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智慧屏終于迎來了自己的「Mate」時刻。
2025 年 8 月 20 日,華為在深圳舉辦了華為智慧屏 MateTV 的技術發(fā)布會,在 9 月發(fā)布會之前與部分媒體分享了全新華為 MateTV 的設計和技術細節(jié)。雷科技受邀參加了此次發(fā)布會。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技術發(fā)布會上,華為終端 BG IoT 產(chǎn)品線總裁余雋表示,因為 9 月正式發(fā)布會上要講的產(chǎn)品實在太多,所以單獨為 MateTV 準備了一個類似「超前點映」的技術發(fā)布會。
怎樣的產(chǎn)品才能被稱作 MateTV ?
技術發(fā)布會上,余雋先簡單回顧了華為 Mate 系列的發(fā)展歷史,也為新一代智慧屏 MateTV 名字的寓意進行了鋪墊??赡芎芏嗳瞬恢?,Mate 系列剛剛誕生時,其在華為產(chǎn)品序列中的定位并不是「旗艦機」,而是「試驗機」——華為會在 Mate 系列上傾注前沿的技術和產(chǎn)品觀點,并以此探索消費電子的發(fā)展方向。
正因如此,華為也一直沒有將 Mate 的標簽帶到智慧屏產(chǎn)品線中。即使第一代華為智慧屏已經(jīng)在用戶場景領域做了不少創(chuàng)新,但對華為來說這還不夠——界面也好、交互也好,智慧屏仍未和傳統(tǒng)的旗艦電視拉開實質(zhì)性的距離。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隨著 MateTV 的公布,華為的大屏交互也終于進入到了「Mate 時代」。
除此之外,余雋還分享了一個產(chǎn)品名稱中的小細節(jié)——MateTV 是第一次在華為的智慧屏(大屏)產(chǎn)品中使用「電視」「TV」的產(chǎn)品標簽。當然了,名字里有「TV」并不意味著MateTV 失去了華為智慧屏的基本能力:MateTV 的名字和當年第一代 Mate 手機一樣,意味著華為對電視品類「跨越式」的創(chuàng)新和重構——只要產(chǎn)品名里有 Mate 標簽,體驗一定不會差。
那么此次公布的 MateTV,就是怎么改變大屏行業(yè)的「玩法」的呢?
芯片性能是「質(zhì)變」的基礎
我們先來說說 MateTV 的核心,這里的核心值得并不是賣點、傳播的核心,而是字面意義上的核心——華為第一次將旗艦手機的芯片帶到了智慧屏產(chǎn)品中。來自手機的芯片能力讓 MateTV 有著更高的硬件算力,在跑分方面更將全球?qū)κ诌h遠甩在身后,即使和上一代華為智慧屏 V5 相比,MateTV 也拉出了「數(shù)量級」的優(yōu)勢。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圖片來源:雷科技
同樣和旗艦手機看齊的還有 MateTV 的 RAM 和 ROM。在絕大多數(shù)智能電視只配備 4+ 64GB 內(nèi)存時,MateTV 直接給到了手機級別的 12GB +256GB LPDDR5 和 USF 3.1 閃存。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為什么華為要在智慧屏上「堆料」?電視配置做的再高,也只是一個「看視頻」的大屏設備,為什么要在這些不影響體驗的地方「徒增成本」呢?對一般的電視來說,這個理論確實沒錯——播放視頻、投屏這些簡單的使用場景遠遠用不上手機級別的芯片性能。
但對華為 MateTV 來說,芯片性能其實是一個「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過程。電視配置的「得過且過」,讓品牌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在電視上構建新的交互體系。而 MateTV 的出現(xiàn),打破了「硬件差——體驗差」的循環(huán)。
圖片來源:雷科技
舉個例子,即使現(xiàn)代中高端電視已經(jīng)標配高刷新率面板,但系統(tǒng)操作依舊充滿「拖泥帶水」,只能用簡單的「大色塊」UI。但 MateTV 的性能讓大屏交互也能擁有小屏交互易用、流暢、敏捷的特點。在活動現(xiàn)場,華為就演示了 MateTV 和海外品牌旗艦電視打開資訊 App、健身 App 的速度差距。
左為對比產(chǎn)品,右為 MateTV,動圖未經(jīng)加速
圖片來源:雷科技
重新定義電視的交互方式
這種手機同源的芯片不僅讓 MateTV 的操作「快如疾風」,也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電視的「生態(tài)位」。以客廳娛樂為例,玩游戲的各位都知道,屏幕越大,游戲的視覺觀感就越好。但為什么我們不在 98 吋的客廳電視上投屏玩手機游戲呢?
原因無非兩點:畫面延遲和「手眼分離」。畫面延遲很好理解,無論有線還是無線投屏,手機和電視的畫面始終會有延遲。對影音場景來說,這點延遲不足掛齒;但在游戲場景下卻決定著最終的勝負。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比起畫面延遲,「手眼分離」的情況更影響游戲體驗。手機屏幕不同于鍵盤、手柄等「實體控制器」,不能只用手感確認按鍵位置,一般玩家難以「盲操」。即使職業(yè)玩家也不敢保證高烈度對抗下的準確操控。但電視大屏的屬性意味著我們也不可能上手「搓電視」,「手眼分離」已成必然。
對此,華為在 MateTV 上也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旗艦手機芯片的加入讓電視可以在機內(nèi)原生運行游戲,以零延遲的方式顯示游戲畫面。而針對「手眼分離」的問題,華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大屏交互設備——華為靈犀懸浮觸控。
圖片來源:雷科技
簡單來說,華為靈犀懸浮觸控是一個支持多點觸控的,面積略大于智能手機的智慧手柄觸控板。但不同于電腦的觸控板,華為靈犀懸浮觸控擁有「懸浮感應」的能力,能準確識別用戶手指懸空時的位置。
而在使用華為靈犀懸浮觸控時,華為會根據(jù)用戶手指的實際位置,在 MateTV 上實時顯示用戶的「虛擬手指」。即使不按下觸控板,也能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手指」。
根據(jù)雷科技的現(xiàn)場實測,華為靈犀懸浮觸控的懸空感應和延遲控制都非常出色:只要不是刻意把手指抬高,在正常使用場景下,華為靈犀懸浮觸控都能準確追蹤到用戶的手指位置,并實時渲染在 MateTV 上,真正解決了電視游戲「手眼分離」的問題。
事實上,正是華為靈犀懸浮觸控的出現(xiàn),讓雷科技認為 MateTV 實現(xiàn)了「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創(chuàng)新。如果電視芯片性能只提升 10%,我們只會得到一臺打開 App 稍快的電視。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如果電視擁有手機的性能,我們就會開始考慮一些「過去不敢想」的事情,催生出華為靈犀懸浮觸控、靈犀指向遙控、靈犀手寫筆這種全新的交互硬件,并最終徹底改變電視產(chǎn)品定位,讓其從一個「單向輸出內(nèi)容」的大屏幕變成一個「雙向交互」的智慧設備。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這恰恰也是華為選擇以「Mate」來稱呼這一代智慧屏的原因——MateTV 不僅僅是一款旗艦智慧屏,同時也是一款開創(chuàng)了大屏交互新時代的智慧屏。
九月電視行業(yè)迎來深水炸彈?
當然了,此次技術發(fā)布會上,華為對 MateTV 的各項實力似乎還是有所保留。除了旗艦主芯片、畫質(zhì)芯片、Mini LED 面板、大屏交互和智能互聯(lián)等方面外,MateTV 還有很多尚未公布的產(chǎn)品細節(jié),比如畫質(zhì)優(yōu)化算法、價格……根據(jù)華為的說法,這些信息還得等到 9 月份的正式發(fā)布會才會正式揭曉。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從技術發(fā)布會所透露的產(chǎn)品實力與品牌自信來看,華為 MateTV 的出現(xiàn)確確實實給整個電視行業(yè)「上了一課」。畫質(zhì)、音效對電視來說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思考電視的本質(zhì),行業(yè)將永遠停留在 10 年前「智能電視」的那個時代。
打敗電視的從來不是屏幕更大的電視,沉寂已久的大屏品類,是時候開啟一些新的想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