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愛會傷人?武志紅這本“殘酷真相”,治愈了無數女性的痛
文 | 閱微
愛情本應是甜蜜的港灣,是滋養(yǎng)身心的綠洲。然而,為何在現實中,親密關系卻常常變成暗礁遍布的險灘,甚至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情感的泥潭?我們渴望愛、追尋愛,卻為何總是遍體鱗傷,在愛里跌跌撞撞,找不到方向?
深夜加完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面對的不是理解與慰藉,可能是伴侶的抱怨、孩子的哭鬧,或是父母無止境的干涉……那一刻,你是否也曾懷疑過,努力的意義在哪里?為何最親近的人,有時反而傷你最深?
如果你曾有過這些困惑、這些傷痛,那么,武志紅老師的這本《為何愛會傷人》,或許能給你一個答案,一種看見,乃至一份治愈的可能。讀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剝開了一層又一層迷霧,終于得以窺見愛與痛背后,那些更深層的心理真相。
愛里的痛,并非意外,而是深層模式的顯現
我們總以為,愛里的傷痛是偶然發(fā)生的摩擦、是一時沖動的結果。然而,武志紅老師在書中清晰地指出,許多痛苦并非隨機,而是源于我們內在深藏的心理模式,是我們在無意識中重復的舊有腳本。
這其中,最讓閱微我觸目驚心的,是他對“共生”模式的解剖。他筆下的“共生”,不是理想中你儂我儂、相互扶持,而是一種心理上的“連體嬰兒”狀態(tài)——我們試圖在對方身上找到那個缺失的自己,將自己的期待、需求甚至未完成的愿望投射到對方身上。
“許多愛里的痛,是因為我們試圖在對方身上找回那個缺失的自己。”這句振聾發(fā)聵的話,點出了許多關系困境的本質。
當一個人試圖將另一個人納入自己的心理邊界,甚至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時,界限就會模糊,需求就會混淆。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我們糾纏在一起,密不可分,卻也無法呼吸。
這太像我們許多姐妹們正在經歷的了!
在家庭里,父母可能過度干涉你的生活、對你的伴侶或育兒方式指手畫腳,因為他們潛意識里認為你仍然是他們“未長大”的延伸;在親密關系中,我們可能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斷退讓、犧牲,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和社交圈,試圖完全融入對方的生活,以為這才是“真愛”;在職場,我們也可能為了迎合他人而壓抑真實的自己,難以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這種模糊的“共生”界限,帶來的往往是窒息、消耗、被控制感,以及那種付出了所有卻仍然受傷的巨大委屈。你努力想為對方好,卻變成了不被理解的控制;你渴望被愛,卻演變成不被珍惜的犧牲與討好。閱微我讀到這里時,心頭一緊,仿佛看到了過去許多關系中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痛苦根源。
【金句閃光】許多愛里的痛,是因為我們試圖在對方身上找回那個缺失的自己。
原生家庭的陰影:那些重復上演的“劫”
武志紅老師在書中反復強調,我們的成年后的關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童年經歷的重演。原生家庭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導演,在潛意識里為我們編寫了劇本。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未被看見的傷痛、習得的溝通模式,都會在我們成年后與他人的互動中暴露無遺。
那些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沖突——為什么你總是吸引同一類讓你受傷的伴侶?為什么在某些情境下,無論你多努力保持理性,卻依然像個孩子一樣情緒崩潰?為什么你總是在關系中感受到被拋棄或不被重視?——很可能都是童年回聲的具現化。
他筆下的案例,有些讀來甚至有些殘酷,因為它們赤裸裸地展現了家庭中的情感勒索、控制、忽視,以及這些模式如何代際傳承,在下一代的親密關系中繼續(xù)“傷人”。
對于許多身兼職場與家庭重擔的姐妹們,這本書的這部分內容尤其重要。它不僅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在親密關系、婆媳關系甚至同事關系中的困境,更提醒我們,我們身上也可能攜帶著原生家庭的印記,無意識地影響著我們的親子關系。讀懂自己,才能避免將傷痛傳遞給下一代。
閱微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經歷過一些“重演”的時刻,書中的解讀就像一把鑰匙,幫助我理解了那些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意識到原來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并非我本身的“錯”,而是需要被看見和療愈的傷。
從“傷人”到“滋養(yǎng)”: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
《為何愛會傷人》并非一本販賣焦慮的書,它更是一條通往理解、治愈和成長的路。武志紅老師在揭示傷痛的同時,也指出了走向健康關系的可能。
他反復強調的核心,是“成為你自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停止向外尋求,停止試圖改變他人,而是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內心??匆娮约旱恼鎸嵭枨螅姓J自己的感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健康的愛,是兩個獨立的圓相遇,而不是兩個半圓拼湊。”
這精辟地指出,唯有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清晰邊界的自己,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滋養(yǎng)的親密關系。一個獨立的“圓”,意味著你有你的空間、你的熱愛、你的社交、你的獨處能力。你有清晰的心理邊界,知道什么是你的責任,什么是別人的,你知道何時說“是”,何時說“不”。
【金句閃光】健康的愛,是兩個獨立的圓相遇,而不是兩個半圓拼湊。
對于習慣了付出、習慣了照顧他人情緒,甚至害怕沖突的女性來說,建立邊界尤為困難。它可能意味著拒絕不合理的請求、表達真實的感受、在與親人意見不合時堅持自己的立場。這個過程會引發(fā)不適,甚至可能帶來短期的關系緊張或沖突。
但正如書中所暗示的,這份痛,是成長的陣痛,是告別舊有傷痛、迎來新生的必經之路。它不是讓你變得冷漠自私,而是讓你學會愛自己、保護自己,從而擁有更健康、更平等的關系。一個有邊界的你,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愛,也值得被更好地愛。
閱微的最后思考:看見,是治愈的第一步
讀完《為何愛會傷人》,閱微我最大的感受是“看見”的力量??匆姁劾飩吹母?,看見自己行為模式的由來,看見原生家庭的影響,看見那些深藏的恐懼和需求。
這本書沒有提供快速解決所有關系問題的秘籍,但它給你地圖,讓你不再在愛里迷航;它給你光,讓你得以看清腳下的路和內心的暗流;它給你勇氣,讓你敢于面對傷痛,然后去修復、去成長。
它讓我明白,愛不是犧牲和捆綁,而是理解、接納和界限;健康的愛,是兩個獨立而完整的人,在各自精彩的世界里,選擇相互靠近、共同成長。
這本書,寫給每一個在愛里困惑、受傷、掙扎的你。它或許會讓你疼痛,但它也可能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力量。它不是雞湯,而是直面真相后的溫柔擁抱。
讀完閱微今天的分享,武志紅老師《為何愛會傷人》這本書的哪個觀點最觸動你?你在關系中,是否也曾被“共生”模式所困擾?或者,你關于如何建立健康的邊界,有什么獨到的經驗或困惑嗎?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和姐妹們一起聊聊!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fā),或者對你的某個朋友有幫助,記得點贊并分享給她呀!愿我們都能在閱讀中汲取力量,在關系中不斷成長,最終活出那個清醒、有邊界、能夠自在去愛的自己。
【值得收藏】如果你正在經歷關系的困境,請記?。嚎匆妭?,是治愈的第一步。這本書能幫你做到這一點。 【值得收藏】愛自己,建立健康的邊界,并非削弱愛,反而是讓愛變得更健康、更有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