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拆遷,給我媽100萬,小姨20萬,小姨連夜回來找姥姥大鬧
“親不親,故鄉(xiāng)人;近不近,拆遷分?!?/p>
我是林婉兒,蘇州人,今年三十歲,在市里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
我從小在姥姥家長大,姥姥林秀珍是個退休老會計,精明干練,脾氣倔但心腸軟。
我媽林玉華是姥姥的大女兒,穩(wěn)重踏實,嫁給我爸后一直在蘇州生活,照顧姥姥的事基本都是她在做。
小姨林玉婷比我媽小八歲,從小被寵著長大,嫁到廣州后就很少回娘家,電話也不常打。
今年春天,姥姥家那片老街拆遷了,補償款一共一百五十萬。
姥姥年紀大了,自己不打算買新房,便決定把錢分給兩個女兒——我媽拿了一百萬,小姨拿了二十萬,剩下三十萬姥姥自己留著養(yǎng)老。
這事本來是姥姥親口定的,我媽也再三推辭,說不該拿那么多。
但姥姥堅持:“你這些年照顧我最多,錢是我心甘情愿給的?!?/p>
誰知消息傳到小姨耳朵里,她當天晚上就坐高鐵趕回來,拎著包沖進姥姥家,臉都黑了。
“媽,你這分法也太偏心了吧?我也是你女兒,憑什么她拿一百萬,我才二十萬?”
姥姥坐在藤椅上,拄著拐杖,臉色平靜:“你這些年回來幾次?我生病住院你在哪兒?玉華照顧我十年,你呢?”
小姨漲紅了臉:“我嫁得遠,不是不孝!你這樣分錢,是逼我斷絕關(guān)系!”
我站在旁邊,心里一陣寒。
姥姥輕輕用拐杖戳了戳地板,聲音不大,卻震得人心發(fā)顫。
“玉婷啊,你還記得你結(jié)婚那年,我賣了金戒指給你湊彩禮?你生孩子,我坐了兩個月月子。你說我偏心,那你數(shù)數(shù)我偏了多少年?”
小姨愣住了,眼圈一紅,但嘴上還不服:“那也不能差這么多!你給她一百萬,我怎么做人?”
姥姥冷笑:“做人不是靠錢,是靠良心。你要是覺得我虧待你,這二十萬你拿回去,以后別叫我媽?!?/p>
屋里一下子安靜了,小姨的嘴張了張,最終沒說話,拎著包落荒而逃。
我媽那晚偷偷抹了眼淚:“媽,要不我把錢退回來吧?”
姥姥擺擺手:“你拿得心安理得,不用退。人心不平,錢再多也填不滿。”
幾天后,小姨打電話來說自己沖動了,愿意和姥姥道歉。
姥姥沒說話,只是讓她以后多回來看看。
事情看似平息了,但我知道,姥姥心里是有傷的。
她一輩子精打細算,攢下這點錢,不是為了看女兒們爭吵,而是想在晚年有個安心的歸宿。
后來我陪姥姥去銀行辦了定期,她把三十萬養(yǎng)老錢存了五年期,還特意囑咐我:“婉兒啊,等我百年之后,這錢你媽和你分一分,玉婷就算了吧?!?/p>
我點點頭,心里五味雜陳。
拆遷款是錢,但更是人心的試金石。
姥姥那一拐杖,不是打人,是敲醒了良知。
“樹大分枝,人多分心?!?/p>
拆遷不是分家,錢不是感情的捷徑。
誰要是拿親情做籌碼,逼老人按比例分愛,那就是忘恩負義、貪得無厭!
做人不能太算計,算來算去,最后連親情都算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