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我們想喝可樂的時候,在極長的時間都只有兩個選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當我們選擇手機的時候,有 90% 的概率在蘋果和華米 OV 等品牌里輾轉。當我們買運動服飾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率是 Nike、Adidas。 但世界之所以繽紛多彩,是因為在這些巨頭之外,有一些不遵從傳統(tǒng),力求創(chuàng)造不同,注重設計和功能,著眼于明日的公司存在。 它們有著非主流的商業(yè)模式,設計與產(chǎn)品能提供獨特的用戶價值,和足夠的社交談資。重點是,它們沒有大公司的包袱,敢于不顧一切的進步。它們,是「多樣性公司」。 多樣性,是開放世界的關鍵。愛范兒相信,只有真正關注和理解多樣性公司才能比更多人更早地看見未來。在同名欄目中,愛范兒將以專訪的形式,與你一同見證這些多樣性公司,如何重塑未來,定義新常態(tài)。
本文是「多樣性公司」第 7 篇,我們和領克副總經(jīng)理穆軍進行了對談。
領克是一個特殊的汽車品牌,它是極少數(shù)在汽車賽事領域投入大量精力的中國汽車品牌,也是極少數(shù)在燃油、混動和純電三線作戰(zhàn)的中國汽車品牌,它過往有鮮明的年輕和個性標簽,現(xiàn)在面臨著客群逐漸成熟,市場瞬息萬變的挑戰(zhàn)。
同時,領克 900 這樣自我突破的車型受到了市場認可,領克 10 EM-P 也正準備挑戰(zhàn)中大型轎車市場,領克的信心源自什么,熱愛歸于何處,個性是否會被磨滅?答案就在下方。
「用戶熱愛我們,我們回應這種熱愛」
Q:上半年領克的重磅新車是全尺寸 SUV 領克 900,下半年領克的重磅新車是領克 10 EM-P,為什么會在競爭更激烈的下半年選擇一款中大型插混轎車投入市場?
A:領克未來的方向就是主攻插混,這是我們最核心的方向。
然后就是客戶的需求還是挺明顯的,就在這個方位上,原來買 B 級燃油車,BBA 入門車車型的用戶在換車的時候,發(fā)現(xiàn)市場沒有真正適合他們想要的車型。
具體講,就是他們想要一輛非純電的新能源,又有智能化,同時還不改變太多日常實用習慣,然后保證安全,操控也好的車。
領克 10 EM-P 正好能干這件事,安全、操控和品質,這些用戶看重的要素我們早就具備了,我們只需要補充好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兩件事,加上符合客群的審美和調性,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領克 10 EM-P 造車的邏輯,其實和領克 900 是一致的。領克 900 的經(jīng)驗,我們會復制到其他車型上。
▲ 領克 10 EM-P
Q:過往領克給人的印象是做緊湊型運動型的車型很擅長,到了混動乃至純電領域,領克的氣質是不是在往「家用」在走?更大的領克 10 EM-P 的定位和受眾是什么樣的?
A:我們會繼續(xù)堅持做汽車運動,不會放棄,不過有時候談到汽車運動,不能簡單地等同于高性能,更快、更強。
汽車運動也包括操控能力的邊界在哪里?我邊界更大,就等于操控更穩(wěn),失控的邊界比別的車大得多,那么車的安全性也提升很多。
所以這次領克 10 EM-P 跟客戶溝通的不是我多么快,快這件事,新能源車要比傳統(tǒng)燃油車要簡單,加電機就能解決。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就思考這款車到底賣給什么樣的客戶?是像領克 03 那樣,自己一個人爽,還是我不僅自己可以爽,也可以帶家人朋友一塊出去?
中大型豪華轎車的零百加速,都是 5、6、7 秒,就是追求又快又穩(wěn),因為 6 秒左右已經(jīng)很快了,所以領克 10 EM-P 選了這么個值:5-6 秒之間。在這個范圍里,我們希望它不僅高性能,但也是操控穩(wěn)的車,這是我們過往汽車運動底盤調校這些數(shù)據(jù)得回來的經(jīng)驗,就是讓領克的車都能調校得很好,不光是緊湊型,是所有領克的車都能調得很好,甭管大小。
覆蓋更多家庭場景,也是一種向寬的邏輯,我們要通過領克 900 和領克 10 EM-P 打動更大的群體。
Q:燃油車,燃油性能車,混動和純電領克都在做,為什么領克的戰(zhàn)線會這么長?
A:領克是這么樣的一家公司,就是用戶需求在哪里,領克就在哪里,只有這樣才能讓用戶滿意。過去無論是油車、混動還是純電,用戶對我們的滿意度都挺高的。
之前智能化沒跟上,不過這次領克 10 EM-P 就一把追回來了。
我們三線作戰(zhàn)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因為有些客戶真的想跑賽道,想玩賽事,在混動和純電領域還沒法提供這樣的樂趣和賽事,所以燃油車領克還是要保留,這也是一些領克客戶的執(zhí)念。包括領克做 Z10 也是,因為有很大一批人,當他們想買純電的時候,還是想要領克的純電,所以我們推出了領克 Z10,領克 Z20 等純電車型。
▲領克 Z20 純電 SUV
戰(zhàn)線長也有戰(zhàn)線長的好處,比如我們發(fā)現(xiàn)領克 900 加領克 Z20 這樣的家庭購車組合,就非常強大,900 覆蓋長途和家庭用車場景,Z20 覆蓋城區(qū)短途和個人用車。
我們觀察到領克客戶隨著年齡增長,家庭成員也在變化,我最近去新疆阿勒泰一趟,看到一些開大車的場景,就發(fā)現(xiàn)一個大家庭開兩輛車不是成本或者累不累的問題,而是不好交流的問題。
一家人從 A 點到 B 點,在領克 900 這樣的大車里,就等于在一個房間里頭,想唱歌,我有無麥 K 歌;想吃東西,我有冰箱;想照顧孩子,大六座,長輩也在車里,這才是真正的家庭場景。
原來的領克沒有這樣的產(chǎn)品,現(xiàn)在有了。
Q:現(xiàn)在大家算新勢力品牌的時候,不會帶上領克,但是相比于吉利長安上汽廣汽,領克的形象又是偏新銳和年輕的,領克怎么看自己的品牌定位狀態(tài),以及整體價格定位?
A:我覺得我們是基于傳統(tǒng)車企孵化出來的新勢力,我可以用這句話來描述領克。
因為領克要做的事,就是改變了原來傳統(tǒng)車企里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前是以生產(chǎn)為核心,而領克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基于用戶的需求去開發(fā)產(chǎn)品,去和客戶生活在一起,互動在一起。
即便到現(xiàn)在,我都覺得領克是新勢力,因為就算把其他新勢力品牌都加上,我們也是做用戶做得最好的品牌之一。
所以我看是不是新勢力就看兩件事,第一,有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第二,有沒有以用戶為核心。
還有個信息我覺得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領克創(chuàng)立的時候,目標就是合資品牌,那個時候合資是公眾認可的主流,國產(chǎn)品牌大多數(shù)都賣 10 萬以下的車。但是現(xiàn)在,來到中國汽車主導的新能源領域,領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對合資品牌的超越,我們現(xiàn)在的平均售價達到了 18.9 萬,是高于豐田、大眾這些主流合資品牌的。
高價值造車理念,不搞價格戰(zhàn),在中國是有用戶基礎的。
Q:領克是汽車品牌里很早就開始做用戶運營的,為什么領克在較早的時間點意識到了用戶的價值?除了營收,領克從用戶這里還得到了什么?除了汽車,用戶用領克這里可以得到什么?
A:領克剛成立的時候,當時我們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中國汽車行業(yè)還需要一個新品牌,這樣一個新品牌靠什么在這個市場立足?
一定是要做創(chuàng)新。
再問一句,我們創(chuàng)新是為了誰?那一定是為了客戶,想生存就一定要以客戶為主導。
中國汽車品牌里面,用戶運營和用戶互動有兩個品牌是做得比較突出的,蔚來一個,領克一個,其他品牌和用戶沒有那么強的連接。
領克(LYNK&CO)的名字就是連接(LYNK)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開放與協(xié)作的精神以及無限可能(CO),領克從初創(chuàng)開始,基因里就包含「用戶」。
▲領克 03 參加 TCR 賽事
我們說領克不止于車,是我們是真的能夠和客戶一起成長,我們得到他們的認可,也能看到他們鮮活的生活,這些讓我們非常滿足。比如我們領克 03 去參加 TCR 賽事,外人看這個比賽有啥意義嗎?對于我們客戶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他們有驕傲感,能得到認同,國內能提供這樣場景和情緒體驗的品牌極少。
所以說,我們的客戶對領克的認知和期望非常高,并不是說他們買了其他品牌的車,就不認同領克,只是領克做得不夠寬,沒有給客戶提供想要的品類。我們想要做更寬的事情,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可以保留領克 03 和 06,把 07 和 08 做得更大,還可以去做領克 10 EM-P,900 這些車。
甚至我們還會響應客戶的一些呼吁,比如領克要不要做旅行車?
后面我們經(jīng)營條件好了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響應大家,做兩座跑車,做兩座敞篷?
▲領克 03+
客戶的聲音我們都聽得見,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沒那么考慮商業(yè)邏輯的問題。就像我們做領克 03+ 的時候,當時我們做調研,大眾高爾夫 GTI 在中國賣了 10 年,最高一年賣 2200 臺車,平均也就 1000 多臺,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根本不該做領克 03+,商業(yè)上完全不可能成功。
但用戶很想要。
所以集團領導只問了我一個問題,剛開始問能不能這車生命周期賣 10000 臺,后來快上市了,問我能不能賣 5000 臺,少虧點也認了,因為客戶呼聲確實太強烈了,我們參加了 TCR 賽事,用戶感覺很哇塞,但我們不出個性能車賣給用戶,確實又不太對。
結果呢,03+ 第一年就賣了 5000 多輛,第二年賣了 6000 多輛,到現(xiàn)在總共賣了 30000 多輛,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哇,我覺得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yè)循環(huán),買 03+ 的人 100% 看過 TCR 比賽,都是帶著熱愛的,我們回應了這種熱愛,沒有他們的熱愛,沒有他們買單,中國不可能有性能車品牌做出來。
▲領克 900
Q:從領克 08 開始,領克就開始聊自己的品牌從「年齡年輕」到「心態(tài)年輕」,前不久領克交付了第 150 萬輛車,用時 9 年,一定程度上領克的受眾也成長成熟了,所以領克 900 的出現(xiàn),與領克品牌以及領克受眾的成長,有邏輯關系嗎?
A:就是做更大范圍的人群,然后去闖更廣闊的市場。
大六座今年正好又是個風口嘛,那領克為什么不去做呢?應該做。
做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你看市場上的車,我去對標;還有一種是我去看用戶,弄清楚用戶到底為什么買一輛車。領克 900 是第二種邏輯,做領克 900 之前,我們做了快 30 場的用戶調研和共創(chuàng)。
比如有個調研客戶,平時開寶馬 X5,周末照顧家庭要開個新勢力的大六座,后排舒服了,司機不舒服啊。那我們能不能讓他平時開 X5,周末開領克 900 的時候仍然給他 X5 一樣的操控感?這就是領克 900 的造車邏輯,我們在突破一些中國車原來沒有實現(xiàn)的場景。
旋轉座椅,天地門,包括電動拖車鉤這些,大六座 SUV 上沒有中國人做,現(xiàn)在你看,買領克 900 的用戶說這是「戶外三件套」。
比如說天地門這個產(chǎn)品的洞察,就是來自于友商,因為友商一款大六座的后備箱,向外帶點坡度,這樣有兩個問題,一是地庫后面是墻的話,打不開后門,二是如果后備箱有西瓜這樣的圓東西會滾下來。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天地門完美解決,首先門的開度很小,底下的地門可以不開,兩個問題都搞定了。
手動天地門很好做,但體驗又不夠好,我們就覺得必須干出一個電動天地門,這個難度就完全是地獄級的,我們花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才做好。
▲領克 900 旋轉座椅對坐模式
「領克 900 的成功,是一次臥薪嘗膽」
Q:領克之前并不是一家擅長做大車的品牌,之前最大的 09 軸距也是在 3 米以下,這次做領克 900 為什么一下子就越級到軸距 3160mm 全尺寸 SUV 了?
A:做領克 900 的團隊,就是之前做領克 09 的團隊,他們太憋屈了。
因為領克 09 本來要對標的是傳統(tǒng)中大型 SUV 燃油車型,比如漢蘭達,結果市場上出現(xiàn)了新的品類,冰箱彩電大沙發(fā),在消費者看得見的地方配置拉滿,產(chǎn)品思維完全不一樣。
我們回家或者出差,都希望住的房間大一點,買大車也是一樣,第一需求就是大空間,領克 09 當時的問題是內部乘坐空間有點小。
▲領克 900 內部空間
這次 900 的團隊干的最直接的工作,就是 1 毫米 1 毫米地去摳內部尺寸,因為外部尺寸已經(jīng)鎖死了,考慮停車位的話,5 米 2 長,近 2 米寬這些都是限定的。領克 900 的 88% 得房率就是基于 SPA Evo 架構的打造,這里用料尺寸收一點,那里的電機能不能往下再放一放,油箱可不可以做成扁的等等等摳出來的。
所以領克 900 要解決的客戶第一訴求就是空間,不僅整體車內空間大,行業(yè)比較難的第三排空間也做到了同級最大,并且有平地板、長滑軌,空間更靈活舒適。
Q:2025 年是全尺寸 SUV 車型井噴的一年,原來的藍海瞬間變成了紅海市場,領克 900 目前的銷量還不錯,為什么領克可以在這個最考驗產(chǎn)品力的類目第一次嘗試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A:之前很多領克 09 的用戶,后來買了理想,我們就去聊,知道他們要什么?我們也去看市場上的車,市場是老師,用戶是老師,友商也是老師,我們好好學就行,只要虛心,沒有學不會。
所以市場打開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上精耕細作的空間,比如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這些,我們的冰箱比競品的再大一升,競品用電子制冷,只能到 0 度,我們就要壓縮機制冷,做到零下 6 度。別人彩電是單屏幕 17 英寸,我們直接大連屏 30 英寸,兩個人同時有用屏幕的需求,我們就做分屏,分屏完了會不會相互吵?那我們再做頭枕揚聲器。
都是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全部基于場景,全部基于客戶。
領克 900 確確實實把我們之前落下的課都補上了,而且領克用戶有個特點,就是追求好的東西,而不是追求便宜,所以我們賣的大多是高配。領克 900 有些人說這個車不像領克,但是從購買車型的比例看,這個倒金字塔的形狀,就說明買它的就是典型的領克用戶。
Q:領克是有著強烈個性和年輕標簽的品牌,但領克 900 作為全尺寸 SUV,其實定位偏豪華和家庭,內部怎么去平衡這種強烈個性,與家庭包容的沖突?
A:我可以給占領克購車用戶大頭的男性用戶畫一個典型用戶畫像,就叫「酷爸」。
什么是酷爸呢,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去學習,他自己也在成長。之前我看我們的一個媒體車友,就是帶著他的孩子去參加斯巴達勇士賽,非常野,非常酷的一個運動。
所以說我覺得領克的客戶主體是這樣的,很多成年人慢慢就沒有好奇心了,領克用戶仍然對各種東西充滿好奇心的,愿意去看,愿意去聽,愿意去嘗試。領克也是一樣,領克始終對世界充滿好奇,是始終會跟我們的用戶一起去探索。
領克 900 的用戶其實還是很典型的領克用戶,過去他們年輕態(tài)、有個性,只是這批人現(xiàn)在更多扛起了家庭的責任,扛起了社會的責任,但是他的內心其實沒有變化。
Q:領克在基因上和布局上都很全球化,之前的領克 Z20 是先海外上市后國內上市,領克 900 作為旗艦車型,會作為全球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的高端突破車型嗎?
A:歐洲人其實不太喜歡大車。領克 08 這種對于歐洲人來說已經(jīng)很大了,他們其實喜歡領克 01,Z20 這樣的這種級別的車。
歐洲市場的話,我們正在進行快速調整,梳理整個網(wǎng)絡,然后做多品牌聯(lián)動,比如在歐洲嘗試領克和極氪一店兩面,在國內的四五線地區(qū),也做這樣的一店多面設計,甚至是領克、極氪和吉利一起,這樣來滿足渠道開發(fā)的需求,還有運營成本的降低。
Q:領克 900 也是國內第一款用上英偉達 Thor 芯片的車型,在此之前,領克有城區(qū)輔助駕駛的車型并不多,為什么領克 900 會這么激進搶 Thor 的首發(fā)?除了 Thor 芯片,還有用于豪華大型車的 SPA-Evo 架構技術,這些技術會下放到一些主銷車型上嗎?
A:領克的基因里頭就有科技,比如說 08 為什么 23 年的時候能賣好?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突破了手車互聯(lián)。
在當時整個市場上,大家都剛剛去觸碰這個領域的時候,它做出來了一個非常好的手車互聯(lián)體驗,在當時絕對是 Number One 的體驗。
如果說 08 的成功是因為互聯(lián),那么今天要成功,必要的條件一定是智能,輔助駕駛。先不說軟件,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把硬件給推上去?
所以我們去年年底就定了,直接上英偉達最新、算力最高的 Thor 芯片,搶中國首發(fā),搶中國首銷。
領克有句話是說「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所以我們能做第一,就要做第一。
SPA -Evo 架構未來肯定還會做其他的大 SUV,因為已經(jīng)證明這個架構可以做出很好很成功的產(chǎn)品,既然在這里有突破,那肯定要繼續(xù)深耕和復用,理想的經(jīng)驗我們也可以去學習。至于會不會做更大的轎車,這個還要繼續(xù)看,比如說今年領克 10 EM-P 火了,那后面順勢做更大的轎車也很有可能。
Q: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的產(chǎn)品理念和如今的高端新能源車型深度綁定,領克 900 在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的重視程度甚至比一些新勢力品牌還高,為什么在這個層面,領克的表現(xiàn)比新勢力還新勢力?
A:我覺得一句話就概括了,就是客戶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即使是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領克 900 也做出了更貼合用戶需求的創(chuàng)新,不是簡單的堆家具,包括電視可分屏、沙發(fā)可旋轉、冰箱知冷暖,這些都充分更好的滿足了全家人的用戶車需求。
Q:聊了很多領克 900 在領克內部非常新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那么它有沒有一些依舊很領克,帶著領克基因的地方?
A:操控,這就是我的基因,大車依舊要做到好開。
還有就是安全,我要保證所有人的安全,所以領克 900 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一個觀點,第三排能不能像第一排第二排一樣安全,為了證明這個,我們就做了時速 100 公里的后撞測試,國標是 50 公里時速,美國是 80 公里。
▲領克 900 車身結構
我們還做了時速 100 公里的雙碰,后撞之后再調轉 90 度,繼續(xù)撞尾部,保證兩次撞擊之后第三排的兩個人還是安全的。這是因為高速上很可能有這樣的場景,被撞打轉之后有二次碰撞,所以說,安全永遠沒有上限,但是領克有底線,而且是行業(yè)最高的底線。
當然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我們之前太過于強調被動安全,這是傳統(tǒng)車企的思維方式,現(xiàn)在新勢力講故事是主動安全,不撞更安全。這塊我們也追得很快,AEB 別人做 120 公里時速的,我們做 130,G-AES 緊急避讓別人避一次,我們可以連續(xù)避讓兩次。包括為什么領克這批新車全上了激光雷達,就是為了在雨霧天,強逆光下有好的感知,冗余越多越好。
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新技術放到車上,比如紅外成像,再夸張一點,相控陣雷達等等,咱們工業(yè)克蘇魯嘛,很多東西很快都能普及到普通人能用到的地步。
▲領克 10 EM-P
「一個只會山寨的品牌,不適合走到全球去」
Q:雖然國產(chǎn)新能源在品牌、產(chǎn)品和市占率上進步很快,但是設計同質化,中庸化,甚至抄襲借鑒的例子也不少,這一塊領克倒是沒被指責,領克為什么如此堅持原創(chuàng)設計?
A:從小的視角來看,是因為我們的客戶不想跟別人一樣,他們想做不同,這是我們客戶非常強烈的訴求。如果領克的車做成和其他新勢力一樣,那一定不是領克用戶喜歡的。
當然有的品牌通過模仿市面上的經(jīng)典造型,通過供應鏈把價格打下來,他們的用戶也沒什么意見,但是這條路不適合領克。
我們一開始就是原創(chuàng),因為我們要走向全球,一個只會山寨的品牌,不適合走到全球去。
領克的原創(chuàng)也不止于外觀,包括最近領克不光自研音響,還要自研聲音,做有知識產(chǎn)權的聲音,不僅僅是音樂啊,揚聲器的聲音,還有車上的各種提示音,比如轉向,鎖門警告,鎖車,開鎖音等等,就是說你坐上任何一款領克的車,不需要睜眼睛,一聽就知道,這就是領克。
除了視覺和聽覺,嗅覺啊香氛我們也會做,整體感官上都要做原創(chuàng),領克品牌要有非常強的認知度標準和品牌印記。
▲領克 CCC 概念車
Q:現(xiàn)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中心在中國,所以很多合資車企開始放權中國本地團隊,由本地團隊完全主導研發(fā),現(xiàn)在領克還是中歐兩地團隊嗎?歐洲團隊能夠給予領克車型什么樣不可取代的特質?
A:我們歐洲團隊給我們提供最多的是設計和調性上的支持,就是我剛才說的原創(chuàng)設計。
領克在歐洲的設計團隊,工作邏輯就很開放,走在設計潮流的前端。還有就是對品牌調性的整體把握,比如這次我們做的 Lynk Sound,就是歐洲團隊和這邊一起打造的,他們來提供配樂編曲錄制的工作,來看到底哪些聲音上車,怎么上車,以及還有一些視覺上的規(guī)范等等。
技術上的話,電池電機電控,還有智能化,新能源技術的中心肯定是在中國。
可以這么說,歐洲團隊賦予了領克藝術性,國內團隊更多是賦予領克技術性。
Q:在成本和經(jīng)濟性上,吉利的 EM-i 技術更具優(yōu)勢,吉利銀河品牌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靠 EM-i 車型獲得了爆發(fā),領克會考慮推出 EM-i 車型嗎,還是堅持一定的性能和駕控樂趣?
A:這個要看領克未來的產(chǎn)品是往經(jīng)濟性方向去,還是往我們認為的最好的體驗方向去。
領克用戶和其他品牌不一樣,對美,一點點小調性是有追求的一群人,打個不那么恰當?shù)谋确?,有時候你看領克的車主,就像很會追女孩子的,很會想一些小情調,不一定要消費多貴,但會追求調性。比如出去玩一下,是住連鎖經(jīng)濟型酒店,還是一開窗戶就能看到雪山的民宿?領克車主我覺得會選后者。
Q:領克這兩年也有純電車型問世,不過現(xiàn)在來看,似乎大家不再認為混動尤其是增程是過渡形式,而是會長期存在的動力和能源形式,大電池小油箱成為一種共識。那么,領克對于未來汽車能源形式的思考是什么樣的?
A:中國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在這個前提下,人們用車需求是多樣性的,剛好我們聊的也是多樣性公司。
為什么品牌們紛紛去做混動呢,是因為他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原來只開油車的人,不太能接受一步調到純電。這些人很難改變原來的使用習慣,去到處找充電樁,要始終想著續(xù)航里程等等。
還有一個情況,中國有 75% 的有車家庭,是單車,一輛車覆蓋所有場景,他們換純電也是有阻礙的。
中國未來的汽車市場格局,很可能就是油、混和電,各占 1/3,油可能比例小一點,退到 30% 左右,誰也很難徹底把誰替代掉。
這個思考也反過來說,領克車型為什么這么廣的原因,因為每個市場都很大,都很重要,用戶需求也很強烈,所以領克都要做。
但領克主攻的是混動,因為燃油吉利內部有中國星系列,純電有極氪。
領克可以這么說,是一個以混動為核心,目標是中國第一混動的品牌。
混動其實也有很多路線,比如領克 900,后面極氪的 9X,做大電池小油箱,以電為主,以油為輔;現(xiàn)在的 EM-P 其實是油電平衡,以后我們可以不可以做以油為主,以電為輔的?現(xiàn)在很多性能車,其實也是混動,保時捷法拉利發(fā)動機都是 V6 V8,但都在加電機來提高功率。那么像領克 03 這樣性能向的車,是不是可以加個電機,零百推到 3 秒多?
Q:領克怎么看輔助駕駛成為必選賣點,但同時大家又重新認識「駕駛樂趣」這件事?二者是矛盾的,還是可以共存的?
A:對于老司機來說,二者絕對是可以共存的。對于新手來說,因為他們不會去激烈駕駛,所以我們說的駕駛樂趣并不一定可以體會到。
駕駛樂趣這個東西,隨著自己開車時間慢慢變長,總有一天可以 get 到那個點,那種高速超車,或者這個紅綠燈到下個紅綠燈之間急加速下的荷爾蒙飆升的快感。其實也是一個人要把自己生活過精彩的一個反映,領克用戶是這樣的人群,所以領克一定要做駕駛樂趣。
輔助駕駛的話,就是把車回歸到工具屬性,不是玩具屬性。工具屬性也有好處,我舉個例子,我的自駕游是從北京一站開到西安,再從這里慢慢自駕慢慢玩,頭一天的時間我要開 1000 公里,這個時候,不就是人駕和輔助駕駕最完美的結合嗎?
中國很大,路況很復雜,用車場景也復雜,這種多樣性就說明,人駕和輔助駕駛并存來應付這種多樣性是必然選擇。
說人駕和輔助駕駛二選一,都是在強調某一種場景,回到領克向寬,要覆蓋更多場景的話,那就更應該擁抱輔助駕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