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體是一組將真核細胞的各種細胞核成分作為靶抗原的非特異性自身抗體的總稱,是結締組織病的重要診斷指標,常用于風濕性疾病疑似患者的篩查和鑒別診斷。
(一) 抗SSA、抗SSB抗體對胎兒心臟的影響有哪些?
可能的影響有:
1.心臟傳導阻滯:抗SSA、抗SSB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nèi),與胎兒心臟組織中的相應抗原結合,引發(fā)免疫反應,破壞胎兒心臟傳導系統(tǒng)的細胞,導致心臟電信號傳導異常??煞譃橐欢取⒍群腿刃呐K傳導阻滯。一度傳導阻滯相對較輕,三度傳導阻滯最為嚴重,心房和心室的電活動完全分離,心室率顯著減慢,可導致胎兒心功能不全、水腫,甚至死亡。
2.心肌?。嚎贵w介導的免疫損傷可能影響心肌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功能,導致心肌炎癥和纖維化。此外,免疫反應引發(fā)的細胞因子釋放也可能對心肌產(chǎn)生毒性作用。胎兒可出現(xiàn)心肌肥厚、心室擴大、心肌收縮功能減退等表現(xiàn),嚴重時可發(fā)展為心力衰竭,超聲心動圖可發(fā)現(xiàn)心肌厚度改變、心室腔大小異常以及心臟射血分數(shù)降低等。
3.心律失常:除了影響心臟傳導系統(tǒng)外,抗SSA、抗SSB抗體還可能干擾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導致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如早搏、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等。
(二) 如何預防及治療抗SSA、抗SSB抗體導致的胎兒心臟異常?
1.硫酸羥氯喹:目前諸多指南均表明羥氯喹可安全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因羥氯喹可抑制抗原呈遞、抑制Toll樣受體的活性等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其可作為預防抗SSA、抗SSB抗體導致的胎兒心臟異常的治療藥物之一。
2.類固醇類激素:類固醇類激素可抑制免疫介導的炎癥反應,減少自身抗體介導的炎癥反應對胎兒心臟傳導系統(tǒng)和結構的損害。其中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中并保持活性。其可作為治療此類抗體導致的胎兒心臟傳導阻滯的藥物。
3.靜脈注射用丙種球蛋白:丙種球蛋白可減少抗SSA、抗SSB抗體的胎盤通過率以及母體抗SSA、抗SSB抗體的滴度,進而減少抗體在胎兒心臟的被動傳遞。因此,此藥物也可作為治療此類抗體導致的胎兒心臟異常的藥物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