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蚊蟲活躍
當你在噴花露水、點蚊香時
2000多年前的楚國貴族微微一笑:
推薦你一件“驅(qū)蚊好物”
還是自帶香氣的那種
三個看點帶你認識鳳紋熏杯
戰(zhàn)國“驅(qū)蚊好物+香薰機”
熏香裊裊,告別蚊蟲煩擾!
戰(zhàn)國時期
夏季是楚地蚊蟲的繁衍期
如何躲過蚊蟲騷擾?
熏杯就是驅(qū)趕蚊蟲的利器
△鳳紋銅熏杯(左)和錯銀銅熏杯(右),湖北省博物館藏。
我們熟知的楚國詩人屈原
他的《楚辭》中,時常出現(xiàn)
蘭、芷、杜衡、蕙、杜若、辛夷等香料
熏杯便是燃燒這些香料的用具
鳳紋銅熏杯
出土于湖北荊門包山2號墓
墓主人為楚國左尹
職位相當于后世的副宰相
杯身裝飾有相互蟠纏的鏤空鳳紋
因而得名
△鳳紋銅熏杯(局部)
使用這件鳳紋熏杯時
鏤空的設(shè)計可以透氣助燃
青銅的材質(zhì)則防星火之患
填入香草點燃后
“香氣”從洞孔均勻滲出
形成驅(qū)蚊屏障
此外,還有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空氣的效果
這不就是戰(zhàn)國版的
“驅(qū)蚊好物+香薰機”嗎?
曾侯乙墓中
出土的九龍纏繞綠松石熏杯
出土?xí)r杯內(nèi)殘留植物遺存
經(jīng)檢測,多為香料性植物
這也印證了
長江中下游古人“熏香”的生活習(xí)慣
屈原筆下的“香草美人”
從何而來?
熏杯作為燃燒香料的用具
實用性、氛圍感已然拉滿
但其實
它背后還蘊含著更深的文化內(nèi)涵
我們常用“香草美人”比喻賢人君子
最早出自何處?
與熏杯燃燒的香草頗有淵源
關(guān)于“香草”“美人”的最早記載
來源于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
“《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薄冻o章句》
王逸認為
詩人屈原常以“香草”譬喻忠臣
以“美人”譬喻君王
“香草美人”的說法得以流傳
在屈原所作的《楚辭》中
香草香木確實是“主角”
這些植物常被用于寄托情感與志向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p>
歷經(jīng)數(shù)千年
楚人的“植物情緣”流傳至今
早已刻入中華民族的基因里
兩湖地區(qū)的端午節(jié)習(xí)俗中
仍常見戴朱索、佩菖蒲
懸艾于門、采制藥物等習(xí)俗
在一些濕潤的南方地區(qū)
人們?nèi)詴脗鹘y(tǒng)香草
凈化空氣、熏香衣物、驅(qū)蚊除蟑
△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一處民居懸掛的艾葉。
儀式感、精致感滿滿的
楚國貴族生活
1965年冬天
在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
出土了一把春秋戰(zhàn)國的青銅寶劍
這把寶劍就是我們熟知的國寶文物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在望山一號墓也出土了一件熏杯
青銅材質(zhì)、鏤空設(shè)計
與鳳紋熏杯較為相似
△戰(zhàn)國·熏杯,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外,在不少楚國貴族墓中
也出土了其他紋飾的鏤空熏杯
可見熏香是楚國貴族的生活日常
△左為透雕龍紋銅熏,包山2號楚墓出土。右為蟠螭紋鏤空銅熏,江陵雨臺山楚墓出土。
《離騷》中記載: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便是楚國貴族“熏香生活”的真實寫照
儀式感、精致感滿滿!
熏杯煙火起,楚魂傳千年
它不只是驅(qū)蚊好物
更是刻進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儀式感
以一縷草木清氣抵御濁世
以一件美器安頓身心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胡小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