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過去幾十年來,隨著疾病病理生理學機制的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靶向療法涌現(xiàn),且有不少產(chǎn)品獲批上市,為部分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過百新藥管線項目正處于臨床研究階段,致力于造福更多為特應性皮炎患者。作為醫(yī)藥創(chuàng)新的賦能者,藥明康德憑借一體化、端到端的CRDMO模式,持續(xù)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進程,致力于將更多突破性治療方案帶給包括特應性皮炎在內的自免和炎癥疾病領域患者,為持續(xù)改善患者生活貢獻力量。
據(jù)國際醫(yī)學期刊《柳葉刀》今年2月發(fā)布的一項報道,全世界約有2億多人受到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影響。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之一,特應性皮炎以反復發(fā)作的濕疹和劇烈瘙癢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中重度患者。
傳統(tǒng)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治療手段包括局部治療、光療、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這些方法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癥狀,但仍存在不良反應明顯、長期控制困難等局限性。近二十年來,隨著對疾病病理機制的深入理解,多種新型靶向藥物陸續(xù)在全球獲批上市,如JAK抑制劑、PDE4抑制劑、IL-4Rα單抗、IL-13單抗以及AhR激動劑等,這些創(chuàng)新療法顯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盡管現(xiàn)有療法已取得進展,但仍僅對部分患者有效,且無法徹底逆轉疾病,許多特應性皮炎患者仍面臨終身困擾。因此,全球科研人員持續(xù)深入探索其病理機制,并積極開發(fā)新型靶向療法,以期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的治療選擇。目前,全球過百在研新藥管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
圖片來源:123RF
小分子療法持續(xù)進化,特應性皮炎治療迎來新勢力
在治療特應性皮炎的在研新藥中,小分子占比最高,目前已有數(shù)十款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這些新藥不僅覆蓋了JAK等經(jīng)過臨床驗證的經(jīng)典靶點,也涉及ITK、MRGPRX2、IRAK4、S1PR1、GPX4、STAT6等一系列新靶點。自2025年以來,該領域迎來多項積極進展,尤其在5月份,多則研究進展消息相繼公布。
Corvus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其在研小分子ITK抑制劑soquelitinib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特應性皮炎的1期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所有3個隊列中,soquelitinib治療組在具有臨床意義的終點濕疹面積和嚴重度指數(shù)較基線減少75%(EASI 75)和研究者總體評估(IGA)評分為0/1(皮膚癥狀清除或幾乎清除)上,均顯示出相較于安慰劑的顯著療效。Soquelitinib旨在通過抑制ITK而抑制自身免疫和炎癥反應。ITK是一種主要表達于T細胞中的酶,在T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的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今年6月,該產(chǎn)品還在中國開展治療特應性皮炎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
Rubedo Life Sciences公司宣布,其候選藥物GPX4調節(jié)劑RLS-1496在一項針對斑塊狀銀屑病患者的1期臨床試驗中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未來還可能將臨床研究擴展至包括特應性皮炎在內的其他炎癥性皮膚病和自身免疫疾病。GPX4是一種關鍵抗氧化酶,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GPX4缺乏與特定類型的細胞死亡(如鐵死亡)有關。RLS-1496旨在通過選擇性促進特定細胞的死亡,以清除致病細胞。
Evommune公司公布其潛在“first-in-class”小分子EVO756在成人慢性誘導性蕁麻疹患者中的2期試驗積極頂線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支持其在蕁麻疹和特應性皮炎中2b期試驗的持續(xù)開發(fā)。EVO756是一種選擇性的MRGPRX2口服小分子拮抗劑,MRGPRX2是一種主要存在于肥大細胞和外周感覺神經(jīng)元上的G蛋白偶聯(lián)受體(GPCR),EVO756通過靶向MRGPRX2可同時調節(jié)肥大細胞和外周感覺神經(jīng)元。
隨著小分子持續(xù)創(chuàng)新,近年來一類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劑在特應性皮炎領域受到廣泛關注。IRAK4是Toll樣受體(TLRs)和IL-1受體介導的炎癥反應中的關鍵蛋白,這兩種受體在應對病原體入侵的免疫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信號異常與多種炎癥性疾?。òㄌ貞云ぱ祝┑陌l(fā)病機制相關。由于IRAK4蛋白兼具激酶活性和支架功能,利用降解劑去除該蛋白可同時阻斷這兩個功能,從而實現(xiàn)對相關信號通路的全面抑制,增強抗炎效果,為治療免疫炎癥疾病提供新策略。
今年4月,產(chǎn)業(yè)媒體獵藥人(Drug Hunter)發(fā)布的中,包括了由Kymera Therapeutics和賽諾菲(Sanofi)聯(lián)合開發(fā)的潛在“first-in-class”口服IRAK4靶向蛋白降解劑KT-474(SAR444656),該分子目前正在特應性皮炎等適應癥的2期臨床階段,此前已在1期臨床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活性。
除了KT-474,還有多款IRAK4靶向蛋白降解劑已經(jīng)進入特應性皮炎適應癥臨床研究階段,例如:
百濟神州在研的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劑(IRAK4 CDAC)BGB-45035處于1期臨床階段,該產(chǎn)品具有IRAK4降解更快更深層次,對細胞因子抑制更強等潛在優(yōu)勢。
領泰生物在研的IRAK4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LT-002處于1/2期臨床研究階段,其在1期臨床研究中表現(xiàn)出良好安全性、耐受性及PK特性,同時經(jīng)多次給藥后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中和皮膚中靶蛋白IRAK4的降解率分別高達99%以上和95%以上。
多域生物在研的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也于今年2月在中國獲批臨床,針對特應性皮炎等自身免疫和炎癥性疾病。
針對其他創(chuàng)新靶點的蛋白降解劑也有新進展。例如,Kymera Therapeutics公司在今年7月公布其潛在“first-in-class”口服STAT6降解劑KT-621的1期積極結果:在健康受試者中,每日一次≥1.5 mg劑量口服,可實現(xiàn)平均90%以上的血液STAT6降解;在所有≥50 mg的多劑量遞增組中,更在血液與皮膚中均達成STAT6完全降解。STAT6是IL-4和IL-13信號通路下游的關鍵轉錄因子,調節(jié)過敏性2型炎癥反應(Th2),該通路已獲臨床驗證,且有多款新藥獲批治療包括特應性皮炎在內的多種炎癥疾病。
可以看到,靶向蛋白降解劑在包括特應性皮炎在內的炎癥性疾病領域正在展現(xiàn)潛力。從癌癥到炎癥性疾病、以及以帕金森病為代表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領域,靶向蛋白降解劑在更多疾病領域被寄予厚望。
在靶向蛋白降解療法近10年的產(chǎn)業(yè)轉化歷程中,藥明康德作為醫(yī)藥創(chuàng)新的賦能者,幾乎全程參與,為合作伙伴提供一體化賦能。在PROTAC?剛剛起步時,藥明康德就前瞻性地布局了相關能力和技術,搭建了集發(fā)現(xiàn)、合成、分析純化和測試等能力于一體的一體化賦能平臺,助力全球合作伙伴高效推進藥物從早期發(fā)現(xiàn)到臨床試驗階段。
作為賦能全球靶向蛋白降解藥物開發(fā)的重要平臺之一,藥明康德一體化平臺的能力不但涵蓋PROTAC,還包括分子膠、以及多種新興雙功能性蛋白降解劑類型。例如,誘導細胞外或細胞膜蛋白進入溶酶體進行降解的溶酶體靶向嵌合體(LYTAC),將抗體與蛋白降解劑偶聯(lián)產(chǎn)生的蛋白降解劑-抗體偶聯(lián)藥物(DAC),誘導靶蛋白被自噬體吞噬降解的自噬靶向嵌合小分子(AUTAC),以及靶向降解特定RNA的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體(RIBOTAC)等。
迄今為止,藥明康德已與150多家公司在靶向蛋白降解化合物開發(fā)的各個階段開展合作。在賦能全球客戶的過程中,藥明康德已合成了超過18.8萬種復雜的靶向蛋白降解化合物,其中70多種已進入臨床前候選藥物階段,10多種已進入后期開發(fā)階段。
應對特應性皮炎,更多創(chuàng)新療法展現(xiàn)潛力
在特應性皮炎治療領域,更多在研療法展現(xiàn)出應用潛力。除小分子藥物外,目前在研的管線還包括抗體類藥物、細胞療法和微生物療法等。其中,抗體類藥物較多,已有數(shù)十款進入臨床階段,并涌現(xiàn)出以IL-36、TL1A、OX40L等為代表的新興靶點,未來有望為患者提供更多新的治療選擇。
自2025年以來,該領域多項臨床研究取得新進展。例如,今年7月,行業(yè)媒體BioPharma Dive評選出預計于下半年公布結果的十項重點臨床試驗,其中包括賽諾菲的amlitelimab用于特應性皮炎的3期試驗。Amlitelimab是一款靶向OX40L的單抗。OX40主要表達于活化T細胞表面,其與配體OX40L的結合可為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存活提供關鍵信號,該通路在多種炎癥與免疫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一項2b期研究顯示,amlitelimab在第16周和24周均顯著改善中重度患者的癥狀,并展現(xiàn)出每12周給藥一次的潛力。
再例如,在5月份,LEO Pharma公布了其IL-22RA1拮抗劑單抗temtokibart用于中重度成人特應性皮炎的2b期積極結果。在三個最高劑量組中,患者第16周時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EASI)評分相較基線的百分比變化達到預期。該藥物通過阻斷IL-22RA1受體亞基,抑制IL-22的生物學功能——IL-22在患者體內通常呈高表達,與其病理機制密切相關。
除上述提到的產(chǎn)品,全球范圍內還有其他創(chuàng)新療法正處于臨床探索中,致力于為特應性皮炎患者帶來更豐富和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隨著創(chuàng)新技術和藥物研發(fā)的持續(xù)推進,相信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格局將會被進一步重塑,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在創(chuàng)新與合作的路上,藥明康德也將持續(xù)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進程,為病患帶來更多突破性創(chuàng)新療法。
參考資料:
[1] Meledathu, Shannon et al.(2025) Update on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 Guttman-Yassky E, et al.(2025) Atopic dermatitis.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4)02519-4.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 對文中觀點 。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fā)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jīng)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yī)藥觀瀾」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