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得空,咱就掰扯掰扯這農(nóng)歷七月廿二的財神節(jié),
別瞧著日子不冷不熱,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比粽子葉還裹得嚴實。
我小時候聽胡同口王大爺扯閑篇,
說這日是財神趙公明和財帛星君李詭祖的“雙生日”,
一個管武財,一個管文財,合起來就是“財源廣進”的玄學(xué)。
先說這節(jié)兒的根兒。
道教典籍里,李詭祖是北魏淄川人,成道日恰是七月廿二,后來被封為“增福財神”;
而趙公明更傳奇,秦代終南山修道的黑面虎將,傳說三月十五生,七月廿二成道,民間索性把倆日子揉一塊兒,成了財神節(jié)。
您瞧,咱老祖宗多實在——管他文武財神,能招財?shù)木褪呛蒙裣桑?/p>
北宋《東京夢華錄》里還記載,汴京人過年前搶“財馬”(財神像),正月初五迎財神,到了七月廿二又整一出,足見這信仰早刻進市井骨子里。
1不借
老輩兒人說,財神節(jié)最忌諱借錢。
您想啊,財神爺正往各家撒金元寶呢,您倒好,把錢往外推,這不等于把財神擋門外?
我隔壁張嬸去年財神節(jié)借了閨蜜五百塊,結(jié)果當月店里流水少了三成,直說“悔得腸子都青了”。這規(guī)矩可不是迷信——心理學(xué)上叫“破窗效應(yīng)”,您越散財,越容易陷經(jīng)濟泥潭。
所以啊,這天甭管誰張口,咱都支棱著耳朵聽,心里默念“不借不借,財神不棄”。
2要送
“送”可不是讓您大包小包往廟里砸錢。
南方有“接路頭”的講究,蘇州人會在客堂擺五干五濕的供品,中間放三牲盤——金雞綁成元寶狀,活魚壓菜刀,圖個“生財有道”;
山東膠東的老板們則愛請伙計吃破餃子,掌柜的故意問“元寶掙了沒”,伙計喊“掙啦”,圖個“破中求財”的吉利。
我今年打算給自家供桌添兩盤石榴,取“多子多?!钡闹C音,再給爸媽塞個紅封,寫“財神護體”,比轉(zhuǎn)錦鯉實在多啦!
3不閉
老理兒說,財神爺愛串門,您要是閉緊門窗,他扭頭就走。現(xiàn)在城里人住樓房,可咱也能變通——早上起床先開窗透透氣,再給陽臺擺盆綠蘿,權(quán)當“招財樹”。
我表姐在CBD開奶茶店,財神節(jié)當天特意把玻璃門擦得锃亮,門口擺倆石獅子,結(jié)果當天客流量漲了兩成,她直說“財神爺真給面子”。
您瞧,這“不閉”不是封建,是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心寬了,財路自然寬。
4要吃
北方人財神節(jié)必吃餃子,這可不是瞎講究。餃子形似元寶,咬一口“破”皮見餡,寓意“財源露頭”;南方人則愛吃鯉魚,取“鯉魚躍龍門”的彩頭。
我奶奶的手藝絕了,餃子餡里藏顆花生,說“誰吃著誰有福”;
再配碗桂圓紅棗湯,甜到心坎里。您可別小瞧這吃食,心理學(xué)研究說,儀式感能增強人對生活的掌控感——您認真對待節(jié)日,日子也會認真對待您。
最后嘮句實在的。
這財神節(jié)啊,表面是求財,內(nèi)核是敬天法祖的智慧。老祖宗把對美好生活的盼頭,揉進一個個習俗里,讓咱們在柴米油鹽中也能摸到星辰大海。
您說是不是?今年財神節(jié),我打算早起開窗迎財神,中午包頓韭菜雞蛋餃,晚上給爸媽捶背嘮嗑——這可比轉(zhuǎn)發(fā)“接財神”的鏈接實在多啦!
畢竟,財神爺最愛的,從來都是認真生活的人吶。
甭管您信不信這節(jié),咱就圖個樂呵——生活嘛,總得有點盼頭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