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生在世,常因太想入流,而感到焦慮、迷失、痛苦,為自己的內(nèi)心捆上了種種枷鎖。
當(dāng)不再為外物、為內(nèi)心、為他人、為過往所困時,便是為自己取到真經(jīng),生活自然會過得風(fēng)生水起。
圖|攝影的小和尚 ?
不入比較之流,是人生一大難事。
一旦窺見了他人的生活,如何能夠不相較?但常在其中,便會喪失感知幸福的能力,怨天尤人,恨命運不公,痛生活不順。
《世說新語》中便記載了一個人滯于物的故事。
石崇和王愷是西晉時期的官僚貴族,兩人常相比較誰更為富有。
王愷的外甥——晉武帝贈予他一棵世間少有的二尺高的珊瑚樹,他便拿到石崇面前炫耀,誰知石崇即刻將其打碎。
王愷認為他是嫉妒自己有此珍寶,正要發(fā)怒,誰料石崇卻說:“這哪里值得生氣,現(xiàn)在便賠給你。”
便將家中的珊瑚樹全都取出,王愷一看,光是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棵。
震驚之余,王愷難免失落起來,兩相對比,自己那棵二尺有余的珊瑚又算得了什么?
縱使身份尊貴如王愷、石崇,卻難逃比較之流,兩人斗富,不止不休,生活諸事,皆要相比,萬般得失,處處相較,是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悲哀。
《禪心》有言:“一朵花不會去和旁邊的花競爭,它只會靜靜地開花?!?/p>
當(dāng)不再踏入比較之流時,便能把握住當(dāng)下所擁有的幸福,將生活開出滿庭芳,如何不算是擁有了一顆慧心?
圖|攝影的小和尚 ?
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寫道:“不亂于心,不困于情”。
太重感情之人,極易被困于各種各樣的情感中,為他人耗費心神,而忽略自我。
西漢政論家賈誼便是如此。
漢文帝任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32歲時隨其入朝。但未過多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認為自己身為太傅,未盡到責(zé)任,終日悲哭,陷于憂郁,同年去世,僅33歲。
蘇軾在《賈誼論》中,不禁感慨賈誼雖有將相之才,卻因“自用其才”、“志大而量小”,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理應(yīng)有節(jié)制地發(fā)泄自己的情感。
縱觀賈誼一生,雖因讒言遭貶,未登公卿之位,但其富有遠見卓識的政論卻惠及了整個西漢王朝。
若是賈誼能早早明了“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之理,何故被困于情中,英年早逝?必能實現(xiàn)政治抱負,為西漢書寫更多傳奇。
人貴在有情,但若是因為過于重情,傷害了自身,丟失了自我的主體性,任由他人主宰內(nèi)心,實乃大愚。
當(dāng)不入重情之流時,便能掌控自我,好事自會紛至沓來。
圖|梅森1949 ?
常為往事而感嘆,常為過去而沉迷,便是入了遺憾之流。
釋迦牟尼曾語:“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dāng)下,由此安詳?!比松恼嬷B便是活在當(dāng)下,方能自在自洽自清歡。
為過去而遺憾,是內(nèi)心在止步不前,何嘗不是一種逃避?
史鐵生就曾有過這樣一段時光。
在山上放牛時,他遇上暴雨,高燒不退,返京治病,后腰痛加劇,再度回京時,因病情日益嚴(yán)重最終雙腿癱瘓,史鐵生一度無法正視當(dāng)下,變得暴躁而易怒。
看到天空中北歸的雁群,他會突然將玻璃砸碎;聽到李谷一的歌聲,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墻壁;他常常拼命捶打雙腿,不愿再活。
但史鐵生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有著能夠告別過往的勇氣與決心,在與地壇日復(fù)一日的靜坐中,他逐漸走出了遺憾之流,選擇活在當(dāng)下。
他曾說:“如果你抑郁了,說明你活在過去;如果你焦慮了,說明你活在未來;如果你平靜了,才說明你活在現(xiàn)在?!?/p>
為往事嗟嘆,是一種徒勞。
當(dāng)一個人不再因過去而遺憾時,便能夠?qū)?nèi)心的力量皆聚焦于此刻,眼前的路自會豁然開朗,又怎會過不好人生?
圖|pexels-hooman-takbiri?
王小波曾說:“在人世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合唱,誰一時向它屈服,就永遠沉淪了?!鄙硖幦巳褐袝r,常會為求合群,而失去自我判斷與本性。
但正如那句電影臺詞一般:“人生可以隨心所欲,卻不可隨波逐流。”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倪瓚就曾及時走出了從眾之流。
早年生活優(yōu)渥,勵志為學(xué),他養(yǎng)成了清高孤傲的習(xí)性。長兄病故后,生活逐漸窘迫,他曾想如眾人一般與朝野官吏來往,積極入世,覓得功名,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黑暗,與心違背,不愿再被俗事所擾。
他獨身漂泊,漫游太湖,不為外界所束縛,醉心于山水詩畫之中,終成為“元四家”之一。
他的畫簡樸無飾、淡逸清寂,有著超脫世俗的禪意與趣味。試問一個內(nèi)心常為外界所擾亂的人,如何繪得出如此畫作?
不亂于人,是因為有了一顆堅定而豐潤的心,無需再尋求外界的認可,亦不會被眾人所影響,能夠在紛擾中觀照自身。
倘若盲目從眾,失去自我,何談人生智慧?
當(dāng)眾人低頭走在滿地是六便士的街上時,不妨抬頭看看那明月吧。
不入比較之流,則不為外物所役;不入重情之流,則不為心緒所擾;不入遺憾之流,則不為過往所困;不入從眾之流,則不為外界所制。
最好命的活法,便是這不入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