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冠英 (1887~1961) 原名韋棟材。廣西武鳴人。1924年9月任桂軍第一
軍中將軍長兼第一師師長、10月任廣西建國軍第一軍軍長。
中文名 韋冠英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廣西武鳴
性別 男
1921年12月任中華民國廣西步兵第一旅旅長。
1923年3月任大元帥府中央直轄西路討賊軍第一師師長。
1924年9月任桂軍第一軍中將軍長兼第一師師長、10月任廣西建國軍第一軍軍長。同年被派為廣東籌餉總局會辦、廣東全省籌餉總局副監(jiān)督、廣東大元帥府中央財政委員會委員并任建國桂軍第一軍軍長。
1925年6月隨劉楊叛亂,被革除一切軍政職務(wù)。
抗戰(zhàn)時期任廣西省賀縣縣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1950年當選賀、富、鐘三縣礦業(yè)同業(yè)公會副董事長。
1952年任賀縣光明化工廠經(jīng)理。
1957年受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邀請討論建立廣西僮族自治區(qū)問題。
1959年劃為右派。
1961年在賀縣病逝。
1979年平反恢復名譽。
曾編修《賀縣志、十卷》。
以上是我網(wǎng)上摘抄韋冠英將軍簡介的部分內(nèi)容,韋將軍更詳細的事跡大家可以網(wǎng)上搜索,還是挺豐富的,可通過其人生去感悟他祖上風水的關(guān)聯(lián)性。
前言
2022壬寅年春,應(yīng)友人邀請到廣西某地看風水,同時名人名墳考察研究。本案例是韋將軍的其中一個祖地,另一個下期分享。
圖文如下:
01.于明堂看山形,穴星為虎頭,父母山為虎身,穴結(jié)虎口,束咽為虎頸,整體看如猛虎欲捕食之狀,非常形象,這是標準的喀斯特地貌石山巖口結(jié)穴案例。
02.拉近鏡頭看,像只兇猛的老虎。
03.豎屏看虎頭。
04.于明堂看白虎方,有小石山(侍從)跟隨。
05.于明堂看青龍方,小石山列陣(像侍卒排列護衛(wèi)),龍從左方大山來,兩條河水夾護此龍伴行,河水交匯于明堂之內(nèi); 此地是為高大土山穿田落脈轉(zhuǎn)石山來龍,大跌過峽,確為主干行龍也。
06.于山腳下看虎口(穴場),巧奪天工之天然巖口穴,穴場不怕日曬雨淋。
07.無人機近看巖口(虎口),巖口石頭非常的光滑潤亮,三人之中間就是韋祖墓碑,此圖可知韋氏祖墳已葬偏了一些,因是名地,我就不指出哪里是正位了,寄放在此巖口的金壇就有幾十個,以防眾人搶地。
08.于唇托豎屏正看墳相,巖口石壁光潔亮麗,經(jīng)觀察穴場為兩層石板,上層是全石,下層少許土表亦是石托。韋祖四周壘起墳基與上層石頭同高,然后客土培平上層石頭,再以此為基準培土堆墳頭立碑而葬,穴場唇坪是石托薄土作面,開坪約有兩百平米。(此地堆墳頭之土應(yīng)該是從其它地搬過來的,屬客土安葬)
09.墳坐于巖口之內(nèi),日曬雨淋不到,藏風定是必然,標準的喀斯特地貌石山巖口穴。(遠古時期的“穴”即是取自于巖洞口)
10.于唇坪看左肩,是光潔的巖壁。
11.于唇坪看右肩,亦是光潔的巖壁。
12.于墳右正看左砂,巖口石護衛(wèi),外借來龍大山圍護。
13.于墳左正看右砂,亦是巖口石護衛(wèi),外借另一同祖所生山脈圍護。
14.于唇坪看左砂前,這片旗峰雖是圍護回來,但旗頭全是往回跑,退敗旗也,著實不雅。韋將軍自孫中山委任當軍長之后,連續(xù)打敗仗被免職,與此環(huán)境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繼續(xù)往下看,原因不主要是如此。
15.于唇坪看右砂前,右邊的羅城山是同祖生出來的另一枝山脈,似部隊行軍步步回頭,但尚未集合列陣;大勢雖往前行,但步步回顧是為護也。
16.于墳后正看現(xiàn)立向,現(xiàn)立壬山丙向兼亥巳,此地為橫龍結(jié)穴之地,后有石山作樂,龍從左邊1800多米海拔大山來,兩條河水夾送伴行,左河水于正前方大環(huán)繞過堂流向右前方,后方另有一條河水自左后方環(huán)繞玄武流向右前方,兩河交匯于“丙方”,再之玄消于右前方。韋氏祖地現(xiàn)立向右前方正在行軍當中的山峰,此向明堂的朝案大勢尚未停聚,不夠有情,大勢仍在往左匯集;且向上的位置正好又是河水微反之處;故韋祖立向有誤,為何?山勢仍去,則人去樓空,他鄉(xiāng)不還;水勢無情,則財源不通,財去難留;此向理氣亦不是最佳也。
這里我馬后炮說其為何打敗仗:現(xiàn)立向行軍砂,又取無情水;向砂無情,則軍隊不服從指揮,向水無情,即為軍費不濟,軍以財養(yǎng),又有退旗峰,取穴亦不得正穴,得氣不全;這樣的軍隊,心不齊又怎么能打勝仗?韋將軍被多次免職,如此取向還能當上中將,已足以證明此地的格局有多高了。繼續(xù)往下看~
17.于穴前正看前朝,以點兵臺作案,案后群山匯聚,故我稱此局為“猛虎望樓臺”。正確朝向似兩旁山脈行軍趕來點兵臺下集合列隊,聽侯主人下命令一般,堂局氣勢恢宏,有很強的號召力,有主人一呼百應(yīng)之勢。案前河水大灣大繞,玉帶環(huán)腰;此向為亥山巳向兼壬丙,水交于丙方,砂鋒見乙辰巽巳丁未方,消砂是不全,但此地立何向也難以規(guī)避,人無完人,地無完地,唯取此向理氣更善同時兼顧巒頭。
韋冠英將軍是丁亥年生人,無論立向與形勢都足以印證是此墳催發(fā);個人認為如立以上之向,此地層次會更高,而且也更穩(wěn),不至于大起大落;雖然形勢上有退敗旗不吉,但正堂局卻也是統(tǒng)領(lǐng)千軍萬馬之勢,總體大勢還是歸聚臣服的,只是有得有失而已,不影響催發(fā)更大的富貴。
18.于唇坪豎屏拍攝居中明堂,穴場開坪近兩百平方米,穴居于巖口之內(nèi)甚是安穩(wěn),大地格局,朝山氣勢恢宏。
后語:看了此案例相信大家都已了解人與環(huán)境有著息息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風水很有樂趣,所以古往今來總是這么多有智慧的人深入研究。
了元親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