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伏濕重,湯養(yǎng)全身”,老話早就道破三伏天養(yǎng)生的關(guān)鍵?,F(xiàn)在 8 月三伏天,外面像蒸桑拿,屋里空調(diào)開得足,不少人天天覺得渾身發(fā)沉:頭發(fā)油得快、早上起來臉腫眼泡、肚子摸起來脹鼓鼓,明明沒吃多少卻總覺得 “堵得慌”—— 這都是濕氣在身體里 “搗亂”。今天教你一道廣東阿婆傳下來的祛濕湯,五指毛桃配四神,加蘋果胡蘿卜燉一鍋,喝著清甜不苦,全家都能喝,堅(jiān)持喝到出伏,身體像擰干的毛巾一樣輕快!
為啥這道湯是三伏天 “祛濕王”?廣東人的智慧藏在搭配里
很多人祛濕總走彎路:要么喝苦寒的涼茶越喝越拉肚子,要么燉油膩的湯喝完整天昏沉。其實(shí)三伏天祛濕,關(guān)鍵在 “健脾”—— 脾就像身體里的 “抽水機(jī)”,脾功能好了,多余的水分才能排出去。而這道五指毛桃蘋果四神湯,剛好是 “健脾祛濕” 的黃金組合,連不愛喝中藥湯的孩子都能接受。
先看 “主角團(tuán)” 里的四神:山藥、芡實(shí)、茯苓、蓮子,這可是傳統(tǒng)祛濕的 “老搭檔”。山藥軟軟糯糯,能幫脾胃 “添動力”,夏天吃涼的多了傷脾胃,用山藥補(bǔ)一補(bǔ)正合適;芡實(shí)像小珍珠,煮軟了面面的,能把身體里的 “廢水” 收一收,避免濕氣攢在肚子里;茯苓和蓮子性子溫和,茯苓能幫身體 “排水”,蓮子則能穩(wěn)住心神,夏天睡不好、愛煩躁的人喝了更舒服。
再加上廣東特有的五指毛桃,這可是祛濕湯的 “點(diǎn)睛之筆”。它聞著有股淡淡的椰香,不像普通藥材那么苦,煮出來的湯自帶清甜,而且能幫著 “通經(jīng)絡(luò)”,讓濕氣排得更順暢,喝起來沒有負(fù)擔(dān)。
最妙的是加了蘋果和胡蘿卜。夏天祛濕湯容易煮得寡淡,蘋果自帶果香,燉軟后甜味融在湯里,喝著不澀;胡蘿卜煮透了面面的,能給湯添點(diǎn)營養(yǎng),還能中和藥材的 “涼性”。搭配豬骨燉出的湯,既有肉香又不油膩,健脾又補(bǔ)能量,三伏天喝著暖心又舒服。
專家也常說:“三伏天祛濕,要‘溫通不燥,補(bǔ)瀉結(jié)合’?!?這道湯沒有苦寒成分,大人小孩、老人孕婦(咨詢醫(yī)生后)都能喝,尤其適合夏天吹空調(diào)多、愛喝冷飲、肚子脹、沒胃口的人,喝一碗湯,脾舒服了,濕氣自然慢慢跑。
很多人燉不對?關(guān)鍵在 “下鍋順序” 和 “食材處理”
這道湯看著簡單,但要燉出清甜不腥、食材軟爛的口感,藏著幾個小細(xì)節(jié)。廣東阿婆燉這湯時,從不會隨便下鍋,掌握這 3 點(diǎn),湯好喝還省時間!
細(xì)節(jié)一:豬骨焯水加 “兩味”,腥味去得凈
豬骨別直接燉,冷水下鍋時扔 3 片生姜、倒一勺料酒,水開后撇掉表面的血沫,再用溫水把骨頭沖干凈 —— 這樣燉出的湯清亮無腥味,喝著更順口。記住別用冷水沖,冷熱刺激會讓肉變緊,鮮味出不來。
細(xì)節(jié)二:藥材提前泡,硬食材先下鍋
芡實(shí)和茯苓偏硬,提前用冷水泡 10 分鐘(不用泡太久),煮的時候更容易軟;五指毛桃要洗干凈表面的浮塵,剪成小段方便出味。下鍋時先放藥材和豬骨,讓它們燉夠時間出味,后面再放易熟的食材,避免煮爛。
細(xì)節(jié)三:蘋果胡蘿卜別太早放,保留清甜口感
蘋果和胡蘿卜容易煮軟,太早下鍋會爛成糊糊,失去果香。等藥材和骨頭燉 40 分鐘后再放,煮 20 分鐘剛好:蘋果燉到輕輕一戳就軟,甜味滲進(jìn)湯里;胡蘿卜煮透了面面的,咬一口帶著湯香,好吃又營養(yǎng)。
詳細(xì)教程:5 步燉出清甜祛濕湯,新手零失敗
這道湯從準(zhǔn)備到出鍋不到 2 小時,周末燉一鍋,工作日熱一熱就能喝,比外賣健康還省錢。跟著步驟做,保證你燉的湯全家搶著喝!
食材準(zhǔn)備
- 主料:豬骨 500 克(選筒骨或排骨,帶點(diǎn)肉更鮮)、五指毛桃 30 克(干品,菜市場或藥店能買到)
- 四神藥材:山藥 150 克(新鮮山藥,去皮后易氧化,泡在水里備用)、芡實(shí) 30 克、茯苓 20 克、蓮子 20 克(去芯,避免苦)
- 果蔬:蘋果 1 個(選紅蘋果,不用削皮,搓洗干凈)、胡蘿卜 1 根(選紅皮的,更甜)
- 調(diào)料:生姜 3 片、料酒 1 勺、鹽適量
具體步驟
1.處理食材:基礎(chǔ)準(zhǔn)備不能少
豬骨洗凈,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撈出用溫水沖凈瀝干;蘋果搓洗表皮(帶皮煮更清香),切成 4 瓣去核;山藥去皮后切滾刀塊,泡在清水里防氧化;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五指毛桃剪成小段,芡實(shí)、茯苓、蓮子用清水快速沖洗干凈(別泡太久)。
2.先燉藥材和骨頭,出味是關(guān)鍵
砂鍋里加足量清水(能沒過所有食材,中途最好不加水,不夠可加熱水),放入豬骨、五指毛桃、芡實(shí)、茯苓、蓮子、姜片,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蓋上鍋蓋慢燉 40 分鐘。這時候廚房已經(jīng)飄著淡淡的椰香和肉香,藥材的味道慢慢融在湯里了。
3.加入果蔬,燉出清甜口感
打開鍋蓋,把蘋果塊、山藥塊、胡蘿卜塊倒進(jìn)去,輕輕攪一攪,讓食材都浸在湯里,繼續(xù)小火燉 20 分鐘。這時候山藥變得軟軟糯糯,蘋果邊緣有點(diǎn)透明,胡蘿卜也燉透了,湯的顏色變得更清亮,香味更濃了。
4.加鹽調(diào)味,最后一步鎖鮮
關(guān)火前 5 分鐘,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加適量鹽,攪拌均勻讓鹽化開。別太早加鹽,不然會讓肉質(zhì)變硬,食材也不容易燉軟。喜歡清淡的少加鹽,湯本身就帶著果蔬的甜味,喝著剛好。
5.出鍋裝盤,趁熱喝暖身
燉好的湯先別急著喝,燜 3 分鐘讓味道再融合一下。盛一碗出來,豬骨燉得脫骨,輕輕一咬肉就下來;山藥入口即化,帶著湯香;蘋果抿一口甜甜的,連湯都帶著果香。喝一口湯,溫?zé)犴樦韲迪氯?,全身都暖起來,喝完微微出汗,身上的沉痛感都減輕了,肚子也不脹了。
三伏天喝到出伏,全家安穩(wěn)過夏天
我家每周必?zé)鮾纱芜@道湯,我老公夏天總說 “肚子像裝了水”,喝了半個月,早上起來臉不腫了,上班也不犯困了;孩子以前夏天不愛吃飯,現(xiàn)在喝著湯能多吃半碗飯。其實(shí)祛濕不用靠猛藥,像這樣用家常食材燉碗好湯,每天喝一點(diǎn),身體慢慢就調(diào)理過來了。
現(xiàn)在距離出伏還有段時間,正是濕氣最 “頑固” 的時候。別再讓濕氣纏著你沒精神、肚子脹了,這道湯的食材在菜市場、超市都能買到,做法也簡單,今天下班就試試吧。燉好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舒服的感覺這么簡單,沒有苦藥味,全家都能喝得開心。
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diǎn)贊收藏,轉(zhuǎn)發(fā)給身邊被濕氣困擾的朋友,一起喝這道廣東阿婆的祛濕湯,喝到出伏,全身輕快過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