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門頭,暖色的燈光,熱鬧的環(huán)境,在各大外賣平臺上,你看見過這樣的商家頭像嗎?近日,消費者秦晗在點外賣時,被一家看似熱鬧的街邊冒菜店頭像吸引,然而收到的餐品卻讓她大失所望——牛肉不新鮮,餐盒里還有短發(fā)。她仔細查看才發(fā)現(xiàn),這家店的地址與頭像嚴重不符,疑似是用AI生成的虛假圖片。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類似情況在外賣平臺上并不罕見,許多店鋪的門頭圖與實際環(huán)境其實大相徑庭……
視頻:外賣商家AI圖片頭像調(diào)查:臟亂小作坊搖身一變光鮮大門店 疑惑:“堂食店”竟品控極差
作為一名“朝十晚七”的上班族,秦晗每天的晚餐幾乎都是以外賣為主,因為下班時間晚,再去買菜做飯讓她覺得有些浪費本就不多的休息時間。
秦晗點外賣有一個習慣,她通常都會選擇一些連鎖品牌,或有堂食的店點餐,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看起來不太衛(wèi)生的“作坊”店。
然而,最近的一次點餐經(jīng)歷,讓秦晗感到防不勝防。
店鋪月售1000+,店名叫“辣xx·牛油冒菜(徐匯店)”,店鋪頭像看起來是一家街頭門店,暖色燈光的店招下,坐著好幾桌顧客,看起來好不熱鬧,秦晗頓時有了食欲,在點進這家外賣店后,她很快選好了一份套餐,花費三十余元。
沒過多久外賣送達,當秦晗開始享用這份晚餐后,她卻發(fā)現(xiàn)一片牛肉吃起來不太新鮮,本以為只是店家出品不夠穩(wěn)定,于是將牛肉挑出放在一旁,可是馬上秦晗又在餐盒里看見一根短發(fā),這一次她徹底放下了筷子,再無食欲。
“這么大的店出品這么拉跨嗎?”
原打算投訴商家,可當秦晗再一次點開這家外賣店,在“商家”介紹一欄她發(fā)現(xiàn),這家冒菜店的地址竟然在一個裙房的二樓,那店鋪頭像里顯示的街邊門店又是怎么回事?
一家疑似使用AI圖片作頭像的商家
抱著這個疑問,秦晗又嘗試點開商家頭像,可她這才發(fā)現(xiàn),商家的頭像根本無法點開放大,始終只能看到一個小圖。
在湊近手機仔仔細細看了一會兒后,秦晗覺得這張圖片的“AI味”很重——整張圖片飽和度很高,而且圖片上似乎有一層“膜”,顯得不夠真實。
在社交平臺上一搜,秦晗發(fā)現(xiàn)有不少外賣店鋪都會用AI生成的門頭圖片當作頭像,光鮮亮麗的門頭之下,很可能就是穿上了AI外衣的“小作坊”。
調(diào)查:AI讓小作坊秒變大門店
為了一探AI門頭的外賣店是否貨真價實,申度新聞記者于近日在美團、餓了么、京東三家外賣平臺上,分別選取了幾家門店進行走訪。
首先,記者來到了秦晗碰到的這家冒菜店,根據(jù)商家在外賣平臺上提供的地址,記者找到了這個位于徐匯區(qū)天鑰橋路327號二樓裙房的店鋪。
乘電梯上二樓后,幾個小房間出現(xiàn)在記者眼前,分別是輕食店、米粉煲店以及這家冒菜店,記者注意到,這些店鋪均沒有堂食座位,都是以外賣打包為主,當天下午2點,整層樓幾乎只有外賣員在進出。
店鋪實景與平臺頭像大相徑庭
與平臺上精美的沿街門頭圖片不同,這家冒菜店僅在房間上放置了一個店招燈箱,以及在玻璃門上貼了一張店招貼紙,整間店不到10平米,食材、物料都放在這一個小房間里,與店鋪頭像里“判若兩店”。
在這家冒菜店內(nèi),記者找到店主,并以顧客的身份向其詢問AI門頭的情況。
“這個(圖片)我不清楚,都是公司設計的。”
該店主介紹,他們品牌是連鎖店,在全國有一百多家分店,至于平臺上顯示的這個門頭圖片,是公司交給他的,然后由他上傳至外賣平臺,至于是不是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該店主也只是笑著搖搖頭,說“不太清楚”。
隨后,記者通過外賣平臺又找到了一家疑似AI門頭圖片的川菜店鋪。
一家名為“川XX·拒絕預制菜”的店鋪位于徐匯區(qū)桂林路396號33號樓,記者來到該地址看見,一樓是幾家沿街店鋪,幾家店鋪中間有一個樓梯通往二樓,入口處還寫著億望美食的字樣。
來到二樓后,這家川菜店就在入口第一家,該店在墻上貼著一張紙質的店招,大概有幾張A4紙大小,門口放著一個貨架,上面放著外賣和一些包裝調(diào)料,兩個大鐵勺也隨意放在滿是污漬的貨架上,不到一米之外,放著一個大號的濕垃圾桶,桶身更是被污漬所布滿。
然而,該店在外賣平臺上的形象卻是另一番光景——圖片上這是一家沿街店鋪,有雙開門的木制大門,毛筆字體寫成的店招,店招下面還掛著一排紅燈籠,此外還有石獅子、海報、易拉寶等物品。
一家外賣店頭像與實景對比
在該店的廚房里,記者拿著外賣平臺上的圖片試圖向僅有的一名工作人員詢問,但是對方對此卻毫不知情,表示自己只是打包外賣的,不清楚圖片的情況。
此外,記者還陸續(xù)走訪了幾家粥店、炸雞店以及小吃店,盡管這幾家都是沿街店鋪且有堂食座位,但是均存在門頭店招“線上光鮮,線下簡陋”的情況,全都疑似為AI生成的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疑似 AI 生成的門頭圖,至今無一家能在美團、餓了么、京東三家平臺“全部通關”。它們往往只能在一到兩個平臺蒙混過關,未過審的門店則是換成食物特寫或純文字 Logo。
顯然,三家平臺因為審核制度和效果不同,導致難免有AI門頭圖成為“漏網(wǎng)之魚”,最終在平臺上呈現(xiàn)。
一家外賣店頭像與實景對比 測試:生成一張AI門頭圖僅需30秒
在社交平臺上,網(wǎng)友們發(fā)現(xiàn)類似的AI門頭圖充斥在各個地方的外賣平臺。
湖南的一名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三張對比圖,App 上顯示的外賣店鋪頭像是日式居酒屋燈火通明,線下卻是一家連招牌都沒有的簡易廚房;四川的一位網(wǎng)友發(fā)帖稱,點進一家“美式漢堡”店,AI 渲染的落地窗和霓虹燈讓她誤以為是商場店,結果收到的餐品來自菜市場二樓檔口;廣東的一位網(wǎng)友則是點進一家頭像是沿街門店的粥店,結果商家地址顯示在“XX自建房”……
記者注意到,網(wǎng)友們的擔心集中在兩點:第一,視覺沖擊帶來決策誤判。高飽和的 AI 場景讓人下意識以為門店衛(wèi)生、食材等級更高,實際卻可能是“幽靈廚房”;第二,食品安全焦慮。AI 門頭的出現(xiàn)是否是掩蓋了后廚真實的場面?衛(wèi)生條件堪憂的“小作坊”是否也能通過AI門頭秒變光鮮廚房?以及萬一出現(xiàn)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在一個主打AI生成圖片的網(wǎng)站上,記者輸入了幾個關鍵詞,“火鍋店”、“暖色調(diào)”“熱鬧”,不到30秒的時間,網(wǎng)站就自動生成了好多張符合記者要求的圖片。
記者在免費的網(wǎng)站上花30秒生成的AI門頭圖
但是,這些免費生成的AI圖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例如AI會創(chuàng)造出子虛烏有的字,還會生成一些胡亂拼湊的單詞。
這時,如果商家對AI生成的圖片不滿意,就能帶著這些AI圖片找到電商平臺,上面有很多賣家可以提供“精修”、“P圖”的服務,宣傳語寫著“美團門頭,餓了么門頭包過”,還有“審核不通過,退全款”的售后服務。
而在電商平臺上,購買這些所謂“包過”的門頭圖,也僅需5元至50元不等的價格。
如果將這些圖片放在外賣平臺,當作店鋪的頭像,又是小圖,又無法點開放大,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認為自己選擇的是一家干凈、真實的餐飲店。
平臺:已成立專項小組推進整改
針對商家使用AI生成虛假門頭圖的問題,申度新聞記者于近日采訪了美團和餓了么兩個平臺的工作人員,兩方明確表示將嚴厲打擊此類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并已成立專項小組推進整改。
美團外賣在《入網(wǎng)餐飲服務提供者審查登記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頭圖(店鋪頭像)不能使用商戶牌匾、環(huán)境圖、門臉圖等圖片。然而,部分商家為規(guī)避規(guī)則,轉而通過第三方AI軟件生成高度仿真的門頭樣式圖片作為Logo,使消費者誤以為其線下門店與線上展示一致。美團表示,此類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平臺已啟動專項治理,通過技術手段識別違規(guī)圖片并督促商家整改。
同時,餓了么也針對“AI門頭圖”問題展開行動。平臺稱,目前已成立專項小組,持續(xù)推進這類問題的治理,將通過完善規(guī)則、技術研發(fā)等方式,加強對于此類門店的識別以及整改。
電商平臺上花費數(shù)十元就能定制承諾可以通過審核的“門頭圖” 律師:AI門頭圖已涉嫌虛假宣傳
與堂食店“所見即所得不同”,顧客在外賣平臺上點餐,往往只能通過商家介紹了解情況,而店鋪頭像更是決定了“第一印象”,但商家以AI生成的圖片作為門頭圖,是否潛藏著法律風險?對此,天達共和(上海)律師事務所富貴律師和上海恒永律師事務所孫磊律師均認為商家已涉嫌虛假宣傳。
孫磊律師表示,根據(jù)我國《電子商務法》的規(guī)定,外賣平臺的入駐商家屬于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展示的店家圖片應當被視為向消費者發(fā)送的招徠廣告,應當遵守我國《廣告法》的有關規(guī)定。我國廣告法規(guī)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nèi)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因此,商家展示AI合成的照片招徠顧客,但實際店鋪與照片差別過大,確實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的情形,是違法行為。廣告監(jiān)督管理機關可以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商家通過虛構的圖片做展示,讓消費者誤以為商家有實體門店,可以放心消費,事實上已經(jīng)對消費者產(chǎn)生誤導。”
富貴律師在接受申度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對外賣平臺有信任基礎,并且很難自己去核實,因此外賣平臺需要對商家的宣傳展示進行監(jiān)管。而且外賣平臺不應停留在消費者舉報后再去監(jiān)管,而應當對圖片的真實性在商家上架之初即進行審核。
“例如,商家需要提供門頭圖片的來源,通過視頻等方式進行證明?!?/p>
最后,若消費者輕信虛假AI圖片的商家,導致食品安全事件,富貴律師建議維權路徑可分三步:第一步,立即就醫(yī)并保存診斷報告,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第二步,通過平臺客服投訴,要求平臺對商家進行懲罰;第三步,如協(xié)商賠償無果,可依據(jù)《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提起訴訟,向商家主張“退一賠十”,并要求平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消費者還可就醫(yī)療費、誤工費、營養(yǎng)費等實際損失一并索賠。”
富貴律師說道。
此外,孫磊律師認為,若有商家進行虛假廣告宣傳,還可能引發(fā)“不正當競爭”等法律問題,具體情形需要具體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