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魯迅都想不到,逝世89年后,畫像會被人給投訴了!
魯迅抽煙形象人盡皆知,奈何有女子認為這會帶壞青少年,反手就讓官方更換這一標志性動作。
本以為女子是真為孩子們著想,結果卻被扒出是個吃魯迅“人血饅頭”的商人。
官方痛批大快人心,而真實目的被“扒”的女子,直接“社會性死亡”了......
“魯迅夾煙”被投訴
魯迅先生的大名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即使如今已經(jīng)逝世89年,但許多人仍然紀念著他,尤其是魯迅老家紹興,還有著魯迅紀念館、魯迅故里景區(qū)的存在。
而魯迅故里景區(qū)設置的景墻,本是歷史的“承重墻”,至今已有22年歷史,結果如今卻被人給“盯”上了。
景墻上畫著“魯迅夾煙”的標志性動作,看久了就宛如魯迅活了過來般生動。
不少游客對魯迅那是十分尊敬,喜歡在這里拍照,并來張“給先生點支煙”的打卡照。
并且這么多年來,大家都是這么過的,但不出意外的話,意外還是來了......
近日一名女子在網(wǎng)上發(fā)帖,強烈要求將景墻中“魯迅夾煙”動作,更改成“握拳”動作,讓不少人大為震驚。
對此,女子也給出了充足的理由,因為原畫是魯迅在家里抽,但景墻卻沒有畫出“家”的背景;
如此一來女子認為這是在引導大家室外抽煙,而二手煙則會危害別人的健康,并且還可能帶壞未成年們。
除了發(fā)文,女子更是“一紙訴狀”給投訴到了浙里辦官方,這波操作屬實難評。
你要說女子說的不對的話,但理由似乎也沒啥毛病,畢竟她拿“危害健康”說事,便已經(jīng)立于不敗之地。
不過對此網(wǎng)友可“不買賬”,畢竟這便是魯迅歷史中的客觀事實形象,尊重歷史是很重要的。
更是有眾多市民直接打爆了市長熱線,訴求只有一個——不能改!
好在的是,官方的回應也是非常迅速,明確表示會尊重歷史,“魯迅夾煙”景墻才算是保住了。
而在網(wǎng)絡上,這件事早已經(jīng)“炸鍋”了,不少網(wǎng)友都想知道投訴者究竟是何“神人”。
結果不扒不知道,一扒才發(fā)現(xiàn)女子的真實目的竟是吃魯迅的“人血饅頭”......
原來投訴的女子的姓孫,社交賬號名為“無味的空氣”,表面看起來還真像是一位“禁煙大使”。
但從其主頁信息來看,她一味的貶低煙草、電子煙,結果卻是想要推銷所謂的“尼古丁袋”。
而且在眾多發(fā)的帖子中,都在夸“尼古丁袋”如何如何的好,并暗示這種東西能夠替代傳統(tǒng)煙草、電子煙。
直到這時,網(wǎng)友才懂難怪孫女士見到“魯迅夾煙”圖這么急,原來自己是推銷煙草“替代品”的。
但要知道所謂的“尼古丁袋”在我國可是屬于管制物品,在未獲得相關許可的情況下,可視為違禁品。
因為雖然它相對傳統(tǒng)香煙危害較小,但長期或過量使用仍可能導致尼古丁成癮。
所以說,孫女士一邊打著控煙的旗號,說要為青少年好,一邊卻在推銷這種被視為違禁品的尼古丁袋,夾帶私貨。
既如此“不講武德”,那么就別怪網(wǎng)友讓其“社會性死亡”了,其社交賬號被網(wǎng)友直接“沖爛”,指責聲不絕于耳。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孫女士也是悄悄將之前置頂?shù)耐对V帖子默默刪除,這波也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而對于此事,更是有官媒“下場”直接痛批孫女士這種“一人有疾,全社會買單”的畸形“投訴文化”......
其實對于孫女士投訴“魯迅夾煙”,這種毫無意義的投訴本來直接拒絕掉便結束了,結果卻出動了大量的公共資源。
這或許便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弊端”,沒有人敢隨意做出決定,“聽上級的”成為一貫作風;
導致一件雞毛蒜皮、毫無道理的小事,人家只是隨便發(fā)個帖,點個投訴。
結果官方這邊無人敢亮明態(tài)度,需要一層層“傳遞”過去,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而對于像孫女士的這種荒謬投訴內(nèi)容,若非輿論讓其受到了“攻擊”,她這一波可謂是“零成本”投訴。
若是下一次再看到讓自己感到“不爽”的事情,豈不是還要一個投訴打過去,然后一大堆人忙前忙后來解決。
對于這種“畸形投訴文化”、不符合常理的投訴,工作人員應該能夠“一錘定音”直接回絕,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垃圾投訴”出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