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距離開學還有不到10天時間了,在這僅存的幾天時間里,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作業(yè)寫完沒有”
可孩子作業(yè)有沒有寫完,光是嘴巴問問還是不行的,只有親眼見過作業(yè)效率了,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結果
然而,在一聲聲的“作業(yè)寫完沒有”,和一聲聲“快了,快了”的回應下
就有這樣一個女孩,她暑假作業(yè)的真實情況,居然是82頁練字居然只寫了8頁
這個消息,還是從妹妹口中得知的
那一天,妹妹提前寫完作業(yè),媽媽就帶著她出門買西瓜
走在路上的時候,妹妹突然神秘兮兮地對媽媽說:“姐姐的作業(yè)還剩好多沒寫,她的練字本82頁,只寫了8頁,每次她根本就沒有寫什么作業(yè),然后就故意對你說:媽媽,我累了,能不能休息一下”
聽完這些,媽媽瞬間頭大了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是查看大女兒的作業(yè)結果
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抱著半信半疑念頭,覺得也許是妹妹記錯了
可真正看到作業(yè)只寫了8頁之后,剩下的就是恨不得把孩子攆出去的恨鐵不成鋼感覺了
再看看其它作業(yè)也是未曾動筆的一幕,媽媽無奈地發(fā)出聲音:“還剩下一大半作業(yè)沒寫,孩子還有救嗎?”
事實上,當假期只剩下不到十天,而孩子還沒有對作業(yè)上心著急的態(tài)度來看,就已經突出了問題的主要所在:管晚了
是呀,寫作業(yè)從來都是態(tài)度上的事兒,有了態(tài)度,才有完成任務的意識與積極性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沒有對這件事上心,缺乏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那最后自然是吊兒郎當的無所謂態(tài)度了
那面對作業(yè)不寫、催了也不上進的孩子,我們家長需要做些什么呢?在蘭媽看來,孩子若沒有態(tài)度一定要管,并且還要狠管
比如,以下幾方面,家長管得越狠、孩子的主意識就越明顯,家長管得越早、孩子的態(tài)度也就越明顯:
01
主動方面
回家后第一件事:先寫作業(yè)再出去玩
管教孩子的意義,從來不是讓孩子服從,更不是和孩子磨嘴皮對抗,有效且高質量的教導方式也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認識一個女孩,她每次回家后都有一個規(guī)矩:寫作業(yè)的時候不允許別人進房間打擾,并且作業(yè)寫不完也不會出門吃飯
有一次去她家玩兒時,她的房門就被緊緊地關著,門口中間還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請勿打擾”四個大字
即便是她的媽媽喊她“家里來客人了,要不你先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等小朋友回家了再寫作業(yè)”
女孩還是想都沒想地拒絕說:“不行,我要作業(yè)寫完了再玩兒”
講真的,在這個滿是誘惑、和貪玩的時代潮流下,還有孩子居然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的模樣,簡直就是讀書界的一股清流了
可面對我滔滔不絕的夸獎時,女孩媽媽卻坦言說:
“哪有孩子不貪玩呀,我閨女以前也是一樣,剛回家就書包一扔,不是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就是翹著二郎腿看電視,說她幾句還不樂意,動不動就撅著嘴巴和我對著干”
“后來,手機被摔壞了,電視也被斷網了,那段時間我也什么都不干了,每天早上標準6:30分起床陪女兒晨讀,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也不樂意,根本就喊不起來,直到我堅持拉她起床,包容她的負面情緒,然后隨著大聲朗讀的氣氛逐漸形成鮮明風格后,女兒也漸漸地形成了每天早上要晨讀的良好意識”
“直到現(xiàn)在,即便是我早上有事沒法和她一起讀書,她還是會潛意識地翻開書開始了朗朗上口的讀書聲音”
看吧,好的讀書意識,從來都是在堅持中慢慢“養(yǎng)”出來的良好習慣
如果家長一遇到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就批評責備,對孩子還沒有一句正能量的鼓勵和引導,那孩子自然就會繼續(xù)沉浸在自己的負面狀態(tài)下
我們家長要做的,也應該是在孩子犯難、想要退縮,或者抱怨反抗的時候多一些包容和陪伴
比如,孩子做什么事情,我們家長就跟著做什么事情,就這樣一直重復循環(huán)下去,孩子自然就會慢慢長成你期盼的模樣了
02
堅持方面
當天的事當天畢,絕不會拖到第二天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經歷、然后不斷吸取經驗的過程,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家長也一看到孩子受苦就想維護,那孩子可能就真的“長不大了”
露天游樂場里,有一家三口剛進園區(qū),就聽到爸爸接連不斷的嘮叨聲音
不是抱怨說:“我的天呀,這是什么鬼地方,太咬人了,你看看孩子的腿和胳膊都是紅疙瘩,癢死了”
就是對著媽媽指責說“這地方選的不行,你看看給孩子都咬成什么樣了,趕緊走吧”
隨即,爸爸還不忘對著閨女勸導說:“寶貝,走,爸爸帶你去超市里的游樂場玩大滑梯,那里有空調,還沒有蚊子咬你”
女孩聽后,并沒有馬上被誘惑到,而是看著玩得歡樂的一大堆小朋友說了一聲“不要,我就要在這里玩兒”
而面對爸爸的不停指責和抱怨,媽媽也直接耐心地解釋說:
“游樂場這么大,這蚊子也不是就咬我們一家三口,胳膊和腿都是紅疙瘩的,也不是你一閨女一個人,再說了,你閨女愿意在這里玩兒的,再苦再累她也是愿意的”
“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孩子連這點苦都不能吃,將來面對更艱苦的環(huán)境又該怎么辦呢?難道就一直逃避和嫌棄嗎”
講真的,聽完媽媽這番話,蘭媽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
是的,養(yǎng)孩子就不要怕苦怕累,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特別是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耍賴、或者抱怨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們明白:今天的苦并不會因為明天的到來,就消失了
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
記得女兒讀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作業(yè)量稍微有點多,孩子回家后就一個勁兒地抱怨,根本沒有下筆的行動力
為了激發(fā)她接受現(xiàn)實、和堅持克服困難的行動力,我給出的回答是:“作業(yè)再多也得寫,這是你身為學生的責任,作業(yè)寫不完也要堅持寫完才能睡覺,因為你今天沒寫完的作業(yè),根本不會因為天亮了就能自己完成”
那一天,女兒寫到半夜三更,奶奶怪我對孩子太嚴厲,作業(yè)沒寫完也可以第二天再補,可我并沒有輕易妥協(xié)
直到孩子自己把作業(yè)寫完,然后關燈睡覺…
也就是那一次之后,女兒回家后的作業(yè)再也沒有出現(xiàn)磨蹭、或者故意不寫的耍小聰明情況
這就是行為堅持的重要性,當天的事情當天必,也是對自身行為、未來可期的勇敢態(tài)度
只要做好這一點,相信再大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再糟糕的局面也會迎來新的轉機和希望
03
習慣方面
學習規(guī)劃能力強,每天不忘復習預習
學習和成長都是一樣,主動意識、堅持不懈,都是屬于態(tài)度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然了,還有習慣方面,也是集態(tài)度和行動為一體的方法與策略
特別是試過了很多方法,孩子還是沒有展現(xiàn)出預期效果時,除了主動意識、和堅持不懈的行動力培養(yǎng)之外,習慣方面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蘭媽認識的一個媽媽,之前因為學習的事情不止一次和家里面女兒大動干戈
最嚴重的一次,媽媽讓女兒寫作業(yè),女兒不聽,還情緒激動地反抗、說了很多厭惡媽媽的話
媽媽聽完這些話后,當場就被氣得不輕,氣急敗壞之下,還把女兒作業(yè)撕成碎片
女兒一看自己的作業(yè)被撕碎了,當下也是哭得撕心裂肺,手里捧著作業(yè)碎片,嘴里還不停地哭訴著“我的作業(yè),我的作業(yè)呀”
那次之后,雖然女兒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好了許多,但對媽媽的反感和厭惡依然沒有減輕
學習也是一樣,只要媽媽不開口說話,一切還能風平浪靜,可一旦媽媽開了口,不管是說什么,女兒始終都是一句“閉嘴”
對此,媽媽委屈不已,內心真實想法也是:“明明我對孩子付出了一切,哪怕借錢也要她讀最好的學校,上最好的輔導班,可她呢,一點感恩知足的心都沒有,反而還嫌我管得太寬了,有這樣的白眼狼孩子嗎”
看著媽媽越說越激動,蘭媽給出的建議是:“先不管結果,只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
?比如,孩子不愿意上輔導班就不去,但每天必須要自己做好當天知識復習、和第二天新課預習的良好習慣
?又或者,孩子不愿意多做練習題也可以不做,但每天必須要用iPad或者手機答題PK
?隨著學習方法的改變,當孩子心里面的反抗和叛逆不再那么強烈時,對學習的態(tài)度也出乎意料地變得積極多了
特別是答題PK環(huán)節(jié),不用動筆寫作業(yè),又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參與晉級,在看得見的成績,還有新奇能緩解壓力的方法下,學習也似乎變得越來越輕松愉快了
所以,學習不只是死記硬背一種形式,找到能適合孩子,又能讓孩子的成績提高的方法,才是我們家長最應該覺醒的認知
讓學習變得簡單,讓過程變得輕松,那學習自然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那么,關于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