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最近又迎來新變數(shù),澤連斯基突然放出消息,希望在7到10天內(nèi)敲定安全保障的具體細節(jié),然后準備和普京面對面會談。這事兒聽起來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30個國家愿意為烏提供支持,包括派遣士兵和提供防空支持)
1、30國準備下場援烏,澤連斯基直起腰板
要知道,現(xiàn)在烏克蘭的安全完全倚仗著所謂的"志愿聯(lián)盟"——大約30個國家以不同形式在背后撐腰。有的派兵,有的提供防空系統(tǒng),還有的甚至打算在烏克蘭部署戰(zhàn)機。這種陣仗,明擺著就是要和俄羅斯硬剛到底。
烏總統(tǒng)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說得更直白:我們不接受任何"最后通牒或訛詐"。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別想用武力逼迫我們屈服?,F(xiàn)在烏克蘭只信任美國、歐洲和這些盟友國家,其他的一概免談。
這種表態(tài)背后,反映的是烏克蘭面臨的安全困境。一方面要應(yīng)對俄羅斯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又要確保西方盟友的持續(xù)支持。澤連斯基這個時間點提出要與普京會晤,顯然是在下一盤大棋——既展示和平姿態(tài),又不忘強化軍事準備,這種兩手策略玩得相當嫻熟。
(澤連斯基對歐洲和美國,表達了高度信任和依賴)
不過最值得玩味的是,烏克蘭似乎正在東西方之間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既要依靠西方盟友,又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2、特朗普發(fā)了2個帖子,給烏克蘭暗示
說到特朗普,在“普特會”之后,最近又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了。他連發(fā)兩條推文,內(nèi)容相當勁爆——居然暗示要鼓動烏克蘭襲擊俄羅斯本土!這和他前幾天在阿拉斯加與普京相談甚歡的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朗普的說辭很有意思:"不攻擊侵略國就想贏得戰(zhàn)爭,即使并非不可能,也非常困難。"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將俄羅斯稱為"侵略國",這個定性相當重要。更耐人尋味的是,他還把俄烏沖突比作體育比賽:"就像一支優(yōu)秀的球隊,防守出色卻不被允許進攻,就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
這話明顯是在批評之前的拜登政府政策,認為束縛了烏克蘭的手腳。特朗普還不忘自夸:"如果我當時是總統(tǒng),這場戰(zhàn)爭就永遠不會發(fā)生。"最后還用了他標志性的三個感嘆號,署名更是直接寫著"唐納德·特朗普總統(tǒng)"——這自封頭銜的做派,很特朗普。
(特朗普社交媒體發(fā)布照片,以視覺對比強調(diào)自己對俄強硬)
最絕的是他還配了兩張圖:一張是1959年尼克松與赫魯曉夫著名的"廚房辯論"照片,另一張是他在阿拉斯加會晤時手指普京的照片。這種視覺對比,明顯是要塑造自己對俄強硬的形象。
3、特朗普的“潛臺詞”,你看懂了嗎
不過,特朗普這番操作,看似隨意,實則暗藏多重意圖。首先是對普京施壓:如果不同意?;?,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這種威脅雖然隱晦,但分量不輕。
不過話說回來,特朗普給俄羅斯扣上"侵略國"帽子這事,也不必太當真。特朗普向來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記得他把去阿拉斯加說成去俄羅斯嗎?所以這種定性,更多是策略性的表態(tài)。
其次是對歐洲和烏克蘭傳遞信號,好像是在說:我不會偏向俄羅斯。你看,我都說俄羅斯是侵略國了,而且我批評拜登束縛烏克蘭手腳。言下之意是:如果我出手,什么進攻性武器都能提供。這話明顯是在暗示德國等國家:你們也該提供金牛座導(dǎo)彈之類的武器。
(特朗普對普京和歐洲,表現(xiàn)出了2種面孔)
最重要的是第三層意圖:回應(yīng)國內(nèi)批評者。那些指責(zé)他對普京太軟弱的人,現(xiàn)在可以看看了——我特朗普對普京強硬起來,完全不輸當年的尼克松。
特朗普的這兩條推文,完美展現(xiàn)了他的兩個特點:一是善變,二是善于營造強勢形象。他能把朝令夕改玩成治國藝術(shù),把反復(fù)無常演繹成政治智慧,這種本事,確實讓人嘆為觀止。所以,普京也好,澤連斯基也罷,最好別太把他的話當真。畢竟,能推翻特朗普的,永遠都是下一個特朗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