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代宗暴死,群臣們商量妃子為他殉葬的事。英宗本想讓代宗的結(jié)發(fā)妻汪氏和其他妃子一起殉葬,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李賢不贊同,說汪氏已廢且幽禁深宮,兩女又年幼,應不予殉葬。英宗同意,汪氏得以活命。唐氏在代宗死時,已被廢除貴妃的封號。又無子女,沒有人為她說話,被迫為朱祁鈺殉葬,成為明朝最后一批遭遇殉葬的妃子。
唐氏被迫殉葬后,卻未能與朱祁鈺合葬,而是被葬在了金山口。唐云燕這樣一位年輕漂亮、溫柔賢惠的女子,不過20歲就被逼殉葬,令人扼腕嘆息。她本可以在深宮中過上與世無爭的生活,錯在她是代宗朱祁鈺最寵愛的妃子,因而成為權力斗爭中的犧牲品。
?4.妃子李惜兒(生卒年不詳):原為江南的土娼,在同類中出類拔萃。后流落京師,姿色妖魅,推為翹楚,被譽為“牡丹花”?。此時,皇太子朱見濟剛剛?cè)ナ?,生母杭皇后悲傷過度,臥床不起。唯一的兒子、太子朱見濟的夭折,給代宗朱祁鈺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從此,他郁郁寡歡,一蹶不振。鐘鼓司內(nèi)官陳義、教坊司晉榮,為逢迎代宗,為之廣泛搜羅美女。景泰五年(1454年),二人聽聞李惜兒貌美異常,以觀賞歌舞為由,將她帶進了宮中,迅速得到了代宗的寵愛,一度超越了后宮所有的嬪妃。因李惜兒土娼的身份,無法冊封,就冊封她的弟弟李諳為錦衣衛(wèi)千戶。不到一月,又賞賜“香火院”和許多園地。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大臣石亨、徐有貞等人為謀取“擁立之功”,迎接英宗朱祁鎮(zhèn)復辟,史稱“奪門之變”。朱祁鈺被廢為郕王,與他的妃子一起軟禁在西苑。不久,代宗暴死,群臣們商量妃子為他殉葬的事。代宗的后妃中,汪后因特殊原因被免除殉葬,杭皇后已去世,剩下的只有唐皇貴妃,李賢妃和妃子李惜兒等人。
關于妃子李惜兒的最后去向,有兩種說法。一是被送回了江南老家。據(jù)說,預備殉葬代宗的妃子名單上報給英宗后,英宗認為李惜兒出身土娼,不配給皇家子孫殉葬?!睹饔⒆趯嶄洝酚涊d,代宗朱祁鈺死后,朱祁鎮(zhèn)將逢迎以圖富貴的陳義和晉榮斬首,將李惜兒遣送回了江南老家。二是被逼為代宗殉葬。《明史》記載:“郕王薨,祭葬禮悉如親王,妃嬪唐氏等賜帛自盡,以徇葬”。里面的“等”字,說明為代宗殉葬的人不止唐貴妃一人。其中,也可能包括李賢妃和妃子李惜兒。兩種說法,莫衷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明憲宗朱見深
1.皇后吳氏(1448-1509年):北直隸順天府(今北京市)人,中軍都督府同知吳俊之女,懷寧伯孫鏜的外甥女。天生麗質(zhì),如花似玉,姿容俊美。知書達理,溫柔賢良,是一個矜持的小美人,“笑不露齒”“窺必藏形”,頗有母儀天下的良好風范。
天順七年(1463年),自感將不久于人世的英宗決定為兒子、皇太子朱見深擇選太子妃。經(jīng)過層層的篩選、選拔,吳氏、王氏、柏氏這三位貌美如花、舉止端莊的姑娘從眾多的備選女子中脫穎而出,成為角逐皇太子妃的有力競爭者。英宗還未來得及確定太子妃的人選,就突發(fā)重病。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將錢皇后和太子生母周貴妃召至榻前,交代了立吳氏為太子妃后去世。英宗駕崩,太子朱見深即位,為明憲宗。周太后遵照先帝旨意,征得錢太后的同意,于同年七月,冊封吳氏為皇后;王氏、柏氏為妃子。
此時,明憲宗卻想立大自己17歲的宮女萬貞兒為皇后。萬貞兒4歲時,因父親萬貴犯了錯而流放霸州,從而被選入明朝宮廷。一開始是孫太后(明英宗母親)的宮女,非常懂事乖巧,深得孫太后的喜愛。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zhèn)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孫太后讓郕王朱祁鈺暫代皇帝位,立孫子朱見深為太子,萬貞兒奉命去照料年僅三歲的朱見深。此后,朱見深歷經(jīng)坎坷,身邊唯有萬貞兒始終悉心照料。雛鳥心理的影響下,使朱見深病態(tài)般依戀著這位亦姐亦母的萬貞兒。不知何日,深宮月色,帷帳燭光,二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發(fā)生了男女情愛。從此,他們視對方多平添了一番情分。
由于周太后堅持立吳氏為皇后,朱見深無奈之下,只好封萬貞兒為妃子。這年,憲宗18歲,萬妃35歲。年輕貌美的吳皇后并沒有打動憲宗,在他看來,吳皇后很是無趣,是一個漂亮的木頭人,不及萬氏的千嬌百媚、風情萬種百分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