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該如何抉擇?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因為它會直接影響最終的結果,當事人還是應當重視起來。
許多當事人可能存在誤解,認為行政復議由當?shù)卣芾?,相當于政府部門審查自身行為,如同"老子審兒子",只是走個形式。而法院作為獨立于行政機關的司法機構,審理行政案件時必然更加嚴謹。因此,部分人會直接跳過復議程序,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
事實上,雖然行政復議由地方政府名義受理,但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制度,若政府維持原行政行為,將作為共同被告承擔責任,這意味著復議機關在維持決定時仍面臨敗訴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復議的實質審理工作由專門的行政復議機構承擔。這些機構深知自身代表政府形象,責任重大,多數(shù)會秉持嚴謹態(tài)度進行實質審查。
從程序時效性看,當前司法實踐中存在某些法院受理延遲現(xiàn)象,而復議程序則嚴格遵循五個工作日的法定期限(行政復議法第三章第三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更精準預估時間成本。
更為關鍵的是,無論是復議還是訴訟都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由行政機關承擔主要舉證責任,審查重點在于其提交的證據(jù)材料能否支撐行政決定。作為原告的當事人,需基于行政機關的案卷材料提出主張,但現(xiàn)實中多數(shù)人在處罰決定作出前未申請聽證,或在聽證階段未有效質證,導致事后不了解行政機關掌握的證據(jù)。
若直接提起訴訟,沒有經驗的當事人容易出現(xiàn)因缺乏案卷材料支撐,起訴狀容易脫離關鍵證據(jù)。而先行申請復議,則可在復議階段的閱卷環(huán)節(jié)全面掌握行政機關的證據(jù)材料,據(jù)此撰寫更具針對性的訴訟材料,為法官審理提供有效參考。
此外,部分案件通過復議程序即可實現(xiàn)訴求,無需進入訴訟階段。
由此可見,行政復議既是獨立解決問題的途徑,也能為后續(xù)訴訟奠定堅實基礎?;谏鲜龇治?,京坤律師建議大家優(yōu)先選擇行政復議程序。當然你也可以聯(lián)系京坤律師,具體聊聊你的案情,看看適合哪一種解決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