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的秋風(fēng),裹著白帝城的雨,打濕了劉備的龍袍。
他躺在永安宮的病榻上,望著窗外飄落的梧桐葉,忽然想起涿郡的那個春天。那時他還是織席販履的少年,在桃花樹下與關(guān)羽張飛結(jié)義,酒碗碰碎的脆響里,藏著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的滾燙誓言。那時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日后會成為蜀漢的皇帝,更不會想到,最終會在這片遠(yuǎn)離故土的白帝城,對著諸葛亮的淚眼,說出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的遺言。
他的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追逐。從平原縣令到徐州牧,從寄人籬下到赤壁鏖戰(zhàn),他像一株被狂風(fēng)拔起的蘆葦,卻始終不肯折斷根莖。曹操說他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他卻在煮酒論英雄時,嚇得掉了筷子。不是膽怯,是怕這亂世的熔爐,會燒盡他心中那點 “仁” 字。當(dāng)陽撤退時,他帶著十萬百姓緩緩而行,有人勸他棄民速逃,他卻勒住馬韁,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那一刻,他的背影在塵土里顯得格外單薄,卻比任何鎧甲都更堅硬。
他的謀略藏在 “仁” 的外衣下。三顧茅廬時,他在隆中雪地里等了三天,不是故作姿態(tài),是真的明白 “得臥龍者得天下”;取西川時,他猶豫再三,不是婦人之仁,是怕辜負(fù)了劉璋的信任;進(jìn)位漢中王時,他推讓再三,不是虛偽,是怕忘了涿郡桃園里的初心??蛇@亂世容不下太多溫情,當(dāng)關(guān)羽的首級從荊州送來,他終于褪去了所有隱忍,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不顧諸葛亮趙云的勸阻,親率大軍伐吳。
夷陵的一把火,燒盡了他半生的心血??粗褴娫诨鸷@锇Ш浚鋈幌肫鹬T葛亮的《出師表》草稿,想起趙云在帳外的泣諫,想起關(guān)羽張飛若在,定會罵他 “大哥糊涂”。退守白帝城的路上,他夜里總做同一個夢,夢見桃園的桃花開得正艷,三個少年舉著酒碗,說要同生共死。醒來時,枕邊的淚已涼透,像極了荊州的江水。
彌留之際,他攥著諸葛亮的手,說:“孔明,我錯了?!?這五個字,比任何遺詔都更沉重。他想起自己一生標(biāo)榜仁義,最終卻為了私仇,讓無數(shù)將士埋骨他鄉(xiāng);想起自己一生追逐漢室復(fù)興,最終卻在夷陵之戰(zhàn)后,讓蜀漢元氣大傷。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窗欞上,像在為他哭泣,又像在為一個時代的落幕嘆息。
他死后,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都沒能完成他的遺愿。成都的武侯祠里,他的塑像與諸葛亮并立,接受后人的香火。有人說他虛偽,有人說他仁厚,有人說他是亂世中的真英雄,有人說他是錯失良機的失敗者。
只有白帝城的秋風(fēng)知道,那個躺在病榻上的老人,臨終前望著的,始終是北方 —— 那里有他未竟的理想,有他辜負(fù)的兄弟,有他用一生追逐,卻終究沒能實現(xiàn)的夢。
原來亂世里的英雄,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他們有野心,有私心,有堅持,也有過錯。當(dāng)劉備在白帝城咽下最后一口氣時,他留給后人的,不僅是一個三分天下的格局,更是一個關(guān)于理想與現(xiàn)實、堅持與妥協(xié)、成功與遺憾的永恒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