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猛士M817在成都科技館上市。 猛士品牌是東風的豪華越野品牌,M817定位于30萬級市場,與華為聯(lián)合定義,基于IPD研發(fā)流程打造,具備“五全實力”。技術上有諸多突破,如行業(yè)首次實現(xiàn)前后解耦的榫卯架構、智能E鎖,整合相關系統(tǒng)的VMC底盤域控制系統(tǒng),雙電機集成兩擋變速器集成差速鎖,還申請了450多項發(fā)明專利。 該車是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參數(shù)丨圖片)的越野車,采用全新WEWA架構,在智駕、座艙、車控等方面全棧華為賦能。
東風與華為合作全面且深入,涉及多個品牌,從整車定義到上市全環(huán)節(jié)合作,追求打造領先產品。下面就是此次媒體對尤崢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jīng)理,曹東杰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車科技公司總經(jīng)理,靳玉志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等三位領導的專訪內容。
記者:尤總,這兩年國內新能源越野車市場處于一個群雄并起的狀態(tài),東風是因軍而生、有濃厚越野文化的央企,猛士品牌在其中承擔著什么角色?猛士M817對東風集團有哪些戰(zhàn)略意義?
尤崢:東風是造軍車起家的,一直以來,國有盛事,必有東風。
2003年,猛士品牌創(chuàng)立。2004年,當時的東風總經(jīng)理苗圩提出,我們可以把猛士打造成東風的豪華越野車。從品牌創(chuàng)立到時隔17年的2020年,我們堅定地走向電動化的猛士道路。
猛士的第一臺車為什么叫猛士917?9代表東風1969年建廠,17是指我們轉民用,歷經(jīng)17年的努力與探索,終于打造出豪華越野車,推出猛士917。
在東風的品牌架構中,猛士是豪華越野文化的領先者,它是東風的豪華品牌。嵐圖是高端新能源品牌,奕派聚焦主流市場,現(xiàn)在整個東風乘用車體系的品牌架構非常清晰。猛士品牌在東風整個戰(zhàn)略中的位置也非常清晰,而猛士917就是開山之作。
猛士的磐石底盤是業(yè)界最好的底盤,它采用前后雙叉臂結構,再加上空簧,所以猛士917和猛士M817的底盤,不僅是國內第一,在世界范圍內我們認為也是第一。
猛士917定位60萬以上市場,改裝版本的價格可超過100萬,今年上海車展黃立定的一臺加上無人機達到198萬,可以說猛士的豪華品牌形象已逐漸立住。在杰蘭路的品牌調研中,把猛士定位在豪華越野位置,與BBA同處高檔豪華陣營,和吉普、牧馬人、大G在同一個位置。
第二款車猛士M817,是面向30萬級市場打造的越野車型。我們在研發(fā)時希望它能比猛士917減重400公斤,并通過幾年的研發(fā)把它打造出來了。我們是“寧少一公斤,不多一馬力”,這車是1.5T的,但采用專用混合動力發(fā)動機,加上后電機四驅,相當于6.0T發(fā)動機來驅動這個車。這臺車還融入鐵血猛士的軍工品質,給大家?guī)順O限越野體驗,包括越野的細膩感,爬山過坎,有泥地、沙地、巖石、涉水多種工況。猛士M817,是由我們與華為來聯(lián)合定義,它在開發(fā)過程就是聯(lián)合利用華為的IPD研發(fā)流程。
有了這臺車,你可以放下工作的壓力開心去撒野。所以當時在聯(lián)合定義的時候,我們也會關注城市路況的駕駛體驗,我們和華為共同打造這臺智能越野第一車,是希望大家開車時可以一起撒點野,所以為這臺車打造了“五全實力”,包括全棧華為、全域通達、全維安全,還有全感豪華。豪華不是皮質,不是氣味,而是我們的底盤,是選用的京西重工,和衛(wèi)士一樣的空氣彈簧,但是我們的價格可能是衛(wèi)士的1/3、1/4。最后一個是全能拓展,我們到年底會公布全能拓展的猛士M817極限越野版,希望大家能夠信任東風猛士這個品牌,我們會為客戶打造極致的越野體驗,包括城市中的體驗。
以前只有機械才能越野,但是科技時代賦能了越野新的可能,它是越野界的新物種,以前只有老炮兒去越野,現(xiàn)在越野變得非常簡單。所以請大家繼續(xù)期待我們后續(xù)的產品線,我們已經(jīng)布局到2028年,我們將以中國越野文化領先者的姿態(tài),打造一個讓大家更加驚喜的豪華越野體驗,和你們共同去征服,去成為你們心中的猛士。謝謝大家!
記者:曹總,我也是猛士917的車主,從917到M817,猛士的越野基因深厚,與市場同級產品相比,猛士M817在技術上有哪些突破?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在哪里?另外,權益為什么是限時的,而不是長期提供?
曹東杰:非常感謝選擇猛士!從開發(fā)角度來說,我們要承襲猛士的越野基因,又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機械架構。我們在行業(yè)內首次實現(xiàn)了前后解耦,開發(fā)了一套榫卯架構,能夠做到前后驅動同步,這就是我們的智能E鎖。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聯(lián)合采埃孚把IBC、AKC、CDC,也就是把縱向、橫向、垂向,通過VMC底盤域控制系統(tǒng)進行整合,讓底盤有了小腦的概念。我們是行業(yè)里第一個做這個的。
同時,我們第一個把雙電機集成兩擋箱集成差速鎖做出來,前后開發(fā)了三代,第一代是解決有和無的問題,第二代解決能不能的問題,第三代解決可靠性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攻克了很多難關和困難,經(jīng)歷了很多次推倒重來。比如差速鎖在雪地里的延時問題,比如阿拉善天坑,一把上去沒有問題,但能否N把連續(xù)上去?這考驗的是可靠性。再比如我們從6300升到8100,整個尺寸鏈,所有傳動性的東西全部推倒重來,所以前后開發(fā)代價還是很多。再一個就是電驅動的扭振問題,前后輸出同步的問題等等。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我們做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工作,前后申請了450多項發(fā)明專利。
在猛士917基礎上,猛士與華為深度綁定,把最強的骨骼,再加上最強的大腦,整合在一起,以開放姿態(tài)與華為共創(chuàng)猛士M817。所以我們在講這款車的“五全實力”的時候,第一個就是強調全棧華為,也就是從車控到座艙,到智駕,到云控,到通信系統(tǒng)全部放開,全部和華為綁定,所以猛士M817有了最強大腦的賦能,我們也把它稱作智能越野第一車。這是這款車的一個最核心的點。
再一個剛才問了權益問題,因為都是免費權益,所以限時了。
尤崢:我再補充一下,猛士M817的升級點,我覺得第一個就是底盤性能的全面升級,這個車是全鋁底盤,比猛士917整整降低了400公斤。同時底盤技術里面加上了后轉角,包括轉向技術,這是底盤的升級。同時,車身也進行了升級,可以滿足歐洲五星碰撞和美標的最嚴格的側撞,包括面對沙漠翻滾的安全。第三個升級,我覺得是與華為的合作,智能化系統(tǒng)升級,這是底盤、車身、智能化的升級。
越野方面的升級,猛士917和猛士M817,是6-10級的越野,未來還會通過具身智能技術,向智能體發(fā)展,它有明亮的眼睛,強健的體格,聰明的大腦。這里面還有一個突破就是電子電氣架構的突破,在這個架構基礎上,未來我們再做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話就更容易了。
曹東杰:還有動力方面的升級,猛士917是增程動力,猛士M817首次實現(xiàn)了PHEV。
尤崢:是超級混動加上增程的結合體。在越野過程中,越野的速度比較慢,三四十公里,在沙漠、巖石路況中,它和商務車差不多,要低速高扭矩才能過巖石,所以說這個車的保電功能非常好,在極限的過程中也能夠用電機和發(fā)動機來同時驅動,過坎效果非常好。同時,如果傳統(tǒng)的車必須有機械差速鎖,我們用智能E鎖,這個E鎖的結構也是一個技術的升級,它和差速鎖幾乎無伯仲之別。
記者:各位領導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胡婷,想問一下靳總,咱們猛士M817是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的越野車,與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這種升級,對越野市場又將帶來哪些體驗上的革新?
靳玉志:猛士M817這款車是首批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的車型。
從ADS 1、2、3到ADS 4,每一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定位,ADS 1是第一個支持城區(qū)、依賴于高清地圖的城區(qū)的ADS,ADS 2的話是我們發(fā)布以后,第一個不依賴高清地圖,全國都能開的版本。所以有了ADS 2以后,是整個中國第一個具備輔助駕駛能力,才使得輔助駕駛L2,一下在全國爆開。之前它的應用場景很受限,只能在全國幾個城市支持城區(qū),高清地圖還不完整,所以ADS 2放在更長遠來看,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更重要的里程碑。
到了ADS 3的時候,我們開始具備端到端的架構,同時支持車位到車位和代客泊車的能力,當時是1.0的能力。到ADS 4以后,我們又在過去端到端的架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全新的基于模型WEWA架構,WE,世界引擎,這是在云端訓練用的一個架構,在車端叫WA,所以連在一起叫WEWA。WEWA是一個縮寫,就是我們在云端訓練完的模型,能夠部署在車端,這是一個全新架構的升級。
在云端這一塊,我們用非常大的算力來做訓練,原因就是我們要把各種各樣的數(shù)據(jù)放進去進行訓練,同時還會用增強的方式來提供更高難度的數(shù)據(jù),比實際使用場景當中還要生成更高難度的,難1000倍的數(shù)據(jù)。
可以這么理解,平時的數(shù)據(jù),實際上相當于大家平時做的普通數(shù)學題,但是在云端訓練,我們加強難度以后,相當于做了很多的奧數(shù)題,或者附加題。這種問題你平時不常見,但是在實際開車的場景當中,一旦遇到的話可能關系到生命安全。
在車端,我們基于云端訓練好的模型,部署到車端的世界行為模型,使得我們在車端,從各種傳感器感知以后,直接生成控車的能力,讓開車非常自信,非常絲滑,而且會對很多預見性的風險做提前處理,這是ADS很大的升級。
其實我們到ADS 3的時候,已經(jīng)是行業(yè)里面非常驚艷的體驗,到ADS 4會更好,從9月份會陸續(xù)開始推出。下周周末我們在上海有媒體日,請媒體朋友體驗。
那為什么我們會把ADS和猛士M817結合起來?這是和猛士品牌的第一款車,后面全系列都會合作,就像尤總前面提到的,猛士的定位是“整個東風集團里面的豪華越野”。但是越野其實跟大家的生活感覺離得很遠,我認為90%甚至更長的時間是在城市里面使用,而不是在越野的場景使用。
猛士M817如果加上智能化,對用戶使用會帶來很多的便利,首先是在越野的場景里面,曹總跟我講,越野往往要專門開很長的長途,到一個越野的場地去。開到越野的場地過程當中都是高速,有ADS 4的智能化能力,在高速上能夠很輕松,到了越野場地以后可以使勁地撒野。
在城區(qū),這么大的車,很多人覺得不好開,停車更是一個難題,但是有了智能化的能力以后,在城區(qū)開起來會很方便,而且停車不再是難題。我今天跟尤總還在說,現(xiàn)在停車都不用自己停了,我們用了ADS 4的停車能力,我認為超過99%的人的停車水平。大家只要用過的肯定都相信我說的這句話,因為是在特別窄的車位,其實人的判斷,看不到距離障礙物有多少的距離,猛士M817是360度的傳感器,測距到了厘米級的精度,因此你可能感覺到很極限、很危險,實際上對它來說是很安全,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空間,一次就倒進去了,因為它對空間的感知非常準確,對大車來說也不難,這就是為什么猛士M817跟智能化結合在一起以后,能夠給用戶帶來很多的價值。
記者:今年以來,東風和華為的戰(zhàn)略合作提速發(fā)展、不斷深化,今天兩位老總都在現(xiàn)場,想問一下雙方接下來的合作又要放哪些“大招”?
尤崢:我們第一個合作是2022年年底,2023年年初是猛士,同時我們去年把奕派也跟靳總進行全面合作。這個合作是技術方面的,因為未來的研發(fā),獨立研發(fā)你想通吃整個世界,尤其是智能化到來的時候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和生態(tài)合作伙伴,和華為這樣的優(yōu)秀伙伴一起來研發(fā),才會給我們的用戶提供極致的體驗,這是技術方面的。
與華為的合作還有集成式的,從開始定義汽車到推向市場到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還有營銷的管理,這是整個從戰(zhàn)術層面的合作,戰(zhàn)略合作是全方位的。
還有就是我們要探索整個體制機制,因為央企的體制機制怎么和民企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靈活的,有利于我們人才的發(fā)揮,我們的研發(fā)效率,同時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這么一個全機制的體系。
所以可以看到今年嵐圖,下半年大概有4款車將量產,而猛士今天量產的猛士M817,猛士M817改型車會在明年陸續(xù)推出,我們正在謀劃第三款車。
當然我們之間的合作不是這種物理上的,我覺得我們之間的合作是能夠做到化學上的反應,我和靳總一個月開一次項目會,項目會要盤點我們要合作的項目、新合作的項目,我和靳總應該說相對滿意,同時我們和董事長、包括徐直軍總等等都有很好的戰(zhàn)略層面上的溝通,這樣互通有無,我們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不是藏在桌下面,這樣解決問題既快又有效。
靳玉志:東風和華為的合作,雙方非常信任。目前的合作,剛才尤總介紹了東風整個車的譜系,猛士是豪華,嵐圖是高端,奕派是主流。這三個品牌我們都在合作,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合作的全面性。
二是我們合作的深度,我們合作從整車的定義到設計、開發(fā),然后整個測試,以及上市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就像尤總提到的,我們是整個環(huán)節(jié)全程在深度合作。因為到了智能化時代以后,車最重要的兩個變化,一個就是到新能源,一個就是到智能化,新能源它的電池是標準件,所以合作的深度不會太深,但是智能化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軟件,很多的軟件意味著AI。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在最初的前端就要開始很深度的合作,才能把一款車的機械性能和AI進行充分的結合。
我們雙方在這次合作的過程當中是有追求的,我們的追求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因為東風有著非常好的造車底子,華為有好的軟件和AI方面的能力,我們希望結合以后,打造出真正領先中國、領先世界的汽車,這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就像今天曹總發(fā)布的猛士M817,我們?yōu)槭裁唇小爸悄茉揭暗谝卉嚒??智能越野是我們雙方共同定義的新賽道,因為過去的越野車,大家知道的世界上有名的越野車,在智能化上沒有能力。有智能化的車,但是沒有很強的越野能力,所以我們雙方就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品類,就叫智能越野。我們這個品類定義以后,要做就做成世界第一,這就是我們雙方共同的追求。
當時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就像尤總說的,我們每個月都會開會,每個月都會見面,當時討論這個事情,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拿過去的手表來說,過去一想到越野,我們就想到專業(yè)的運動手表——佳明手表,是專門給運動員,戶外愛好者用的手表。
但是真正用佳明手表的用戶是很少的,后來大家看到都是智能手表,這個量變得非常大,而且可以做得非常貴。后面我們覺得說智能手表就是以蘋果、華為為代表的穿戴式手表,所以我們覺得越野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專業(yè)化,非常細分的賽道,我們認為未來它跟智能化結合在一起以后,應該重新定義一個市場,那就是智能越野市場,這個市場的空間遠遠不是過去純越野的小眾市場,而應該是面向大眾的,既可以越野,又可以在城市里面大量使用的,既有重度越野,又可以給輕度越野使用的車。未來我們會有更多合作,我們的追求就是要做成行業(yè)里面,真正開創(chuàng)性的、引領性,而且是世界性的。
尤崢:當市場、政策、技術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會導致細分市場產生爆發(fā)性的增長。所以說可能大家期待的第一個千億企業(yè)會誕生在嵐圖,第二個可能就是東風猛士在湖北,湖北的猛士也是中國猛士,更是世界的猛士。
記者:我是媒體里面第一批買猛士917的,是首發(fā)版,今天猛士M817作為猛士和華為打造的“智能越野第一車”,想問一下在豪華智能越野技術方案,尤其黑科技在產品具體的實力上,關于智能越野這部分,請曹總分享一下。
曹東杰:首先非常感謝你成為猛士917的車主,剛才回答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說過了,還是有一些差別。
猛士917主要是基于規(guī)則的邏輯做了L2的開發(fā),那么猛士M817就是剛才靳總說的,它是WEWA架構,是端到端的概念,完全就是兩套邏輯,所以兩款車對于L2級別上,它們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相當于猛士M817無限接近于L3級別,差距比較明顯。因為一個是端到端,一個是基于規(guī)則,這是主要的差別。當然,我們后續(xù)的車型都會基于華為打造的全新架構去做后續(xù)車型的開發(fā)。
兩款車當中猛士917更穩(wěn)重,能力更強悍,同時還有一些別的車型不能給予的精神和榮耀上的定位。那么對于猛士M817,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跟大家一起撒野,讓廣大用戶在生活中也能夠撒點野,這就是兩款車不同的定位。
尤崢:越山海、閱不凡、悅人生,開著猛士可以跨山越海,同時看見不凡的景色,最終人生快樂。這三個既有車的層次,又有人格魅力,又有整個我們想表達的為客戶造車的理念和世界觀。
靳玉志:猛士M817這款車,兩個領導提到的全棧華為,里面不僅僅是搭載了華為的智駕,也搭載了鴻蒙座艙,還搭載了智能車控,還有車云,車云就含了“星閃鑰匙”,還有“鯨鰭通信”,就是雙卡的通信模組,第一個實現(xiàn)雙卡雙待的,所以說它是全棧的智能化,都是用的華為的。
猛士M817本身的越野性能很好,然后智駕的性能很好,座艙這部分,因為家人在一起,城區(qū)要用,或者在去越野的路上,座艙體驗會非常好。
車控能力就是有各種模式,比如說現(xiàn)在可以一鍵小憩模式,中午直接在車里進行午休,一鍵成床這些都有,這款車為什么叫“全棧滿血華為”?主要就是指的這部分。為什么它敢稱為“智能越野第一車”?就是因為在目前市面上,智能化的程度,它的越野性能肯定是第一,智能化程度第一,加在一起叫作“智能越野第一車”,不僅僅是說它第一個做這件事,而且它的水平、能力是第一。
尤崢:“鯨鰭通信”如果做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我們到了信號比較弱的地方,4G信號或者只有一格信號的時候,手機打不出去,接收信號只能簡單的通話,但是“鯨鰭通信”可以加強信號,及時把一些信息傳出去。
記者:各位領導好,我是中國工信新聞網(wǎng)的,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尤總,為推動猛士品牌的發(fā)展及進一步開拓猛士M817的市場,東風集團層面會給予哪些支持?
尤崢:集團給到的支持,第一個就是建店。傳統(tǒng)的營銷方式是代理制跟經(jīng)銷商談,他去賣車,這樣,主機廠和客戶之間B To B To C,我到經(jīng)銷商,經(jīng)銷商再到客戶,隔開了。但是這次在猛士做了嘗試,我們前期和華為模擬了很多狀況,接下來大概40個自營店,就是我們自己的隊伍,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東風的DFSW銷售方法和華為共同合作之后,創(chuàng)造了一個檢查供應商能力、銷售能力的一套體系,有嚴格的考核體系,考核答卷都是80-85分以上,70分以下的,我們是不讓這個區(qū)賣車的。建完以后,同時賦能給奕派和嵐圖。
第二個方面就是品牌的支持,品牌的聲量打造。這次無論是在頭條,還是小紅書,這個頻次現(xiàn)在維持的力度還是蠻大的,同時我們不止是一個發(fā)布會達到一個尖峰的狀態(tài),最重要的是維持熱度。今天我看了,猛士科技這一個網(wǎng)站,上個月717技術發(fā)布的時候,大概8萬多觀眾,今天是24萬,包括微博可能到了幾百萬了,今天的發(fā)布會我認為可能沖到億級。如果是按照媒體的曝光率的話,有可能到10億級,這是品牌的。
最后,在整個人才方面,我們建立猛士專屬的研發(fā)團隊,持續(xù)升級我們的底盤。和華為一起合作,做到全棧華為,為猛士M817共同賦能。明年年底,我們還會對猛士917進行升級,帶來更加智能化、更加豪華的體驗,我們現(xiàn)在正在聯(lián)合定義。
記者:各位大佬好,我是汽車商業(yè)評論的王菁,猛士M817定義為“智能越野第一車”,是雙方合作的集大成者,經(jīng)歷了一個合作演進的過程。想問兩個問題,第一,東風跟華為合作是從2018年就開始了,期間經(jīng)歷了不同的階段,我們是怎么樣通過合作,打破顧慮或邊界,從一個階段走入下一個階段的?第二個問題,是剛才尤總和靳總也提到了,我們是一個產品的全流程合作。從產品的研發(fā)和管理來說,華為采用的是現(xiàn)代化產品研發(fā)流程,而東風又是歷史深厚的企業(yè),需要一步步基于過去研究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產品的研發(fā)流程合作、雙方的配合是怎么樣達成的?
曹東杰:從微觀上談一下感受,非常感謝您問的問題,因為最后合作的落地必須落在具體的實操環(huán)節(jié)。
就像您剛才說的,東風有一套完整的開發(fā)流程,央企所有的東西有流程、有標準,且按照這個體系來的,也就是我們追尋的就是一臺車開發(fā)的體系、流程、標準,然后還有工具和方法。跟華為合作,也就是他的硬件、軟件怎么上車,和我現(xiàn)有的體系怎么融合的問題。
初期的時候,的確會有碰撞,因為雙方的開發(fā)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和內容。但隨著雙方合作程度的加深,從30分到50分到60分,然后一直到現(xiàn)在應該是80-85分,肯定會有碰撞,哪怕我們自己內部開發(fā)也會有碰撞。最后達到最佳的平衡態(tài),這是開發(fā)。
因為是全棧的工藝,特別里面涉及到了車控環(huán)節(jié),我必須開放我的架構,這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我覺得所有的東西就是必須開誠布公,用開放的心態(tài)和胸懷來跟華為、跟先進的合作,不僅限于智駕,我們后續(xù)也會加深更多方面的合作。
尤崢:這里還有一個就是合作的基礎。傳統(tǒng)車有傳統(tǒng)車的積淀,以前我們開發(fā)一個車型幾乎是48個月,整整4年的時間。
現(xiàn)在為什么開發(fā)這么快呢?平臺的模塊化非常重要。猛士M817之所以開發(fā)速度還可以,是因為有猛士917這個平臺,在這個成熟平臺上,做輕量化,不斷地升級,我們現(xiàn)在的開發(fā)周期幾乎是24個月。
現(xiàn)在是軟件定義汽車,未來是底盤和上車身解耦開發(fā),也就是以前必須先有底盤再做整車開發(fā),再去做實驗,周期很長,如果做解耦開發(fā),那么上車身、下車身之間是一個解耦開發(fā)。未來的車,走到車-路-云協(xié)同,系統(tǒng)可能會更簡單。在國家層面也有星網(wǎng)公司,如果加上車-路-云-星,那未來的智能化發(fā)展,在整個大的宏觀環(huán)境下,可能會發(fā)生更大的一些變化。
如果是車-路-云的話,路端的這種攝像頭、算法會重基礎設施,如果加上星鏈的這種方式,有可能路側端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就會輕量化。所以說一個成熟的平臺,里面有很多的東西都可以走到模塊化上面,比如說矩陣式大燈是模塊的,屏,鴻蒙操作系統(tǒng)是模塊的,座椅包括傳統(tǒng)的部件也都是模塊化的。只有模塊化、平臺化最終走向集成式的開發(fā),整個研發(fā)速度才會快起來,給客戶不斷提供創(chuàng)新的產品的速度也會快起來。
猛士M817這個車為什么安全?我們采用了“熱氣脹”成型,也就是A柱這一圈全是“熱氣脹”,以前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的。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個場景,就是這個車撞擊卡車,追尾的時候,車的前窗沒有變形,這就是得益于工藝質量的提升,這是集成創(chuàng)新的一個過程。
記者:我是猛士917的車主,我想問靳總,猛士M817是全棧華為,在未來猛士的其他車型里是否也會采用這樣的方式合作?第二個問題,現(xiàn)在一提到華為就代表了科技、代表了智駕,華為跟很多車企都在合作。作為消費者怎么去判斷華為跟哪個企業(yè)合作的深入程度、產品的質量水平?怎么樣去判斷華為的全棧自研或者華為在智駕、鴻蒙座艙或者其他領域的合作?
靳玉志:首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東風集團和我們的合作,猛士、嵐圖、奕派都有。猛士是東風集團里面的豪華越野,猛士M817是我們合作的第一款,但絕對不是就這一款,未來會有猛士917的改款,以及整個猛士的系列上都會有新的合作,這是全系的合作。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覆蓋從20萬到150萬,整個的越野全系列,全部的猛士系列。我們就是要打造出全世界最好的智能越野,所以我們說“智能越野第一車”。今天大家見證了“智能越野第一車”的發(fā)布,這只是開始,大家有一天一定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智能越野就是在中國,而且是在猛士誕生的,大家一定要相信這個判斷。這是第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是整個猛士的系列,全面地來合作。
第二,因為華為的戰(zhàn)略是不造車,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來賦能,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大家看到的“界”也好,我們現(xiàn)在和東風的這種全棧、全流程的合作也好,也有其他幾個類似這樣的合作,深度的合作,實際上是在把我們的智能化方案,賦能于我們的車企,因為他們本身有做車很好的底子,一起把車定義好、設計好,把它造好、賣好。
當然我們也有其他的合作模式,僅僅只買一個部件,這也是一個模式,也是同樣的商業(yè)模式,所以實際上對于用戶來說來判斷,更多的就是看我們合作的深度以及部署的智能化是不是全棧的,你就大體能判斷我們在上面投入的深度。就像我們現(xiàn)在和猛士的合作深度是非常之深的,就是雙方能夠共同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高質量的、高品質的、高度智能化的車。因為雙方在車的質量上、品控上都非常嚴格的,我們平時在和他們的交流當中,能夠深刻感受到他們對質量的追求,而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內部也是把質量安全放在最高優(yōu)先級。所以我們雙方都是在共同追求質量、品質、智能化,在整車的用戶體驗上,去追求極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