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一組令人震驚的最新權威數(shù)據(jù)在全球各大媒體刷屏。日本內閣府發(fā)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支持日本擁有自主核武器的受訪者比例已攀升至41%,這一數(shù)字在三年前還不到20%。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IISS)最新報告也指出,日美同盟正在經歷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
日本經濟新聞、路透社等多家主流媒體連續(xù)數(shù)周報道,日美之間的深層次博弈已不再是“家務事”,而是關乎整個東亞,甚至全球安全格局的重大變量。日本80年的“隱忍”是否真的走到了盡頭?美日分手大戲,究竟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玄機?
盟友劇本徹底撕碎
7月22日,剛剛落地的美日關稅新協(xié)議還沒來得及發(fā)酵,8月7日的最新關稅調整就讓日本經濟界嘩然。美國單方面將日本牛肉關稅提高至41.4%,這一數(shù)字遠超此前的預期。日本媒體直言:“盟友面具,終于戴不住了?!?/p>
據(jù)日本總務省經濟統(tǒng)計,豐田2025財年上半年直接損失高達1.4萬億日元,日經225指數(shù)創(chuàng)下近三年新低。日本央行緊急下調全年GDP增速預期至0.5%。日本上層政界反應迅速,赤澤亮正、林芳正等人罕見聯(lián)名抗議,外交部同步啟動反制程序,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計劃利潤率更新為1%—2%,“割肉”式應對已是無奈之舉。
這一系列操作,直接揭示了美日之間的根本裂痕。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質詢時罕見直言:“美國不能再被視為絕對可靠的伙伴。”這句話在日本國內引發(fā)巨大反響,也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核武議題擺上臺面
8月的日本,不再諱言“核武器”三個字。路透社和NHK聯(lián)合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日本民眾支持擁核,廣島、長崎的幸存者后代中,“核武是威懾力”已成為新共識。自民黨內,修改“無核三原則”的動議已獲黨內四分之一議員支持。日本參議員松川瑠衣公開呼吁:“日本必須有B計劃,不能永遠依賴美國。”
日本其實早已具備“準核國家”技術底牌。根據(jù)國際原子能機構2025年6月最新核材料年報,日本現(xiàn)有47噸分離钚,足以制造1350枚核彈頭。H-IIA、H-3火箭轉型為洲際導彈、蒼龍級潛艇搭載潛射平臺,都被技術專家反復論證。
日本核電站運維體系、核燃料加工能力在全球排名前三。一直以來,國際社會的壓力和日本自身的“無核三原則”才是最后的“閘門”。
而今,右翼政黨“參政黨”已在參議院占據(jù)14席,公開主張修改憲法、正面擁核。日本社會主流的“和平主義”正被“現(xiàn)實主義”迅速替代。一位日本政治評論員在朝日電視臺節(jié)目中坦言:“日本社會正經歷自197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價值觀轉型?!?/p>
多國聯(lián)動,核博弈加速
日本的“核算盤”并非孤立事件。韓國民調機構Gallup Korea 8月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75%的韓國民眾支持本國發(fā)展核武器。朝鮮在7月再次試射洲際導彈,半島局勢持續(xù)緊張。中國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輪核彈頭部署,美方情報機構在8月的報告中警告:“東北亞核軍備競賽風險大幅上升?!?/p>
面對日本的核企圖,中美俄罕見聯(lián)合,8月15日共同發(fā)表聲明,推動《東亞核材料監(jiān)管倡議》,對日本實施最嚴格的核材料審查。沙特、伊朗等“準核國家”也密切關注東亞局勢走向,全球核不擴散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日本試圖拉攏韓國、菲律賓打造“亞洲北約”,但這一設想在中美俄三方聯(lián)手下進展受阻。日本國內也不是鐵板一塊,廣島市長、反核團體在8月舉行萬人集會,公開反對擁核路線。輿論場上,擁核與反核的爭論已成為社會熱點。
美日誰能真正“攤牌”?
盡管日本在核材料和技術上儲備充足,但產業(yè)鏈深度依賴美國依然是硬傷。8月,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EMI)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95%的光刻膠原材料技術依賴美企授權。一旦美國祭出技術封鎖,日本高科技產業(yè)將遭遇嚴重沖擊。這種“卡脖子”風險,始終是日本戰(zhàn)略決策繞不過去的障礙。
金融層面,日本對美投資、金融資產深度綁定。專家指出,日美在資本市場、科技、能源等領域的高耦合,讓兩國“攤牌”成本極高。美國同樣難以輕易割舍日本市場,但相較之下,日本顯然處于更被動的地位。
經濟的陣痛和安全的焦慮交織下,日本社會的裂痕不斷擴大。自民黨高層在8月下旬閉門會議上坦言:“如果美國徹底不管日本,日本只能選擇自力救濟?!钡F(xiàn)實是,日本既難脫離美國,又難割舍大國夢想。
日本能否邁出“最后一步”?
日本的每一次戰(zhàn)略調整,都牽動著全球神經。1998年印度核試驗被列入“黑名單”的歷史教訓依舊歷歷在目。聯(lián)合國裁軍事務廳在8月發(fā)布的聲明中明確指出,任何核擴散行為都將遭遇全面制裁。美日同盟裂痕的加劇,已經讓全球核不擴散體系面臨空前壓力。
日本要邁出“擁核”這一步,面前是國際法、和平憲法、社會分歧三座大山。專家分析,短期內日本大概率不會公開部署核武器,但全面核武技術能力的提升和社會思潮的轉變,已經讓東亞進入了“模糊威懾”時代。
美國則在8月多次重申對日本的核保護承諾,但已很難再恢復以往的絕對信任。東亞各國正在加緊戰(zhàn)略調整,區(qū)域安全形勢更加復雜。未來一兩年,東北亞局勢很可能進入新的博弈周期。
風暴才剛剛開始
日本,已經不再是那個被動順從、謹小慎微的“優(yōu)等生”。在美日分手大戲的巨大舞臺上,日本開始主動書寫自己的劇本。核武議題沸騰、貿易戰(zhàn)硝煙彌漫、地緣格局劇烈震蕩——一切都在預示著,東亞正站在新的歷史轉折點。
是繼續(xù)被動等待,還是主動“攤牌”,日本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懸念。下一個高潮,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而這場大戲,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參考資料:國際觀察|美關稅政策重創(chuàng)日本汽車產業(yè)
2025-08-18 21:01·環(huán)球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