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xué)桃園三結(jié)義,不學(xué)瓦崗一爐香。
梁山有義個個掉頭,瓦崗無情個個封侯。
在演義評書中,義結(jié)金蘭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兄弟情,只要義氣相投就結(jié)拜為兄弟。
這其中最有名的結(jié)拜,有桃園三結(jié)義、梁山一百單八將、賈柳店四十六友。劉關(guān)張和梁山兄弟歷來受綠林好漢敬仰,敬為忠義香和俠義香,而瓦崗兄弟由于負了結(jié)義之情,綠林中人只敬他們半柱有仁無義香。
其實,瓦崗兄弟還不算太過無情,只是因單雄信的不同選擇才無奈兵刃相向。《明英烈》中的亂石山七結(jié)義才是悲劇,這七人分別是武殿章、胡大海、湯和、朱元璋、鄧愈、常遇春、郭英,在朱元璋當(dāng)皇帝后,其余幾個兄弟基本都被殺了。
在朱元璋之外,還有一個趙匡胤的龍虎斗。趙匡胤是個武將出身的皇帝,他的相關(guān)故事非常多,也是有著不少的結(jié)拜兄弟,但他卻奪了大哥柴榮的江山,冤殺了三弟鄭恩。
要說趙匡胤奪柴榮江山也算是人心所向,但他卻為何非要殺了有過命交情且救過他命的鄭恩呢?
趙匡胤和鄭恩的兄弟之情
宋朝為背景的演義評書中,有著呼楊高鄭之說,鄭家將的第一代就是鄭恩鄭子明。
按老本故事來說,鄭恩是上界黑虎財神星臨凡。在少年之時,鄭恩就父母雙亡,流落江湖,靠著挑賣香油度日,每天以鐵扁擔(dān)挑著兩百多斤重的兩只大油簍,還能行走如飛。因此,鄭恩可以稱得上是力氣無窮,加上他性格暴躁,無人敢惹。
鄭恩是個走街串巷的賣油郎,趙匡胤卻是后漢都指揮趙弘殷的公子爺,兩人本沒有交集。
當(dāng)時的趙匡胤也是個輕狂的少年郎,天天在汴梁城中生禍惹事。因為游春之時,趙匡胤在城隍廟戲騎泥馬,被問了個惑亂人心的罪,發(fā)配大名府三年。等再回到汴梁后,趙匡胤又大鬧御勾欄,擔(dān)心連累家人而流落江湖。
在流亡江湖之時,趙匡胤遇見了賣雨傘的柴榮。柴榮可是一代君主,但此時還在微末之中,推著賣傘車陷入淤泥中推不動,他惱怒之下頭頂竟然現(xiàn)出一條五爪黃龍。趙匡胤看到后,知道這個賣傘人必然不凡,上前相助他將車推出了淤泥。兩人因此結(jié)緣,結(jié)拜為兄弟。
柴榮和趙匡胤一路同行,路過銷金橋時前去交稅。這里并非是官家收稅,而是惡霸董達帶著一群混混把守橋頭,強勢抽來往客商稅,不給錢就打。趙匡胤可是個暴脾氣,掄開鸞帶棒上前,對著董達等人就是一通打, 又一路追趕他們而去。這段故事就叫作趙匡胤威震銷金橋。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董達就是地頭蛇,他敢強霸銷金橋是有依仗的,九曲十八灣的山大王魏青、魏明是他的結(jié)拜兄弟。而董達也正是把趙匡胤引到了九曲十八灣,趙匡胤雖然精通武藝,但被山上的五六百個嘍啰圍住也是難以施展,情況十分危急。
趙匡胤可也是一條真龍,是赤須火龍,暗中有著神祇守護。神祇看到趙匡胤危險,正看到賣油郎黑虎星鄭恩在河邊打撈油簍,連忙呼喊讓他救駕。
其實,鄭恩早先就得到過老道苗光義指點。苗光義就是后來趙匡胤的軍師,有未卜先知之能,他對鄭恩說過這天有真龍遇險,讓他救駕,未來必能封王拜爵。鄭恩早先還不信,但此時聽聞有人呼喊,他連衣服也沒穿,又倒拔了一棵酸棗樹扛著就沖下去了。
鄭恩神力無窮,酸棗樹掄開又是何等威力。魏青、魏明兩個賊頭也是沒能躲過,被鄭恩給砸死了,眾賊更是嚇得落荒而逃,趙匡胤也是因此得救。
這是趙匡胤和鄭恩初次相遇,十八歲的鄭恩力拔酸棗樹救下了趙匡胤,有著救駕之功。也是這一次,柴榮、趙匡胤、鄭恩三人在黃土坡義結(jié)金蘭,是為二龍一虎。
三兄弟中,柴榮是老大,趙匡胤是老二,鄭恩是老三。不過,鄭恩和趙匡胤交情最厚,卻不怎么看的起買傘的柴榮。
在三兄弟結(jié)拜沒多久,由于趙匡胤在京城事發(fā)被通緝,就離開了兩位兄弟。柴榮和粗魯?shù)泥嵍饕宦吠?,可被他坑慘了,先是因鄭恩大意把大筆銀子弄丟,又在他病重的時候,把他的傘都賣成銀子給吃喝了。
就是這樣,柴榮也沒怪罪,讓鄭恩去把輪車賣了。不過,鄭恩實在胡鬧,又把賣輪車得的銀子吃喝了。柴榮大怒,斥罵了鄭恩一頓。鄭恩也是怒罵柴榮無情,竟然直接拋下病重的他離去。柴榮窮困潦倒又病重,差點身死。幸虧店主人不壞,救治了柴榮,不僅沒要他的房錢,還給了他幾錢銀子助他去禪州。
就這樣,柴榮靠著幾錢銀子加上乞討到了禪州。這時的柴榮可真正發(fā)跡了,因為他的姑父正是元帥郭威。在后漢主逼迫之時,郭威又兵變即位為帝,建立了后周,而柴榮也是被封為晉王。
另一邊的鄭恩流落江湖,正遇見了趙匡胤。這兩人一路同行,經(jīng)歷了很多,情義無比深厚。
后來,趙匡胤和鄭恩去禪州投軍時,正遇見了招兵買馬的柴榮。柴榮雖然心中怪罪鄭恩,但念及他當(dāng)日確實曾煎藥遞水,還是與他重歸于好。
這時后周大興,又有張光遠、羅彥威、趙匡義、史彥升、石守信、史彥超等好漢前來禪州。在柴榮的建議下,眾人在禪州再次結(jié)義,依次是柴榮、趙匡胤、鄭恩、張光遠、羅彥威、趙匡義、史彥升、石守信、史彥超,是為龍虎禪州大結(jié)義。
這就是柴榮、趙匡胤、鄭恩之間的交情,起于微末之時。
趙匡胤醉斬鄭子明
當(dāng)時的天下還是離亂紛爭,需要武將南征北戰(zhàn)。
柴榮的這些結(jié)拜兄弟多是能征善戰(zhàn),全靠他們出征。據(jù)說柴榮在結(jié)義之時,曾笑著對兄弟們說,要是自己當(dāng)了皇帝,也讓兄弟們輪流執(zhí)掌,兄死弟繼。
在郭威死后,柴榮還真即位為帝了,是為周世宗。柴榮對兄弟們倒是沒有虧待,封二弟趙匡胤為南宋王,鄭恩為汝南王,其余兄弟都是列侯。
柴榮在位之時,兄弟們間也很是融洽。功勞最大的元帥趙匡胤,柴榮對他恩寵有加;對于魯莽的三弟鄭恩,他缺失禮數(shù),柴榮也是不見怪。如果柴榮一直在位,兄弟們未必不能收復(fù)燕云十六州,一統(tǒng)天下。
誰料柴榮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九歲。當(dāng)初的玩笑話自然當(dāng)不得真,再說柴榮的皇位是從郭家接來的,郭家和柴家牽連的人員眾多,他也自然不能傳位給結(jié)拜兄弟趙匡胤,臨終傳位給了兒子柴宗訓(xùn)。
柴宗訓(xùn)即位時僅七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此時的軍權(quán)都在趙匡胤手中,他在眾將的支持下發(fā)動陳橋兵變,“不情愿”的黃袍加身,奪了大哥的江山。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趙匡胤、趙匡義等人策劃的,眾兄弟都是支持者。
符后自然抵抗不了,只能讓兒子禪位給趙匡胤。趙匡胤登基后,也沒有為難柴榮后人,但柴家后人也不能待在京城,留在身邊了。趙匡胤就將柴宗訓(xùn)降為藩王,讓他和符皇后等柴家人去外地就任,并許諾子孫也不為難柴家后人。
當(dāng)初柴榮在位時,符皇后對眾兄弟都很好。在符皇后和柴宗訓(xùn)離去時,趙匡胤之外的眾兄弟前來送行。符皇后沒有怪罪眾兄弟,只怨恨趙匡胤無情。
說實話,柴榮對趙匡胤真的是極好的。郭威在位時,非常忌憚趙匡胤,幾次要殺他,全靠柴榮保下了他。不想在柴榮死后,趙匡胤卻逼著侄子退位,實在無情。
符皇后也是看透了趙匡胤,他看著重情義實際城府深厚。不過,趙老二能放了自己一家,也算辦了件人事,符皇后臨行前叮囑兄弟們,還是辭官要塊封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吧,不然你們以后也難逃災(zāi)厄。眾兄弟知道嫂子心中有怨氣,也沒放在心上,鄭恩還說二哥不是那樣的人。
事實上,就是這樣。趙匡胤當(dāng)了皇帝后,宴請眾兄弟,說自己天天睡不好覺,擔(dān)心兄弟們也想坐坐皇位,咱們再反目成仇,你們要是誰想當(dāng)皇帝,我現(xiàn)在就讓給你們。
眾兄弟一聽大驚,連忙跪下說不敢。趙匡胤讓兄弟們起來,說咱們都是兄弟,我自然放心你們,但就怕你們手下的將士給你們也披上黃袍,到時就由不得你們了,大家還是交出兵權(quán)吧。
話說到這里,石守信等機靈的人明白了。再想起大嫂的話,石守信率先交出兵權(quán),請去偏遠的長沙府去過日子。趙匡胤自然樂意,把長沙府封給了石守信。
這就是杯酒釋兵權(quán),趙匡胤罷了兄弟們的兵權(quán)。鄭恩很是惱怒,他脾氣暴躁,當(dāng)場怒罵趙匡胤無情,兄弟們不歡而散。不過,趙匡胤也沒有怪罪鄭恩,他知道鄭恩就是這樣的人。鄭恩在夫人陶三春的責(zé)怪下,也知道二哥今非昔比,進宮賠禮道歉,說開話和好。
在這時,韓龍聽說趙匡胤在汴梁登基,就把妹子韓素梅進獻給了趙匡胤。
這個韓素梅又是誰呢?當(dāng)初趙匡胤被發(fā)配大名府,在那里結(jié)識了青樓女子韓素梅,兩人是有過海誓山盟的。此時趙匡胤也是沒有負韓素梅,給她建了一座桃花宮,封為偏妃,韓龍也是被恩封為大理寺正卿,許他游街三日。
趙匡胤又想起三弟要去校場祭旗,叮囑韓龍可不要沖撞了他的御道。韓龍就是個小混混,在街上耀武揚威。
不巧的是,韓通正遇見了汝南王鄭恩,沖撞了他的車駕。鄭恩看韓龍目空一切,又聽說他進獻韓妃迷惑二哥,直接就是一頓暴揍。
韓龍也是不服,跑進桃花宮找上趙匡胤狀告鄭恩。此時的趙匡胤正在桃花宮喝酒,喝的懵呼呼的,哪里搭理韓龍,說我也惹不起三王爺,我不管,你出宮去吧。韓龍不忿的念叨,看來咱大宋皇帝還沒有三王爺大啊。這句話一出,就讓趙匡胤心里起了刺。
在韓龍跑后,鄭恩也是一路追進皇宮。趙匡胤知道三弟是來找韓龍的,連忙讓韓龍鉆進桌子下躲藏。
鄭恩是個暴脾氣,他就是來直諫趙匡胤的。在見到趙匡胤后,鄭恩直言他不該封賞韓龍兄妹,應(yīng)該將他們趕去宮去,不然咱老鄭的火性就要發(fā)躁了。趙匡胤也是怒了,你動不動就發(fā)火,今天我就要殺殺你的火氣。說罷,趙匡胤就讓人將鄭恩捆起來了。
趙匡胤這一怒,鄭恩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了。于是,鄭恩也放低了身段,說看在當(dāng)年救駕有功,讓自己將功贖罪吧。這不提還好,一提趙匡胤更怒了,定斬不饒,下令立即將鄭恩押赴法場。
韓龍也從桌子底下鉆出來,請命要監(jiān)斬。趙匡胤就給了韓龍一道圣旨,讓他去法場監(jiān)斬。
鄭恩這人脾氣雖然暴躁,但性情豪爽,人緣很好。駙馬爺高懷德聽說鄭恩要被斬后,立即奔赴桃花宮保奏,在宮門前連保數(shù)本。不過,這時的趙匡胤已經(jīng)醉酒睡著了,韓素梅押下保本,讓太監(jiān)傳旨任何人不許進宮,并拿出一把寶劍說,再有保本提頭來見。
就這樣,自少年之時跟隨趙匡胤的鄭恩被冤殺在桃花宮,眾兄弟更是寒心。趙匡胤醒來也后悔了,責(zé)斥軍師苗光義貪生怕死不勸自己,要你有什么用,下令將他給貶走了。這段故事就叫做桃花宮罪斬三千歲,醒來貶走軍師苗光義。
鄭恩死后,他的夫人陶三春自然不干了,帶人殺到皇宮報仇。要知道陶三春可是打敗過高懷德、高懷亮的巾幗英雄,勇猛無敵,趙匡胤也是嚇得不敢出來。
事情鬧到這等地步,高懷德、張光遠、羅彥威等兄弟只得出面調(diào)和。最終,趙匡胤下令斬殺韓龍,賜死韓素梅,又拿出龍袍讓陶三春砍三刀,并許諾鄭家子孫世代繼承汝南王。陶三春也知道不能真的殺了趙匡胤,只能忍痛斬了龍袍三刀。這就是有名的陶三春斬黃袍。
關(guān)于趙匡胤冤殺三千歲鄭恩鄭子明,很多版本的演義評書和戲曲中都有?!端翁嫒履咸啤分?,就是因為趙匡胤醉酒冤殺鄭恩,泰岳山的大仙赤眉老祖深深厭惡他,派了門徒余鴻去南唐輔助后主,要給趙匡胤一番折磨。這才有了趙匡胤被困壽州城,幾經(jīng)波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