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100萬要判幾年?”
“詐騙罪的構成要素?”
“網逃會被怎么偵查?”
“虎石臺派出所所長是誰?”
抓捕民警沖進門時,犯罪嫌疑人劉某手機屏幕還亮著。AI智能搜索是他落網前試圖抓住的“救命稻草”。
近日,沈陽沈北新區(qū)發(fā)生一起詐騙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實施詐騙后妄圖借助AI逃避法律制裁,最終還是被警方繩之以法。
“我租給他們的鋼板被賣了!”沈北新區(qū)某企業(yè)負責人孫先生心急如焚地來到虎石臺派出所報警。
原來,此前孫先生將156塊價值110余萬元的鋼板租賃給了劉某和連某某。沒想到這倆“租客”心懷不軌,采用“租賃 + 轉賣”的手段,將這批鋼板賣到了鋼材市場。等孫先生發(fā)現(xiàn)時,鋼板已被切割打碎,兩名“租客”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民警迅速嘗試聯(lián)系兩名“租客”,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隨后,民警按照登記的地址來到劉某家中。“他已經很久沒回家了,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面對民警的詢問,劉某的妻子無奈地搖頭說道。
不過,民警并未放棄,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從劉某放在家中的一部舊手機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地址和一串8位數(shù)字。憑借多年辦案經驗,民警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地址可能隱藏著重要線索?!白?!去瞧瞧!”民警當機立斷,直撲該地。
到達目的地后,民警敲了很久房門都無人應答。這時,民警嘗試輸入那串8位數(shù)字,“咔噠”一聲,門鎖應聲彈開。屋內的犯罪嫌疑人劉某看到民警,竟豎起大拇指,感嘆道:“真厲害!這都能找到!”
而此時,他手機屏幕上的AI還在飛速運轉,回答著他提出的“詐騙100萬要判幾年?”“詐騙罪的構成要素?”“網逃會被怎么偵查?”“虎石臺派出所所長是誰?”等一系列問題。顯然,AI智能搜索成了他落網前試圖抓住的“救命稻草”。
與此同時,同伙連某某得知劉某落網的消息后,心理防線瞬間崩塌,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審訊室里,犯罪嫌疑人劉某如實供述了犯罪經過:“我們倆是發(fā)小,平時靠接點小工程糊口。由于近期債務壓力大無力償還,便合謀以簽訂虛假工程鋼板租賃合同為幌子,拿到鋼板后立刻轉手銷贓,共計非法獲利100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連某某、劉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