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舞臺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古老格言在美俄關系中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粮竦木渲詺v久彌新,正因為它揭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本質(zhì):戰(zhàn)略利益永遠高于情感友誼。
從蘇聯(lián)解體的歷史教訓到俄羅斯被西方忽悠的慘痛經(jīng)歷,無一不證明了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抱有天真的信任將付出沉重代價。
美國作為一個利益主義至上的國家,其外交政策始終遵循利益優(yōu)先原則。在需要時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朋友”的利益,這一點已在多次國際事件中得到驗證。
基辛格的警告之所以具有持久相關性,是因為它超越了特定時期或政府,揭示了美國國際行為模式的深層邏輯。
從蘇聯(lián)解體后西方背棄不東擴的暗示,到俄羅斯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期被強加“休克療法”;從明斯克協(xié)議成為空文,到北溪管道事件被低調(diào)處理。歷史已經(jīng)給出了明確答案。俄羅斯絕對不輕信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
普京最近聊起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那場會面,說了不少有意思的內(nèi)容。我給大家簡單捋一捋:
首先,普京覺得他跟特朗普聊得挺實在、挺坦誠。這是他倆自從2018年以來頭一回面對面坐下來談,兩邊都說氣氛不錯,還在推動烏克蘭和平這件事上取得了一些進展。
普京話里話外挺看好特朗普,說特朗普重回白宮后,美俄關系總算“看見了曙光”。他覺得特朗普有能力推動兩國關系往前走,還說現(xiàn)在邁出的這一步,說不定能成為兩國關系全面恢復的開端。
不過,普京也實話實說:光俄羅斯自己想好不行,美國那邊也有自己的包袱——比如還得顧著北約那些盟友的態(tài)度。所以接下來關系能不能真的回暖,關鍵還得看美國領導層怎么做。
換句話說,普京這邊釋放了善意,但也擺明了態(tài)度:球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美國那邊了。
意思很簡單:我想跟你好,但你能不能也真心對我好,得看你接下來的行動。
從普京的話里可以看出來,俄羅斯也想和美國緩和緊張關系。但這時候北約卻又跳了出來。
北約秘書長突然去了趟基輔,跟澤連斯基見面談了件大事:西方準備給烏克蘭一套“安全保障”,防止俄羅斯下次再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
這趟訪問時間點很微妙——就在澤連斯基剛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及一批歐洲領導人在華盛頓開完峰會之后。那次會議達成了一個“雙層保護”方案:一是加強烏軍實力,二是拉攏美歐持續(xù)提供政治和軍事支持。
據(jù)透露,一份正式協(xié)議可能這周就要敲定了。內(nèi)容不只嘴上支持,還包括實際行動——比如英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可能派出軍事人員。
澤連斯基態(tài)度明確:這些保障不能只是說說,必須達到像北約第五條那樣的效力——也就是“打烏克蘭就等于打全體”,才算真有保障。
他雖然表示已準備好跟俄羅斯面對面談判,但也放了話:如果莫斯科不愿意談,美國必須出手追加制裁。
一句話:烏克蘭既要談的余地,也要打的底氣。
北約的動向已經(jīng)再明確不過了。美國雖然表面上試圖推動烏俄?;?,但歐洲卻被排除在真正的決策圈之外。這意味著歐洲多年來投入的政治資本、軍事援助與戰(zhàn)略布局,很可能面臨前功盡棄的風險。
既然無法掌握話語權(quán),歐洲與北約倒不如徹底轉(zhuǎn)變策略,堅定支持烏克蘭對抗到底。戰(zhàn)爭持續(xù)雖代價巨大,但半途而廢的妥協(xié)可能意味著地緣影響力的徹底流失。
而對俄羅斯來說,北約既然已經(jīng)毫不掩飾其立場,普京也必須做出決斷:是時候讓國家進入更徹底的應對狀態(tài)。對方既不真正愿意和談,那唯一的出路,就是全力以赴,爭取在戰(zhàn)場上贏得讓對方無力反擊的態(tài)勢。唯有這樣,才能在這場持久博弈中占據(jù)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