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各類籃球聯(lián)賽不僅有省級的浙BA,也有縣級的鹽BA,還有公司級的中達BA,都非常熱門。前不久,筆者作為觀眾,有幸參加了鹽BA的一次中場投籃游戲,幾秒鐘令人激動;這次作為球隊球員,參加公司級BA,同樣有收獲,引發(fā)一些思考。
自己早有減重計劃,籃球比賽適應性可以,但技術不過硬。今年年初,自己早有減重計劃。在一段時間內(nèi),每天中午、晚間都有徒步快走的安排;到六七月,體重已從原先的139斤,減到了如今的125斤,應屬標準體重。
搶籃板與投籃(直播截圖)
所以在八九月的籃球比賽訓練中,自己能夠很快適應較強的體能鍛煉。在起初的一兩天,手腳酸痛的情況馬上得到改善。
不過應當承認,多年來自己的籃球技術始終沒有突破過,這與個人主業(yè)有關。畢竟不是職業(yè)球員,平時運動偏少,打籃球機會幾乎沒有。應該說,自己的籃球水平仍停留在高中、大學時代,而今天的體能肯定不如那時了。
因為個人水平有限,這次不是球隊主力。此次參加公司級BA籃球比賽,一方面,沒能作為首發(fā)陣容出戰(zhàn);另一方面,每場比賽平均出場總時間不足三分鐘。其中第一場僅兩分鐘,第二場也就三四分鐘。
但是一點沒關系,重點是自己能夠認清楚,通過這個比賽能夠收獲些什么,若能有所啟發(fā)、有所觸動,那就可以了。
籃下卡位
多個精彩瞬間被紀錄,場上每一秒都有意義。有過機會投籃,有過成功搶籃板,盡管在有限時間內(nèi)沒能為球隊立下大功,成為一大遺憾;但一些珍貴的個人瞬間,還是被現(xiàn)場相機、直播鏡頭、主播聲音給記錄下來了。
對自己來說,它們都是個人成長道路上的精彩一筆,值得永久保存下來。
奔四的年齡是籃球生涯的終點嗎?我看未必。在本次聯(lián)賽中,有一支隊伍中竟有兩名七零后選手,不僅籃球技術好,而且體力不差,屢次帶球突破得分,為球隊立下戰(zhàn)功。
人家都是奔五的人了,在籃球場上表現(xiàn)得還這么年輕,我作為八零后又有什么可以顧慮的?曾在某視頻平臺上刷到一個業(yè)余籃球比賽的短視頻,一位大約六十七歲的籃球愛好者,從帶球過人到投籃,技術足夠熟練。足以說明,我們離打籃球退役還很遠,只要自己還有那份運動的熱情在。
籃下防守
后續(xù)的打算,有必要提高個人籃球技術。這次,部分隊友有情告訴我的主要弱點,可以分納為三點:一是運球時喜歡低頭,不能有效觀察四周情況;二是傳球時喜歡打地板彈起來傳,且速度太快,隊友極有可能接不到;三是自己投籃的出手速度太慢,很容易被攔截。這些問題都要虛心接受和想辦法努力解決。
接下來,計劃通過多接觸籃球來提升球感,比如家中有個籃球,平時有事沒事多拿它來練練手。至于抽時間學習籃球技術(包括理論與實踐),以及業(yè)余時間組隊打籃球,都是接下來的不錯選項。
最后想說,參加一場籃球比賽,自己不一定能成為場上最閃耀的那個人,但至少可以通過這一過程來收獲個人成長,上場時間再短也有它的精彩。(鹽邑大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