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芝麻成熟的季節(jié)。金山農(nóng)村的田埂地頭、農(nóng)家院落里,處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村民們趁著晴好高溫天氣收割、晾曬芝麻,空氣中隱約浮動著芝麻的淡香,勾勒出一幅豐收圖景。
在朱涇鎮(zhèn)大茫村的自留地里,成片的芝麻稈已長得一人多高。飽滿鼓脹的蒴果掛在頂端,部分已染上成熟的黃色,像綴在枝頭的小燈籠。微風(fēng)拂過,蒴果輕輕搖曳,宛如一串串垂掛的小鈴鐺,碰撞出細(xì)碎的聲響。
晴好的高溫天氣正是芝麻成熟的關(guān)鍵階段,也是晾曬的好時候。村民何永賢將剛收割的芝麻稈整齊地攤開在竹編曬墊上,陽光像金色的薄紗鋪滿曬墊,在炙烤下,蒴果漸漸失去水分,外殼由鮮亮的黃慢慢轉(zhuǎn)為深沉的褐。
待曬得干透發(fā)脆,何永賢拿起一束芝麻稈,手腕輕輕一抖,再順勢往竹筐邊緣一敲,黑亮的籽粒便簌簌落下,像撒下一把碎星,很快就在筐底積成一小堆。
“將收割后的芝麻稈置在太陽下曝曬,蒴果會因失水而逐一開裂。輕拍稈束,籽粒便會脫落。初次拍打脫粒的芝麻需再次進(jìn)行晾曬,便能拍打出更多籽粒。整個晾曬與脫粒的過程需循環(huán)數(shù)次,持續(xù)幾天可全部完成。”何永賢表示。
這些剛收好的芝麻,帶著陽光的溫度,立刻成了村民們制作傳統(tǒng)美食——芝麻糖的上好原料。
何永賢對這門手藝熟稔于心,他邊熱鐵鍋邊說:“要把芝麻炒一下,在鐵鍋里慢慢煸,火不能急,得耐著性子翻,直到炒出焦香才算好?!贝ヂ榈南銡饴鰪N房,他又把同樣炒得酥脆的核桃倒進(jìn)去拌勻,隨后一起倒進(jìn)那口傳了幾代人的厚重石臼里。
鐵杵在石臼中反復(fù)舂搗,發(fā)出“咚咚”的聲響,芝麻與核桃的油脂漸漸滲出,散發(fā)出醇厚的香氣。何永賢抓一把白糖撒進(jìn)去,繼續(xù)舂搗,混合著白糖的誘人甜香瞬間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隨著香氣越來越濃,何永賢笑著說:“炒好了放點核桃,香噴噴的。而且老輩人都說,芝麻吃了頭發(fā)黑,核桃吃了補腦子,給孩子們多吃點好?!睋v得越久,香氣越醇厚,原本分明的顆粒漸漸融成綿密的膏狀。何永賢將這膏狀的混合物盛在粗瓷碗里,便是一碗承載著兒時回憶的芝麻核桃糖。
記者:倪晏清、呂瑤、金璽(實習(xí))
編輯:張繼杰(實習(xí))
責(zé)編:程佳域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