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云南有一個叫桂花的媽媽在開學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兒子去學校報到,拍了一個孩子報到的視頻,他們家的孩子只有5歲多,在4歲的時候就開始住宿了,在學校住宿是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孩子拿著被子到學校的宿舍里面去整理。
可能在云南的那些山區(qū)晚上是比較涼,所以媽媽給他拿了被子,他在疊被子的時候,因為被子比較大,他的個頭比較小,胳膊不是很有力氣,所以是使出渾身力氣才能把被子疊好。
媽媽看到孩子的這個視頻覺得非常的心酸,就把這個視頻發(fā)到了網(wǎng)上,說自己好心疼啊,明明才5歲多住校已經(jīng)第3個學期了,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
網(wǎng)友們看到這個孩子懂事的視頻也是覺得非常的心酸。
很多網(wǎng)友都建議媽媽們千萬不要讓孩子這么早住校,雖然說鍛煉孩子的獨立性,但是孩子以后跟媽媽不親。
甚至有一個網(wǎng)友說:孩子以后你的爸媽老了記得送他們?nèi)ヰB(yǎng)老院啊,記得送兩個不同的養(yǎng)老院。
這句話就非常的扎心了,把這個桂花媽媽也扎得非常疼。她只好在評論下面回復說:我們這邊全部都是這樣,有的兩歲就住校了,只要進學校就住校,每天接送城市非常不方便的,孩子每天早早的要起來也很辛苦的。
可能他們家里面離學校實在是太遠了,那些山路也不好走,所以孩子在小學的時候,父母就讓孩子住校了。
其中一個網(wǎng)友說起自己的經(jīng)歷,確實讓人非常的心酸和難過。
一個江西的網(wǎng)友說如果能力允許,還是不要讓他這么小住校,自己的女兒三年級開始住校,從小被霸凌導致重度抑郁癥,重度焦慮,現(xiàn)在就怕孩子說不開心,虧欠心疼后悔也無法彌補他曾經(jīng)心靈的傷害。
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曾經(jīng)就孩子的寄宿問題提到,他們兩夫妻年輕的時候也非常的忙,但是再忙再苦再累也堅決不會讓孩子住到學校里面去。
為什么大家都建議不要讓孩子住校呢?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太早住校對他的負面影響確實是非常大的
第1個:會破壞孩子的安全依戀關系
小一點的孩子,比如說三四歲的孩子對于分離的理解是非常具象的,比如說到了晚上沒有看到爸爸媽媽了,他就感受到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他就有一種深深的被拋棄感,這種被拋棄的焦慮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連父母都不要自己以后還會有誰要自己呢?
而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是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以及情感回應的,讓孩子建構起內(nèi)心安全感的核心基礎,這種安全感會轉化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應對挫折的心理韌性。
第2個: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
父母才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孩子住在學校里面雖然說有老師,但可能被老師批評或者說是被同學語言上的欺負,又或者是考試失利,這時候有負面情緒之后,孩子的電量是非常低的。
只有家庭這個溫暖的場景才能給孩子充電,但孩子在學校里面一直沒有得到充電,整個情緒非常低落,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抑郁或者焦慮的情緒。
第3個:容易導致孩子自卑
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得到父母的正向反饋,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正向反饋,就會導致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或者說自己是做不好一件事情的。
一個粉絲就跟我說,他們家的孩子小的時候跳舞跳得特別好,每次媽媽都表揚她。但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去了一家比較遠的小學,再加上這個小學都建議要在學校住宿,所以就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住宿了。
后來孩子連跳舞都不跳了,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直接不愿意上學了。因為孩子在學校里面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她動作太慢了,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想著送孩子去多好的學校,陪伴才是最重要。
(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