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博物館超會玩兒,把千年文物“變身”成蛋糕、咖啡,甚至酥餅、鹵蛋……沒想到看展還能“吃”文物,這誰能忍住不流口水?
河北博物院
博山冷淘、河博酥餅
河北博物院,不僅珍藏著璀璨的歷史瑰寶,也悄然上演著“舌尖上的穿越”。
館藏國寶“錯金銅博山爐”被稱為“史上最豪華香薰”,其精妙絕倫的仙山造型,寄托著古人溝通天地的浪漫想象。
如今,這份跨越千年的山海意境,被巧妙地融入了一碗“博山冷淘”之中。以傳統(tǒng)三色冷面為基底,大膽融合了酸辣開胃的現(xiàn)代冬陰功風味,在小博山爐的裊裊熏香中,仿佛將文物中所描繪的珍奇山海世界,直接呈現(xiàn)在餐盤之上。
博山冷淘
除了正餐之外,河博酥餅也受到了廣大游客的青睞。其可愛萌化的文物造型,讓可以吃的文創(chuàng)成為了河博文創(chuàng)餐廳的打卡必選項。
河博酥餅
來河北博物院,除了看國寶,別忘了來河博文創(chuàng)空間,開啟一段難忘的文化美食之旅!
湖南博物院
“皿方罍”慕斯蛋糕
湖南博物院“皿方罍(léi)”慕斯蛋糕,甜品復刻了被譽為“方罍之王”的皿方罍,擺盤精美,紋路清晰可見。外層是巧克力,內(nèi)層是開心果慕斯和草莓醬夾心,每一層都是純手工制作,口感豐富細膩。
“素紗單衣”慕斯蛋糕的靈感來自“素紗單衣”,采用橙子、香草、巧克力三重口味的結合,口味層層遞進,甜而不膩,又用獨特的燈光效果裝飾,展現(xiàn)其輕盈薄透。
最受歡迎的淘氣小貍貓巧克力慕斯,原型來自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君幸食”貍貓紋漆食盤,將其還原成3D立體形態(tài),猶如小貍貓從圖中跳脫出來,活靈活現(xiàn),非常討喜。
河南博物院
四神瓦當餅干、“絞胎瓷”甜品
四神餅干的顏色,根據(jù)四神瓦當?shù)奶厣O定,松軟的曲奇餅干由黃油和少量面粉制作。
漢代瓦當在工藝上達到頂峰,瓦頭上分別呈現(xiàn)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個圖案,古人把這些神獸比作天空四方的星象,作為方位或地域的概念,漢代,四神也被視為武力的象征,并出現(xiàn)在宮殿裝飾瓦當及銅鏡上,有驅(qū)邪除惡、鎮(zhèn)宅吉祥的含義。
餅干不僅完美還原了造型特點,還貼心配上了獨特顏色,讓人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更好了解中國文化。
用黑芝麻豆乳攪拌形成花紋,再加上透明碗,一碗“絞胎瓷”甜品就做成了。
宋代當陽峪窯絞胎瓷碗,用褐、白兩色瓷泥攪拌成花紋,口部施一圈白釉,絞胎工藝形成的花紋復雜,是宋代當陽峪窯工匠們在制瓷工藝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咖喱飯、曾侯乙編鐘鹵蛋
“越王勾踐劍咖喱飯”不嘗嘗嗎?除了“咖喱飯”,“越王勾踐劍米飯”還可以搭配西紅柿炒雞蛋等不同菜品,菜色雖樸實,搭配的“文物”卻流芳百世。
曾侯乙編鐘,禮樂文明和青銅器技術的最高成就,誰能想到這編鐘是枚鹵蛋?經(jīng)過了先蒸后鹵兩道工序,才將美味送到游客的舌尖,不得不說創(chuàng)意滿滿。
國家博物館
“后母戊”青銅方鼎巧克力、鳳冠棒棒糖
國家博物館這款3D巧克力,以青銅重器“后母戊”青銅方鼎為靈感,將鼎身篆刻的饕餮紋等紋飾凝結于巧克力上,輕啟包裝,仿佛掀開數(shù)千載光陰帷幕,咬上一口,巧克力口感如絲緞般柔滑,醇苦回甘,回味無限。
明孝端皇后鳳冠,承載著大明王朝的盛世榮光,是古代宮廷工藝的巔峰之作。
這頂鳳冠化身為精致的棒棒糖,鑲嵌其上的糖果寶石,是對原作精巧工藝的崇高致敬,細膩的線條勾勒出鳳冠的輪廓,將皇后的高貴氣質(zhì)與現(xiàn)代審美巧妙結合,令人一見傾心。
棒棒糖甜而不膩,減糖配方,自帶發(fā)光特效,按下手柄處的開關即可發(fā)光,好吃又好玩。
甘肅省博物館
“琉云璃彩”蛋糕、“拉花綠馬”咖啡
拿起一塊甜品,甘肅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藍蓮盞近在眼前。“冰肌玉骨”的七瓣之蓮,顏色高貴的蓮花形托盞,果凍狀甜品,桂花飄香,你肯定想不到,這是一款通體可食的低糖蛋糕,它像一朵綻放的藍蓮花,以奶油為原材料,讓你一口甜蜜。連“琉云璃彩”的名字都美到出圈,搭配著“拉花綠馬”咖啡吃正好。
(綜合河北博物院、甘肅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