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喬
編輯| 劉漁
8月25日,全球咖啡業(yè)爆出重磅消息。美國飲料公司Keurig Dr Pepper宣布以157億歐元收購歐洲咖啡集團JDE Peet's,交易金額超過1300億人民幣。這筆收購涉及中國消費者熟知的皮爺咖啡、摩可納、舊街場等多個品牌。
與此同時,咖啡行業(yè)的并購風暴還在繼續(xù)。英國天空新聞報道,可口可樂正考慮出售旗下Costa咖啡。更早前,星巴克尋求出售中國業(yè)務股權的消息也引發(fā)廣泛關注,高瓴資本、凱雷集團等投資機構已參與競購。
短短幾個月內,從“精品咖啡鼻祖”皮爺咖啡到英國最大咖啡連鎖Costa,再到在華深耕26年的星巴克,多個知名咖啡品牌都出現了股權變動。這些交易規(guī)模動輒數百億,背后反映出全球咖啡市場正經歷深刻調整。
在國內咖啡價格戰(zhàn)越打越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這些外資咖啡品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瑞幸、庫迪等本土品牌憑借低價策略快速崛起,傳統(tǒng)咖啡巨頭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面對新的競爭格局,老牌咖啡企業(yè)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發(fā)展路徑。
Keurig Dr Pepper與JDE Peet's的交易細節(jié)已經敲定,按照協議,前者將以每股31.85歐元現金收購后者全部股權,這個價格比JDE Peet's近三個月平均股價高出33%。交易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收購完成后,Keurig Dr Pepper計劃一分為二:飲料公司專注北美市場,預計年銷售額110億美元;咖啡公司面向全球,年銷售額達160億美元,業(yè)務覆蓋超過100個國家。這樣的拆分其實是在“糾錯”——2018年Keurig與Dr Pepper合并后,咖啡業(yè)務一直表現不佳。
推動這次交易的是歐洲投資集團JAB Holdings。據金融時報披露,JAB既控股JDE Peet's,又持有Keurig Dr Pepper約4%股份。去年,JAB剛花21.6億歐元從億滋手中買下JDE Peet's股權,持股比例達到68%?,F在這筆交易,實際上是JAB在整合自己的咖啡資產。
這次收購對中國市場影響不小,皮爺咖啡作為JDE Peet's旗下最知名的品牌之一,2017年進入中國后發(fā)展穩(wěn)健,門店數量從47家增長到260多家。根據母公司年報,皮爺中國去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增長23.8%,表現搶眼。
不過今年以來,皮爺咖啡開店速度明顯放緩,還關閉了廣州首店、深圳萬象天地店等多家門店。
Costa咖啡的情況更復雜些,可口可樂2018年花39億英鎊買下這個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當時雄心勃勃要在全球推廣。但英國分析師估計,現在Costa的出售價可能只有20億英鎊,可口可樂要承擔近10億英鎊的損失。
可口可樂CEO詹姆斯·昆西今年7月就暗示過要賣Costa,他坦言“投資并未達到預期”。數據也證實了這點:Costa去年營收12.2億英鎊,甚至比2018年被收購前的13億英鎊還要低。在中國市場,Costa同樣遭遇挫折,門店數量近五年減少了100多家,目前只剩300多家。
這輪咖啡業(yè)并購潮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環(huán)境的劇烈變化,最直觀的沖擊來自價格競爭。瑞幸、庫迪等本土品牌把咖啡價格打到9.9元,徹底改變了消費者對咖啡定價的認知。
《2024中國城市咖啡發(fā)展報告》顯示,80%的消費者買咖啡主要看性價比,只有4%的人愿意花25元以上買一杯咖啡。
這種變化對定位中高端的外資品牌沖擊巨大,皮爺咖啡單杯售價通常在40元左右,Costa也走高端路線,星巴克雖然推出了一些促銷活動,但整體價格仍然偏高。在價格敏感的消費環(huán)境下,這些品牌的客流明顯分化。
成本壓力同樣嚴峻,咖啡豆價格持續(xù)上漲,加上美國對部分國家征收關稅,進口成本大幅增加。Keurig Dr Pepper CEO Tim Cofer預計,公司咖啡業(yè)務今年剩余時間表現仍會低迷??煽诳蓸芬脖硎荆珻osta面臨“經濟環(huán)境和通脹壓力”。
從業(yè)績表現看,傳統(tǒng)咖啡企業(yè)確實遇到了發(fā)展瓶頸。除了Costa營收下滑,Keurig Dr Pepper的咖啡業(yè)務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國市場凈銷售額下降0.2%。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并購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成為必然選擇。
不過,這輪整合也帶來了新機遇。Keurig Dr Pepper預計收購JDE Peet's后,三年內能實現4億美元成本協同效應,主要來源于采購、物流、制造等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jié)約。
拆分后的全球咖啡公司將擁有Keurig、Jacobs、L'OR、Peet's四個10億美元級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明顯增強。
中國咖啡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需求仍在增長。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從16.74杯增長到22.24杯,市場潛力依然巨大。關鍵是如何在新的競爭環(huán)境下找到合適的定位。
一些品牌已經開始調整策略,皮爺咖啡推出了Ora Coffee子品牌,產品定價15-25元,更貼近大眾消費水平。星巴克則在玉龍雪山等特色地點開設概念店,試圖通過獨特體驗維持品牌價值。Costa堅持“先做好、再做大”,通過第三空間體驗和即飲咖啡實現全渠道布局。
從長遠看,這輪行業(yè)洗牌將重塑全球咖啡市場格局。資本整合加速,運營效率提升,品牌定位更加清晰,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多選擇和更好的性價比。
對于咖啡企業(yè)來說,適應新消費趨勢、優(yōu)化成本結構的公司將在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這場變革才剛剛開始,后續(xù)還會有更多動作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