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開國皇帝中,有不少都是身份低微者。
最有名的莫過于明太祖朱元璋,他的父母都是佃戶,即連土地都沒有的農(nóng)民。
在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太平年月,朱元璋的父母靠著給同村大地主家種田,才能在年底的時候得到一些糧食作為酬勞。
可即便是這樣,一大家人還是經(jīng)常吃不飽飯。需要在米里搭配上很多的野菜,加上很多的水,做成菜粥,來混個水飽。
而為了減輕家里的負(fù)擔(dān),從八歲起,朱元璋就開始替地主家放牛,為的就是能管飯。
十五歲時,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即今天的安徽省鳳陽縣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旱災(zāi)。
后來又接連爆發(fā)了蝗災(zāi)和瘟疫,短短半個月內(nèi),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大哥就先后去世。
在走投無路之下,朱元璋和二哥朱興盛、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轉(zhuǎn)而自謀生路了。
要說朱元璋也是命好,投奔到了方圓百里有名的寺廟——皇覺寺。他在這里做了兩年的雜役和尚,雖說經(jīng)常會受到老和尚們的斥責(zé),但總歸也能吃得飽飯了。
兩年后,饑荒也蔓延到了皇覺寺中。即便富貴如寺廟,在香客越來越少的情形下,整日里坐吃山空,也終于遭不住了。
就這樣,朱元璋不得不再次自謀生路了。他一路乞討,先后走遍了安徽和河南的幾十個州縣。在有飯吃的同時,也見識到了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增長了見識。
在此期間,天下風(fēng)起云涌,反元起義層出不窮。一腔熱血的朱元璋在童年伙伴湯和的召喚下,加入了義軍,最終成就了一番王圖霸業(yè)。
當(dāng)然,朱元璋今天并不是我們文章中的主角。
因為朱元璋雖然當(dāng)過一段時間的乞丐,但畢竟是自由身,屬于流民階級。即便是在正常的年月里,也有翻身的希望。
而在歷史上,還有一名開國皇帝的身份更加地低微,本來只是奴隸。但卻恰逢亂世,于是便趁機而起,最終居然成了皇帝,他就是后趙的開國皇帝——石勒!
一、遇到第一位貴人師歡,從奴隸成為了平民。
石勒,是羯族人。所謂羯族,其實并不能算一個真正的民族,它本身是屬于匈奴貴族的奴隸軍隊。
匈奴人中,也分高低貴賤,而匈奴貴族本身就統(tǒng)率有一支奴隸軍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奴隸軍隊成為了匈奴人的一個半獨立的分部,并自稱為羯族。
西晉初年。石勒出生于山西省,這時候的胡人身份低微,經(jīng)常受雇于漢人大地主,以種田為生。
石勒就是如此,平日里給漢人貴族們耕田,偶爾會把捕獵到的山豬野兔拿到城里賣,換一些銀兩來改善生活。
二十九歲那一年,八王之亂爆發(fā),西晉朝廷大亂,并波及到了山西。石勒等羯族胡人們被販賣到了山東聊城,當(dāng)了大土豪師歡為奴隸。
師歡這人平日里行俠仗義,好善樂施,是一個有好名聲的人。他一看石勒,覺得此人相貌奇特,身上似乎有一股不俗的帝王之氣。
也許這位師歡先生學(xué)過望氣術(shù)吧,反正認(rèn)為石勒不是尋常人。就大發(fā)慈悲地把石勒的奴隸身份免除了,讓石勒成為了一名普通老百姓,可以自由地生活交際了。
師歡家的土地很大,附近有一片大牧場,里面飼養(yǎng)了上千匹的官馬,管理牧場的官員叫作汲桑。
而師歡和汲桑關(guān)系不錯,在師歡的引薦下,石勒結(jié)識了汲桑,并以會相馬為名逐漸取得了汲桑的信任,在這里謀得了一份職位。
半年后,石勒結(jié)識了另外十七名精于騎射的胡人,并以此組成了日后起事的班底。
可以說,師歡是石勒人生中的第一名貴人,不是遇到他的話,落在其他人手里,石勒也許早就死于非命了,更無從談起后面的帝王霸業(yè)了!
二、遇到第二位貴人劉淵,從平民成為將軍。
當(dāng)時正逢八王之亂,關(guān)東大地一片混亂,刀兵四起。
汲桑和石勒也帶著一幫善于騎射的牧人們,參加了西晉成都王司馬穎舊部公師藩的軍隊。
公師藩敗亡后,石勒又投奔到了漢王劉淵的旗下。
劉淵是匈奴貴族出身,他的父親是南匈奴的左賢王劉豹。
論起家庭出身來,劉淵要比石勒高出千萬里了。
西晉初年,匈奴是被壓著打的,劉淵就被當(dāng)作人質(zhì)留在了京城,侍奉晉武帝司馬炎等人。
等到西晉內(nèi)亂后,劉淵趁機逃回了匈奴,舉兵反晉,并自封為漢王。
匈奴軍隊的強項就是騎兵,本來西晉帝國也有數(shù)量龐大的騎兵隊伍,可惜在內(nèi)亂中損失殆盡了。
在此情形下,劉淵的軍隊幾乎是勢如破竹,一路上是勝多負(fù)少。
這一過程中,石勒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幫助劉淵攻下了幾十座城池,殲滅了西晉十多萬的軍隊。
公元308年,劉淵稱帝,國號為漢,后世一般稱之為漢趙,或者是前趙。
當(dāng)然,劉淵也沒虧待石勒,先后封為校尉、都督、平晉王。
后來又授石勒為持節(jié)、平東大將軍,不久又晉升為安東大將軍,允許其開府,設(shè)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幕僚。
在古代,能單獨開府的官員都是很牛的存在,都是高級官員中的佼佼者。
因為這就表示能夠名正言順地?fù)碛幸粠臀奈浒嗟?,一旦日后起事,文臣也有,武將也有,這是不得了的事!
三、登基為帝,完成從奴隸到皇帝的華麗轉(zhuǎn)變。
在劉淵死后,前趙在以后的二十年里,先后經(jīng)歷了四位皇帝。
其中有兩位皇帝的任期很短,一個只有22天,另一個更短,只有6天。
而此時前趙,在劉淵去世后,已經(jīng)沒人能夠壓制住石勒了。
在受到前趙末代皇帝劉曜的猜忌后,石勒憤而反抗。
公元329年,石勒生擒了劉曜,滅亡了前趙。
第二年,石勒稱帝,并在之后的幾年里,東征西討,幾乎統(tǒng)一了北方地區(qū)。
四、結(jié)語。
在我看來,石勒能從一名奴隸,最終華麗轉(zhuǎn)身為皇帝,主要有以下兩個優(yōu)點。
第一:求賢若渴,珍惜人才。
早在起兵初期,石勒就創(chuàng)立了君子營,廣羅天下間的人才。
后來,即便是有人多次因為提建議而觸怒了石勒,也依然受到很好的照顧。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石勒對人才很重視。他的很多軍事計劃,都是身邊的謀士們幫他制定的,這也是他成功的關(guān)鍵。
第二:減免地租,關(guān)心百姓。
在石勒統(tǒng)治的區(qū)域內(nèi),一旦發(fā)生旱災(zāi)等自然災(zāi)害。他就主動為百姓們減免地租,贏得了治下百姓的擁護(hù)。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優(yōu)點,石勒才能坐上皇帝之位,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