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前言:斯文掃地,莫過于此——武漢大學又刷新了高校危機公關的下限。
8月20日,武大對學生工作部官網(wǎng)上一份關于“肖同學”的處分通報進行了特殊處理:對外隱藏具體內容,只限校內網(wǎng)登錄可查。
這種“鴕鳥式”操作讓人瞠目結舌!
既然事實清楚,為何不是直接撤銷處分,而是選擇遮遮掩掩?
既然法院已經(jīng)判決肖同學無辜,為何還要保留這份早已失去合法性的處分決定?
他們所有的聰明才智,果然都用在了騷操作上!
從“快速處分”到“無限拖延”:武大的雙重標準
回顧這起事件的時間線,令人感慨萬千。
當初對肖同學作出處分時,武大雷厲風行,一天之內就完成了調查、審議、通報全部流程,效率之高令人驚嘆。
如今法院判決還了肖同學清白,要求撤銷處分時,武大卻突然變得謹慎起來。
從8月1日承諾全面核查,到8月20日還在遮遮掩掩,整整20天過去了,武大方面依然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這種鮮明的對比,不禁讓人發(fā)問:當初快速處分的決心去哪了?現(xiàn)在拖延不決的底氣又從何而來?
網(wǎng)友諷刺:
“下處分你可是當天就下了呀,法院判決都出來了,撤銷你不愿意了?”
“武漢大學死不認錯,就是不撤銷”
“處理問題方式:偷偷摸摸,猥猥瑣瑣,遮遮掩掩。”
“等上級通知”背后的官僚主義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起事件暴露出的高校官僚主義作風。
央媒此前曾不點名批評“等上級通知”的現(xiàn)象,明眼人都知道說的是誰。
事實清楚、法律明確的案件,為何還要等待“上級通知”?
這種“層層上報、等待指示”的工作方式,暴露了某些高校管理者缺乏擔當、不敢負責的窘態(tài)。
他們不在乎事實真相,不關心學生權益,只關心自己的官帽是否穩(wěn)當。
隱藏處分而非撤銷:武大在害怕什么?
武大選擇隱藏處分通報而非直接撤銷,這個操作令人費解。
互聯(lián)網(wǎng)是有記憶的,處分通報的內容早已被無數(shù)人截圖保存。
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除了增加公眾的質疑和不滿,還能起到什么作用?
武大到底在害怕什么?
是害怕承認錯誤會損害學校聲譽?但是,逃避問題、隱瞞真相才是對聲譽最大的傷害。
是害怕牽扯出當初作出錯誤處分決策的人?但護短包庇只會讓問題更加復雜。
是害怕揭開某些不可言說的權力網(wǎng)絡?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是深不見底的。
“門閥力量”與寒門學子的對抗
這起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如此強烈的關注,因為它觸碰了公眾最敏感的神經(jīng):教育公平與階層固化。
在這個看似公平的教育體系里,有些人確實比其他人更平等。
——這就是普通百姓不能觸及的門閥力量!
肖同學作為普通學生,在沒有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被迅速處分;而另一方卻能調動各種資源,甚至在校方已經(jīng)隱藏處分后仍然不依不饒。
“階級固化,一條寬廣的鴻溝已經(jīng)筑成,如此傲慢,如此不分是非,視十年寒窗為兒戲,無視國家未來,無視教育擔當!”
這不僅僅是武漢大學的問題,更是整個高等教育體系需要面對的拷問。
武大在用行動證明“權大于法”?
武漢大學作為百年名校,曾經(jīng)以其自由開放的學風和獨立批判的精神著稱。如今卻因為一起本可妥善處理的事件而聲譽掃地,令人嘆息。
名校之大,不在大樓,而在風骨;教育之重,不在名利,而在擔當。
武大方面的種種做法,讓人看不到名校應有的風骨,也感受不到教育者應有的擔當。
校長說要等領導意見,請問是哪個領導?中央要求依法治國,你們卻在用行動證明“權大于法”?
公眾期待:公正不能總是遲到
公眾對這起事件的關注,不僅僅是為肖同學個人討回公道,更是為所有可能遭遇不公的普通人爭取權益。
今天武大可以這樣對待肖同學,明天其他學校就可以這樣對待李同學、張同學。如果連名校都不能堅守底線,教育的公信力將蕩然無存。
我們期待武大能夠:
1,立即撤銷對肖同學的不當處分,并公開道歉;
2,追究當初作出錯誤處分決定人員的責任;
3,完善校內申訴和糾紛解決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4,以此次事件為契機,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教育公平專題討論。
公正不能總是遲到,否則會寒了千萬學子的心!
本人始終堅信:教育是底層向上流動的最重要通道,這個通道必須保持暢通和公平。
在此呼吁高校管理者真正以育人為本,還教育以公平,而不是以官位為本。
網(wǎng)頁可以隱藏,但真相無法隱藏!
隱藏處分通報的做法很武大,但追求公平正義的呼聲更中國!
想看更多?請移步知識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識星球?
思如哲思
關注普通人的「生存處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