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guān)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人到中年恰如秋,淡看世間幾多愁
作者 | 譚旭穎 · 朗誦 | 曉荷
攝影 |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 編輯 | 絹子
年紀越長,四季之間,越發(fā)偏愛秋天。
愛秋風的颯爽,愛秋月的明朗,愛秋水的澄澈,愛秋雨的微涼,愛秋意的曠遠與綿長。
每一個喜歡秋天的人,應該都有著一顆向往寧靜之心,也必經(jīng)歷過歲月的浮沉,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美好有了更敏銳的感受。
人到中年恰如秋,淡看世間幾多愁,細細品味,風景獨好。
美學家宗白華說:“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責任和問題,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樂之感得以深沉?!?/p>
行至中年,其實是一個全新的開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都難免浮躁,而到中年飽經(jīng)世事后,正如這經(jīng)過淬煉過的秋一般,變得沉穩(wěn)內(nèi)斂,多了積累沉淀,才懂寧靜致遠。
人生苦短,歲歲秋來匆匆間,輕寒正是可人天,誰說心酸在中年。
中年如秋,但絕不是蕭瑟衰落,而是從容優(yōu)雅,而是成熟豁達,而是對待所遇所見溫潤低調(diào),對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人和事不再去斤斤計較,用心去包容這瑣碎平淡的生活,更加感恩和珍惜日日如常的煙火,也漸漸學會了放手和轉(zhuǎn)身,釋懷和取舍,于是,人生之秋便云淡風輕,一派清和。
當走過了年少迷茫,中年時的我們也會注重傾聽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更加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開始明白快樂健康的重要性,也擁有了越來越清晰的遠方,有夢為馬,一往無前,有愛相伴,隨遇而安,這也讓中年時期恰成為了人生大有內(nèi)涵,大有收獲,大有作為的一個時段。
張愛玲說:“有一天微妙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然而現(xiàn)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
這個秋天,一定要過得快樂,這個中年,一定會有所收獲。
一季一風景,一歲一味道,走好季節(jié)的每個時段,過好人生的每個年齡段,無論任何年歲,慢慢領(lǐng)悟,慢慢修煉,都可在靜默中醞釀未來,在樂觀中走向新生。
如若用心來品,這是多好的中年,有千帆過盡的釋然,有返璞歸真的簡單,有歲月沉淀的真味,有愈加深沉的眷戀。
只要保持熱愛,中年美妙依然;只要心態(tài)年輕,前路永遠燦爛!
作者簡介:譚旭穎,筆名詩語新晴,用筆尖記錄美麗,用文字裝點生活。微信公眾平臺:詩語小筑(ID:syxz0537),微信號:tanying1983。本文首發(fā)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zhuǎn)載請在后臺回復“轉(zhuǎn)載”。
誦者簡介:曉荷,(微信號1053498685) 她用聲音賦予文字溫度,用真情表達美好生活,她的聲音會像清泉一樣流入你的心底。
插圖簡介: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