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周的汽車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新造車零跑位居國內汽車市場第九名,這是新造車首次躋身前十名,也意味著零跑終于沖破生死線,而對油車來說則意味著這次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時刻。
第34周的銷量排名顯示,比亞迪牢牢占據(jù)第一名,以超過7萬輛居于遙遙領先的地位,第二名的大眾就只有3.52萬輛了,只有比亞迪的一半,可以看出比亞迪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地位足夠強勢。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名的吉利(吉利銀河+吉利汽車合計銷量達到4.34萬輛),其實已超越大眾了,吉利已坐穩(wěn)國內汽車市場第二名,吉利超越大眾也是依靠電車銷量的猛漲,據(jù)稱吉利汽車當中已有半數(shù)是電車了。
新造車之中的零跑可謂黑馬,在過去幾年零跑在網(wǎng)上的影響力其實不如其他幾家新造車,不過就是這家有點沉默的新造車企業(yè),卻在去年下半年開始異軍突起,銷量穩(wěn)步上漲,逐漸居于新造車之首,第34周的它的銷量更已達到1.21萬輛,由此進入國內汽車市場第九名。
沖入國內汽車市場前十名具有指標性意義,這意味著零跑真正突破了生死線,這也是新造車行業(yè)第一家沖入前十名,意味著新造車真正改變了國內汽車市場的格局,而這對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或燃油車來說則可以說是災難性的影響。
從排名中可以看出,之前還在前十名長安、寶馬、奔馳如今都已不見蹤影,對于他們來說失去前十名的位置,就意味著他們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大幅下降,這可能對他們的銷量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中國汽車市場很大,2024年銷售的汽車高達3000萬輛,龐大的市場確實可以容納更多的汽車品牌,這也是長久以來國內存在眾多汽車品牌的原因,不過即使如此十個品牌恐怕也已足夠了,不入前十的都將逐漸淪為小眾品牌。
汽車企業(yè)失去國內汽車市場前十名,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對電車的重視程度不足,電車占國內汽車市場的份額已超過五成,巨大的電車銷量意味著汽車企業(yè)如果不能在電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就很難在國內汽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比亞迪、零跑等都是專注于電車行業(yè),第二名的吉利早期對電車的重視不足但是很快加碼電車行業(yè)由此已居于電車行業(yè)第二名,由此吉利才成功超越大眾、豐田等長久位居國內汽車市場前三名的品牌,其他還留在前十名之內的汽車企業(yè)都在加碼電車。
隨著電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燃油車對國內汽車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減少,燃油車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普遍認為固態(tài)電池真正量產(chǎn)的時候,燃油車在國內市場將再沒有空間,不過固態(tài)電池的量產(chǎn)時間一再延期,普遍認為固態(tài)電池大規(guī)模量產(chǎn)以及成本下降到經(jīng)濟成本至少到2030年,也就是說留給燃油車的時間還有不到5年了,其他汽車企業(yè)需要抓緊機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