、擴大農產品采購等,但在技術脫鉤、南海問題等核心議題上仍難達成共識。
長期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加速全球經濟格局重構。歐盟借碳邊境稅構建“氣候俱樂部”,印度推動盧比國際化,金磚國家擴容至36國,這些趨勢都在削弱美元霸權的根基。
中國通過“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和RCEP框架,正在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yè)鏈,而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反而促使更多國家尋求“去美國化”解決方案。
結語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本質上是單極霸權對多極化趨勢的垂死掙扎。中方的回應既堅守底線,又展現智慧——通過多邊合作對沖風險,用市場韌性化解壓力,以規(guī)則博弈替代零和對抗。
正如紅海航道的安全需要多方協作,全球經濟的穩(wěn)定同樣離不開中美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中方“再給美方一次機會”的表態(tài),既是對理性對話的呼吁,也是對歷史規(guī)律的清醒認知:在相互依存的時代,任何單邊主義的“極限施壓”,最終都將反噬施壓者自身。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外交部回應
參考消息——德媒:特朗普升級關稅爭端三大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