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萬千觀眾心中的“小婉君”,9歲時憑一雙靈動的大眼睛、一場場催淚的哭戲紅遍大江南北。
童星出道,天賦異稟,風(fēng)光無限,誰都以為金銘會一帆風(fēng)順地走下去。
可沒想到,就在事業(yè)最巔峰的時候,她卻主動淡出娛樂圈;
多年后復(fù)出,又因身高受限、風(fēng)格“過時”屢屢受挫。
如今44歲的金銘未婚未育,頻頻被質(zhì)疑“混得不好”。
到底,她是真的“走下坡路”,還是活得很通透?
1989年,《婉君》在全國熱播。
那年,金銘才9歲,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帶著奶音的哭腔,還有那種一臉天真的哀愁,瞬間就擊中了無數(shù)觀眾的心。
她飾演的小婉君,楚楚可憐卻不做作,把那個身世悲慘的小女孩演得讓人揪心。
那時候的電視沒那么多娛樂選擇,一部戲火了,全家老少都圍著看。
《婉君》就是這樣一部全民爆款,金銘因此成了“國民閨女”。
她的名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有中國臺灣的孕婦把她的照片貼在臥室墻上,盼著自己將來能生出一個這么靈氣的大眼睛女兒。
甚至她去臺灣參加活動時,現(xiàn)場涌進成千上萬的粉絲,安保人員連夜加派8個保鏢才勉強護住。
隨后幾年,她幾乎成了瓊瑤劇里的御用童星。
《雪珂》《望夫崖》《青青河邊草》,只要她出現(xiàn)在熒屏上,收視率就有保障。
厲害的是,金銘的演技不是靠“指導(dǎo)”練出來的,而是“天然會演”。
哭戲幾秒鐘醞釀就能落淚,情緒轉(zhuǎn)換絲絲入扣,這種天分連瓊瑤都感慨:“她是我見過最靈的孩子演員?!?/p>
按理說,這樣的起點應(yīng)該是直通頂流的開局。
瓊瑤一度對她寄予厚望,有意為她量身打造“少女主角”。
等到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爆紅,第二部緊鑼密鼓籌拍時,劇組第一時間聯(lián)系金銘,希望她出演“晴兒”這個角色。
那時的“還珠”已經(jīng)火遍大江南北,能加入第二部,哪怕是個小角色,都足夠讓新人出圈。
更何況金銘本就帶著國民基礎(chǔ)、人氣口碑,加上瓊瑤的力捧。
如果接下這個角色,她很可能會從“童年記憶”一躍成為知名小花。
劇組給出的條件也極為優(yōu)厚,不僅有角色空間,甚至在劇本安排上都愿意根據(jù)她來做微調(diào)。
對其他演員來說,這種待遇幾乎是“天上掉餡餅”。
可金銘卻選擇了拒絕。
因為,她對歷史、外交、國際事務(wù)產(chǎn)生了強烈興趣,尤其進入高中后她要努力考大學(xué),自然不能分散學(xué)習(xí)時間。
在一次采訪中,她說:“小時候的成名,是幸運;但我想知道,如果沒有這些光環(huán),我還能憑自己站多高。”
于是,她開始設(shè)定新的目標:考北大,讀國際關(guān)系專業(yè)。
在當時,這簡直像是“童星自廢武功”。
關(guān)鍵是,她不但沒有選擇保送北影或中戲,還拒絕了最火的劇組邀請,閉門苦讀,做起題來比同學(xué)還拼命,終于順利考上大學(xué)。
可錯失機會后,她注定要回歸平凡。
北大畢業(yè)后,金銘進入中國煤礦文工團,可因為身高原因,她的演員事業(yè)再也紅火不起來了。
原來,成年后的金銘,身高只有1米55,形象清秀卻難撐大女主,角色選擇越來越窄,很多劇組干脆不再聯(lián)系她。
后來,她陸續(xù)接拍了一些影視劇,參加綜藝、嘗試配音,也曾走進直播間。
然而等她再想從頭來過時,娛樂圈早就換了天。
觀眾的口味更新得太快,新的偶像一茬接一茬,而金銘卻因為“長得不像小時候了”而屢次被譏諷為“長殘童星”。
事業(yè)的起伏還未定,2段感情又傷她很深,以至于她現(xiàn)在都未婚未育。
金銘不是不曾認真投入過感情,大學(xué)時那段青澀純粹的戀愛,她至今都記得。
那時她剛進北大,她遇到第一任男友。
在圖書館,他們一起搶占靠窗的位置,考試前互相借筆記,在食堂排隊的時候你一句我一句地斗嘴……一切都像極了校園偶像劇。
但真相總是慢慢浮出水面。
她逐漸發(fā)現(xiàn),男生看似溫柔,實則毫無主見。
他幾乎所有的生活決策都要先問母親,是個妥妥的“媽寶男”。
有一次,她精心準備了一次約會,對方卻因為母親臨時說“家里燈壞了”,就一聲不吭地放她鴿子。
真正讓她死心的,是對方居然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媽覺得你如果真愛我,就該考慮退出娛樂圈,做個安穩(wěn)的家庭主婦?!?/p>
這句話像是一盆冷水澆頭,讓金銘徹底冷了心。
幾年后,她又遇到一個看似完美的成熟男人,浪漫、貼心、細致入微,一度讓她以為自己終于等到了值得托付的人。
可隨著相處加深,對方逐漸展現(xiàn)出強烈的控制欲。
她和朋友聚會晚歸,他連打幾十通電話。
她去拍節(jié)目,對方非要看拍攝安排,還試圖翻她手機。
有一次,他甚至用金銘的手機發(fā)消息警告她的朋友“請保持距離”。
那一刻,她徹底看透了男友。
這樣的感情,讓她感覺不能呼吸,所以她選擇了分手。
這2段感情讓她對婚姻徹底失望,也讓她變得更加堅定。
她在節(jié)目里說:“我不是不相信愛情,只是不想為了愛情丟掉自己?!?/p>
面對外界“未婚未育”的好奇,她淡然回應(yīng):“我沒有活成你們期望的樣子,但我活得剛好。”
如今的金銘,獨自住在北京的房子里,讀書、旅行、曬貓、學(xué)畫畫,偶爾登臺主持或演出,日子過得不急不躁。
她坦言不排斥愛情,但也不再為了湊合而委屈自己。
她曾因為想重新被看見,參加過炒作很重的綜藝節(jié)目,在直播帶貨中強行煽情,一度被批“靠回憶帶貨”。
她的復(fù)出路線并不清晰,時而文藝演出,時而變身網(wǎng)絡(luò)主播,這些搖擺也讓她流失了一部分觀眾的信任。
但正因為有這些真實的選擇與猶豫,才讓她顯得是一個實實在在、也在跌跌撞撞活著的普通人。
在總要求女人“成功又顧家”的觀念里,金銘的路未必適合每個人。
但她那句“我活得剛好”,或許就是她給世界最誠實的回應(yī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