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下午16點左右,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天驕北苑小區(qū)8號樓西側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鼎裕佳園東側院墻由于下雨,轟然坍塌,就像一個沉睡的巨獸突然蘇醒并施虐,天驕北苑小區(qū)的4輛機動車和2輛電動自行車被壓在了廢墟之下。居民們第一時間報了警,街道社區(qū)的領導也很快得知了這個消息。
然而,事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卻陷入了一種令人心寒的僵局。沒有任何職能部門對這個事故展開調查,仿佛那堆廢墟下被壓的不是居民的財產,而是無關緊要的雜物。更沒有責任主體站出來承擔責任,這就好比一場戲,演員都消失了,只留下觀眾在臺下干著急。這堵墻可不是第一次出問題了,早在13年就因為下雨倒塌過一次,后來重建了,沒想到如今又重蹈覆轍。
東勝區(qū)民族街道辦事處給出的回復是,政府領導知道這件事了,可關于補償,他們一無所知,只是建議居民走司法程序,自己去起訴。市長熱線的回復也是如出一轍,涉及賠償問題就讓居民走司法程序。這不禁讓人想問,職能部門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是在事故發(fā)生時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嗎?
有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在很多城市社區(qū)問題處理中,當涉及到復雜的責任界定和賠償時,有相當比例的職能部門傾向于讓居民自行解決,而不是積極介入?yún)f(xié)調。就像這個事件中的街道辦事處和市長熱線,他們看似給了居民一個解決途徑——司法程序,但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應對態(tài)度。
然而物業(yè)昨天下午才貼的危墻告示,這更像是一種事后的補救措施,還是一種不怎么走心的補救。如果在之前就對墻體進行檢測和維護,也許這場事故就可以避免。居民們現(xiàn)在處于一種無助的狀態(tài),自己的財產受損,卻找不到負責的人。
鄂爾多斯東勝區(qū)的這起院墻坍塌事件,反映出職能部門在面對居民財產受損時缺乏擔當?shù)膯栴}。街道辦事處和市長熱線簡單地讓居民走司法程序,而不積極調查和協(xié)調,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危墻告示的姍姍來遲也體現(xiàn)出管理上的滯后。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起來,積極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而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司法途徑,真正保障居民的權益。
來源;315誠搜網(wǎng)公益調查組
聲明:本文系誠搜號上傳,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